分享

学习脉诊的体会

 昵称56665022 2022-05-18 发布于上海

《内经》云:

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

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学习脉诊的体会

文/孙超中医师

近半年通过背诵《伤寒论》,对伤寒的全文有了整体的认识,包括每一方一药的剂量和煎服方法等小的细节也开始重视起来。本来打算背完伤寒之后就开始学习脉诊,由于传统脉象本身比较笼统,缺乏固定的判断标准,辨识的主观性很强,在临床上总感觉似是非是,这也是困惑中医上千年的问题,为此古人曾说“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因此很多年来我在临床中往往就忽略了脉诊,转向问诊或者是舌诊等诊断方法,但一直知道脉诊非常重要。

图片

恰逢谢相智老师和陈建国老师都推出了脉诊的网课,便用了几天的时间如饥似渴地把两位老师的视频看了一遍。两位老师都是50多岁的中医高手,在三十多年的中医生涯中,对于脉诊做了艰苦的思考和探索,并取得了非常实用的成果,两个人都摒弃了传统28种脉象而主张回归到汉唐以前重视气机的伤寒脉法,使复杂难辨的脉学变得简单明了,实用实在。一开始我还担心两位老师关于脉诊的观点会冲突,自己学习起来不知道何去何从。但后来发现两个人的观点不谋而合,虽然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探索历程和特点,但是在大的原则方面高度的统一, 两位老师都以阴阳为纲,将脉诊作为辨别阴阳虚实的重要手段。

图片


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更加准确地确定病机,创造性的把脉诊引入到经方的体系中,强调脉证并治,只是这个方向没有得到足够的传承和发展,只在后世周慎斋、王雨三等人的著作中看到一些零星的记载。陈老师认为仲景脉学的具体内容是脉证,脉诊时心中所求的并非是脉象而是气血状态,明确的病机和精准的脉证,具体来说左手主阴血,右手主阳气,号脉时感觉到应指有力是气足而盛,应指无力是气不足而虚,在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左右手的寸关尺浮中沉的太过和不及,比如说右手的脉弱而无力,主阳气不足,就可以用甘温的升法,比如甘草干姜汤、理中汤、四逆汤,具体选方要根据具体寸关尺部位的不同,即无论患者主诉的症状是寒还是热,只要是探测到的脉象右关部不及,就可以清晰的得出中焦阳气虚的病机,可以处理中汤治疗。这样就能在面纷繁复杂的症状时能够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而且在开具某一张处方时更有把握。

图片


谢相智老师也认为传统的脉象理论大于实用,组合复杂,难以掌握,为此谢师在脉学的探索中,先是从28种脉象回归到浮沉,弦滑,迟数六种纲领性的脉象,后来又继续做减法,简化为浮沉两种脉象。谢师认为古人其实是用左手脉代替喉结旁的人迎脉,诊断上表外系统的疾病,如咳嗽、心悸、皮疹,而右手脉代气口诊断下里内系统的疾病,如腹胀、便秘,例如《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里的脉浮更多的是左手脉浮紧,若按之有力,多为太阳病伤寒的标准脉象,可以采用麻黄汤治疗。而右手脉沉滑而有力则是阳明里病,无论病人表现出什么样的症状,即使腹泻也可以大胆使用下法。谢师主张脉诊回归古人原始的阴阳的理论,中药治病更多的是调整人体阴阳升降,从这个角度运用经方,每一张方都是秘方,都能达到神奇的疗效。

图片

这些脉诊的内容都带着纯朴中医经典的味道, 听课我时而醍醐灌顶,时而击节称快,很多观念似曾相识,但也在中医界失传了上百年,这本是每一个中医学子在学校时的中医诊断学就应该学会的 ,但自己从业多年也没有接触过,虽然两位老师的课程都还没更新完,但我在临床摸脉时已经有了些感觉。当然学习脉诊理论上只是一方面,还是需要在临床上多摸多体会才能达到前辈们说的触类旁通,神而明之,举一反三,而神且化矣的境界。

锦汇堂设计部 


文|孙超中医师

美编|心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