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兵法

 道就是爱 2022-05-18 发布于北京

  中医砭、针、灸、药、导引、按跷六法,各有所长,互相无法取代。

  《内经·异法方宜论》有精辟阐述: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而疏理,其病皆为痛疡,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这就说明当人们面对外来的风、寒、暑、湿、燥、火六邪和生于内的疾病,只有把中医六法都充分调动起来,针对不同的疾病运用不同的中医疗法,才能够通过治疗使不同的病“皆愈”。

  中医外治疗法与内治疗法相比较:

  内治疗法指汤药和银针,汤药的预后除了辨证遣方正确以外,药材的产地、种植、农残、重金属含量、采收、炮制、运输、煎煮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处方的疗效。而针刺的疼痛、皮肤过敏、糖尿病、血小板减少、肿瘤癌症、疤痕等因素也影响银针的施治与效果。

  中医砭、灸、导引、按跷四法均为外治疗法,其中蕴含了理、法、方、药的精髓。在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方面有着针刺和汤药无法替代的奇效。既可减轻外伤、出血、疼痛、疤痕、过敏、  血糖高、血小板减少等因素影响针口的愈合,也可以降低病人的恐惧,同时避免中药味苦、反胃欲吐、药物不良反应等症状。

  很多针刺和服药治疗,完全可以放在外治疗法之后进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中医从用医如用兵,调兵遣将的角度而言,以外治四法为前锋和主力,以内治两法作为预备队援兵,这样就能做到六法灵动、指挥得当、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的神奇功效。再通过门诊标准化辨证,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专科就诊、全科会诊、方后治疗的流程,以六法相互配合因病施治。

  这样既可避免中医六法各自为政,包打天下的单打独斗,形不成合力的单薄现状。又能够保证古法中医的疗效和标准化诊疗,让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中医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