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会河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2-05-18 发布于山东

二、燥湿逐瘀治疗湿热痹痛一例

朝某,男,51岁。

初诊1988329日。

主诉及病史∶四肢关节疼痛四月余,游走不定,痛剧时指、趾关节肿胀屈伸不利,阴天及夜间尤甚。类风湿因子滴度120阳性;C-反应蛋白14mg/L(正常值12.5mg/L以下);心电图示心律不齐;X线;双手、时、膝、足正位片提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外院曾以通络止痛剂、布洛芬等治疗,罔效。

诊查∶各指、趾关节肿胀畸形,局部皮肤暗红。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湿热痹,病久入络。

治法∶燥湿逐瘀。

处方∶秦艽9g独活9g当归30g赤芍30g川芎9g地龙15g黄柏15g苍术9g炮甲片9g没药6g醋灵脂9g桃仁9g红花9g乌蛇30g

二诊198846日。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渐消,活动改善,食纳增进。舌红苔薄,脉弦。效不更方,仍守原法。

三诊1988511日。疼痛消失,肿胀已退,活动自如,但手指关节仍可见变形,阴天有轻度疼痛。为巩固疗效,嘱其回原籍仍用原方药减量继续治之。

【按语】湿热痹系超出风、寒、湿三气之外之痹,其见症多以湿热为主。例如疼处觉热,脉数掌烫苔黄腻等,其疼多以脊梁及四肢小关节为甚,但亦有侵及大关节者,现代医学常诊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日久可使关节变形、“尻踵脊头”诸变;治之之法,常守治风治血燥湿清热,湿热去则气血自周,瘀血行则关节乃利,治血治风更同源而异流也。

三、理伤血治疗外伤头痛一例

张某,男,35岁。

初诊∶1988117日。

主诉及病史两月前骑车摔伤,头部着地,头鸣胀痛,昏沉眩晕,视物模糊,记忆减退。口干不欲饮。外院CT示颅骨骨折,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核磁共振示左侧额顶、颞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形似农历初八九晚间月亮,占据四分之一左侧颅腔。因畏惧开颅手术而来求治。

诊查神清,脉弦,舌颤少苔。

辨证外伤瘀血。

治法理伤活血。

处方柴胡10g天花粉30g当归30g炮甲片10g(先下)桃仁12g红花10g川军6g生甘草10g蛰虫12g花蕊石15g桔梗10g赤芍30g泽兰15g水蛭10g丹参30g川续断12g骨碎补12g自然铜18g(先下)

二诊∶19881212日。头胀疼减轻,眼胀消失,视物清晰,记忆力恢复。核磁共振复查示颅内血肿明显减轻,形似农历初二三晚间月芽,且淡。脉沉细,舌颤苔腻微黄。再拟理伤活血,以原方药治之。

三诊∶1989227日。除轻度头晕耳鸣外,其余症状基本消失。219日核磁共振复查示颅内血肿基本吸收。前后共治疗三个月痊愈,而免受手术开颅之苦。

【按语】外伤之症,其本即在于伤,伤则必夹瘀血,夹瘀则津必不周,故乃时有燥象出现,治疗之法首在去瘀。其理伤活血者,亦主要在于去瘀也,瘀不去则新不生,参明不谬。

四、舒挛定痛治疗胃脘挛痛一例

金某,女,43岁。

初诊∶1989218日。

主诉及病史突发胃脘挛急剧痛3天。平时每遇精神刺激或饮食不节即发作胃脘急痛,且有挛急感,痛楚难忍,痛缓则腹软如常,每年发作三五次。时值1989年春节(215日)晚,生气急躁后突发胃脘剧烈疼痛,挛急感明显,呼喊哭泣,当时收入病房,无奈春节假期,只能用阿托品、安定、氯丙嗪对症处理。218日节后上班首次查房,仍阵痛不已。

诊查上腹部硬痛拒按,似有包块。舌红少苔、干,脉弦紧。

辨证胃脘挛痛。

治法舒挛定痛。

处方赤白芍各30g甘草12g当归15g元胡索9g川楝子12g降香9g钩藤30g白蒺藜10g

急投上方药1剂,患者自述饮后约半小时,觉胃脘部突然挛急解除,疼痛若失,顿时腹软如常。继服药7剂,自此两年有余未发一次。

【按语】胃脘挛痛,主要即在一个""字,而挛急之谓,有挛必有急,有急则常见为屈而不伸,拘挛而不灵活,然必须排除器质病变,则现代医学科学仪器有用矣!挛痛不特在胃也,即头身四肢均可见之,治之大法,舒挛缓痛而已。芍药甘草乃舒挛缓痛之主药也,余药皆镇痉舒筋之品,可收相得益彰之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