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伯虎大战杨升庵(上)

 古磨盘州人 2022-05-19 发布于北京

一看标题,就知道,这是《关公战秦琼》的翻版。好在,唐伯虎与杨升庵差的没有那么远,他们还是一个时代的人,也许他们没有见过面。

唐伯虎比杨升庵大18岁,唐伯虎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杨升庵生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唐伯虎是江苏苏州人,杨升庵祖籍四川,父亲杨廷和是江西人。

为什么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唐伯虎是明朝的大才子,事实上,唐伯虎不是,跟他同时期的杨升庵是明朝的第二才子(第一是解缙,第三是徐渭)。

作为一个老百姓,你知道唐伯虎的轶事不过是“唐伯虎点秋香”,而杨升庵的《西江月》竟然被明代的罗贯中用在《三国演义》的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历史有时候就是那么怪,你觉得对的,历史上可能是错的。可你觉得是错的,历史上又是对的。

01

民间为什么流传唐伯虎的故事,而杨升庵几乎不为老百姓所熟知,这是为什么呢?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12岁认识祝枝山,14岁结识文征明,并被文征明的父亲赏识。16岁开始参加童试、府试、院试都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唐伯虎太骄傲了,年少时整天与邻里年轻人纵酒取乐,行为放荡不羁。弘治七年(1494年),唐伯虎的父亲去世,随后母亲、妻子、儿子、妹妹在一两年内相继离世,他的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弘治十一年(1498年),他参加在南京举办的会试,最终获得了第一名,这个第一名叫“解元”,因此很多人称呼唐伯虎为唐解元就是这么个出处。

唐伯虎头上有两个别人封的头衔,一个是“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这是指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他还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一说沈周)齐名,史称“明四家”,这是指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此外,唐伯虎还给自己加了一个封号“天下第一才子”。

杨升庵的幼年履历当然也不比唐伯虎差,他的父亲杨廷和后来担任明朝首辅,内阁大学士。杨廷和也是进士出生,顺便说明一下,杨廷和中进士的时候只有19岁,他是跟自己的老父亲一起进京的赶考的。这有点像宋朝的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结果,两个儿子考取了,他没有考取。杨廷和老父亲也考取了进士,不过是在杨廷和之后。

杨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进京以后,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因赏识其才而收归门下,他一辈子博览群书,好学穷理,年老的时候更加爱读书。有一次正德皇帝问了一个问题,在场的人一个回答不上来,杨慎不仅回答了问题,而且还引用了《周礼》、《史记》、《汉书》中的记载予以佐证。明朝所有读书人中,杨慎记忆和背诵的内容之博,著作的数量,几乎无人能及,除诗文外,杂著就一百多种,这些文章还都流传于世,这简直就不是人,而是一个神。

杨廷和与杨升庵父子俩有多牛,我先说个现象吧,《明史》中,能入列传部分,一般是父子为一传,正常情况是“杨廷和杨升庵传”,可清代的史学家竟然将杨廷和父子分别作传,前面是“杨廷和等传”,后面是“杨升庵等传”,可见,这父子俩在历史上地位是多么的不一般了。

02

唐伯虎与杨升庵的命运在会试时候出现的。

乡试第一的唐伯虎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世间没好事,只怕没好人。唐伯虎在进京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让他后悔一辈子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徐经。顺带说一句,明朝有个大旅行家叫徐霞客,他就是徐经的后人。徐经家里有钱,肚子也有学问。他约唐伯虎作伴,估计也是想跟着唐伯虎后面再学习一番,条件是,他管唐伯虎路上的食宿。

在考试之前发生了什么,没有人说得清,弘之十二年(1499年),会试还没有放榜,在酒楼茶肆就传出一个人的狂言,今科状元非他莫属,这个人就是唐伯虎。事实上,唐伯虎确实是会试的第一名,要知道,那科的考题是大学士李东阳和程敏政出的,题目非常之难,据说有十几个人交了白卷。李东阳是当时的“茶陵文学”的代表,程敏政是当年的文坛领袖,他们出的考题,在没有揭榜之前就有人敢称天下第一,这岂不是有妖孽?

于是,程敏政的对头,户部给事中华昶(《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华太师)奏了程敏政一本,说徐经向程敏政购买了试题。这个案子查了一年多,程敏政由于被诬陷郁郁而终,华昶因罪下狱,徐经永不录用,唐伯虎被贬为浙江小吏,耻于就官,于是回到老家以卖画为生。

现在想想,唐伯虎确实嘴欠,会试也是会天下英才的考试,哪能由得他信口雌黄。那科状元是广东怪才伦文叙,即状元及第粥的干系人,此外,还有一个被称为“真三不朽”的人,他叫王阳明,在后文中,王阳明还会出场。

杨升庵跟唐伯虎的命运就完全不一样了。

正德三年(1508年),二十一岁的杨升庵参加会试,主考官王鏊梁储(唐伯虎南京乡试的主考官,是他把唐伯虎推荐给程敏政的。)早已知道杨升庵的大名,已将杨升庵写的文章列为卷首。可天底下的事就是那么的出乎意料,有人不小心,将烛台上的蜡烛油掉到卷子上,杨升庵的卷子被烧坏了,于是,他得了个名落孙山。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26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