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为何把脉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5-19 发布于日本

2022-05-18 20:31·金华佗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为何把脉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

西医讲究一个“视触叩听”,中医讲究一个“望闻问切”,而这其中最为特色的就是“切”——脉诊。《诊宗三昧》记载“或问人身脉位,既无一定之法,但以指下几微之象,推原脏腑诸病,益切茫无畔岸”,可见,不明白脉象,是很难学好中医、用好中医的。脉象是我们中医推测脏腑状态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能把握好脉象,就像渡河的时候看不到彼岸一样茫然。

然而,脉象的本质或者说把脉的原理是什么呢?《诊家枢要》指出:“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治“。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描述,脉是气血的表征,我们可以把脉比作人体内的河流,水流的盛衰强弱体现了人体的生命力。我们一同来分析脉诊的原理。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为何把脉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

《脉经》:脉诊的早期记载

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这也是脉诊早期的文字记载所在。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这也是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部中医古籍。

而为何这部书的影响这么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脉诊学习的困难,正如王叔和先生在书中写道的: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这些也都是我们年轻医生面临的困难之一,因为脉诊的诸多内容的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王叔和进一步描述了这样的感觉——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这里的“异病同脉”更是说明了问题的根源——脉诊其实不是单独学习的,单凭脉诊并不能做出完整的诊断,甚至不同的疾病会有相同的脉象,而这些都需要极大的经验积累。所以《脉经》这部书,是对之前医家经验的“集大成者”: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

脉象的形成过程

这里我们基于《中医诊断学》教材的内容进一步理解脉象的成因——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心主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为血之府,心与脉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 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因而形成脉膊故能心动应指,脉动应指,心脏有规律的搏动)——从这个意义上,脉象首先反映了心脏的功能,但是如果脉象仅是心脏功能的反映,那么,这里的脉诊就比不上现在的“智能手环”了。

更深的意义在于——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需要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这里面首当其冲的是——肺朝百脉,循行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这一点其实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高度相似的,因为心脏中输出的动静脉血正是在肺脏进行了气体交换。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为何把脉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

而与现代医学认识颇为不同的一点在于——中医对脉的认识包含了肝脾胃的功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没有脾胃的“生成”,血液也就没有来处;肝藏血,主疏泄,可调节循环血量——而现代医学中的肝脏功能更关注其对脂肪等的代谢;最重要的还在后面——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而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脉象实际包含了心肝脾肺肾这五脏的核心功能。

脉象的更多原理:天人相应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为何把脉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

《脉经》中另有一段话可以供我们详细解读:

春三月木王,肝脉治当先至;心脉次之;肺脉次之;肾脉次之;此为四时王相顺脉也。

到六月土王,脾脉当先至,而反不至,反得肾脉,此为肾反脾也,七十日死。何为肾反脾?夏火王,心脉当先至,肺脉次之,而反得肾脉,是谓反肾脾。期五月六月,忌丙丁。

这里其实说明了脉象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外界环境,或者用更直接的说法“天人相应”,人的五脏功能是脉象生成的内因,外界的气候变化乃至个体的差异都会影响脉象,而即使同一个人在健康状态下,从不同的时间观察其脉象也是不同的,所以这里我们用《诊宗三昧》的一段话来鼓励大家继续学习:

当知医门学问

原无深奥难明处

但得悉其要领

活法推求

便可一肩担荷

又何必搜罗百氏

博览群书

开凿寻文解义之端

愈滋多歧之惑哉

学中医关注——@金华佗,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中医的人,每天分享中医健康知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受益#清风计划##微头条日签##我来科普##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