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脉

 直尾昂述 2021-04-22


是脉学名词

即五脏之脉

五脏:

心、肝、脾、肺、肾

五个脏器的合称

脉:气血运行的管道

五脉应象:

肝脉弦

心脉钩(洪)

脾脉代(缓)

肺脉毛(浮)

肾脉石(沉)

五脏之脉

五脉与五行

五行

木(肝)

火(心)

土(脾)

金(肺)

水(肾)

五脉

钩(洪)

代(缓)

毛(浮)

石(沉)

五脏各有它

自己的本脉:

心脉浮大而散、

肺脉浮涩而短、

肝脉沉弦而长、

肾脉沉滑而软、

脾脉在中迟而缓

正常情况

应该都是

从容而和

五脏的脉发生

不正常的情形

不能从容和缓

就有性命忧虑:

四诊心法

甚至可知

死期何时

心绝之脉,如操带钩

转豆躁疾,一曰可忧

肝绝之脉,循刃责责

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脾绝雀啄,又同屋漏

覆杯水流,四日无救

肺绝为何,如风吹毛

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肾绝伊何,发如夺索

辟辟弹石,四日而作

五色配合五脉:

《四诊心法》:

色脉相合

青弦赤洪

黄缓白浮

黑沉乃平

诊断时

色与脉

应相合

发现病人:

表现青色

应属肝病

肝病的脉

应是弦脉;

表现赤色

应属心病

心病的脉

应是洪脉;

表现黄色

应属脾病

脾病的脉

应是缓脉;

表现白色

应属肺病

肺病的脉

应是浮脉;

表现黑色

应属肾病

肾病的脉

应是沉脉

都是正常

色脉表现

色脉不合

既有会死的

也有没事的:

已见其色

不得其脉

得克则死

得生则生

五色配合四时:

春弦、夏洪、

秋毛、冬沉

四时的,和平之脉

应该是,缓而和匀

②五决

诊断术语

决,判断

临床结合

五脏脉象

的变化

以判断

疾病的

轻重和

预后的

吉凶

诊病之始

五决为纪

五决者

五脉也

交替等五脉常见病:

交替脉:

系节律规则而出现

强弱交替变化的脉搏

是由左心室收缩力

强弱交替所致

即为左心衰竭、

心肌严重损害的

重要体征之一

见于:

高血压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奇脉:

又称吸停脉

平静吸气时

脉搏

明显减弱

甚至消失

是心包填塞的

重要体征之一

因为心包原因所致

心脏舒张严重受限

回心血量减少

左心排血量

减少所致

水冲脉:

又称陷落脉

脉搏

急促有力

骤起骤落

如潮水涨落

医生

紧握病人

手腕掌面

将其手臂过头

则有明显的

急促有力的

冲击感

系脉压差增大所致

常见于:

主动脉瓣

重度关闭不全

脉短绌:

即指脉率少于心律者为脉短绌

常见于:期前收缩、心房颤动

脉细致:

这个是中医

虚脉之中的

脉细的说法

脉细如线

但应指明显

常见于:

气血两虚

诸虚劳损

妇女之脉

柔软均匀

即为常脉

1.月经脉 

月经来潮

六脉均显

洪大滑利;

月经先期、过多或经行吐衄,

脉多滑数或弦数,为血热;

月经后期、过少或阅经,

脉沉细或迟缓,为血寒;

芤脉见于:失血过多

2.带下脉 

脉弦数或滑数,为湿热带下;

脉沉细或迟弱,为肾虚带下;

弦滑之脉多见于癓瘕、炎症

3.妊娠脉 

寸口脉滑,为早妊之脉

指下有滑、数、动的感觉

体弱者,兼见六脉俱全

尺脉不绝者也为孕脉

孕后六脉

沉细短涩

或者两尺脉弱

而又断续不匀

多为气弱;

孕后滑脉消失

伴阴道流血量多

为胎儿死亡可能

4.临产脉 

孕已足月

尺脉转急如

切绳、转珠

或者脉象

浮数散乱

为临产之脉

或中指两侧搏动由第一指节

渐达指端中冲者为临产之脉

5.产后脉 

产后脉,应虚缓平和

产后出血不止,可见微细涩脉

产后盗汗,可见细数之脉

【腹诊】

着重诊

下腹部

如按之

有块而硬

推之不散

痛甚者

多属血瘀;

按之无块

或痛减者

即为血虚;

按之有块

推之则散

即为气滞

中医脉诊五部曲:

中医看病势

必会有把脉

很多人觉得

把脉很神奇

按按就能

看出疾病

其实这里

自有一套

中医理论

下面专家

教你把脉:

脉诊是以

手指按切

病人动脉

以了解病情

的内在变化

也称切脉

或者诊脉

脉为血府

贯通周身

五脏六腑的

气血都要

通过血脉

周流全身

机体受到

内外因素

刺激之时

必然影响

气血周流

随之脉搏

发生变化

医者可以

通过了解:

脉位的深浅,

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

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及

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现

而测知脏腑、气血的

盛衰和邪正消长的

情况

以及疾病的

表里、

虚实、

寒热

病变在肌表时,呈现浮脉;

病变在脏腑时,呈现沉脉;

阴证病候时

阳气不足,

血行缓慢,

呈现迟脉;

阳证病候时

血流加速

呈现数脉

脉诊是,中医辩证

的一个,重要依据

前人在长期的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是中医独特的诊法

但在临诊,当中也有

脉证不符的特殊情况

如:

阳证反见阴脉

阴证反见阳脉

因此把,脉诊作为

唯一的,诊断方法

非常片面

必须强调

四诊合参

才能了解

疾病全貌

正确诊断

1.切脉的部位:

一般取寸口脉

即桡动脉腕后

的浅表部分

2.切脉的方法;

切脉时,让病人

取坐位或仰卧位

伸出手臂,置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

手掌向上,前臂放平,以使血流通顺

切成人脉

三指定位

先用中指

按在高骨

(桡骨茎突)

部位的

桡动脉

定关

继续用食指,在关前(远心端)定寸

然后用无名指在关后(近心端)定尺

三指,应呈弓形

斜按在同一水平

以指腹按触脉体

三指的疏密,应以

病人的高矮,调整

病人较高,三指排列,可松一些

病人较矮,三指排列,可紧一些

同时

要求三指

排列整齐

否则会影响到

脉形的准确性

小儿寸口

部位狭小

不能容纳三指

用一指定关法

(拇指)

而不细分三部

三岁以下的小儿

用望指纹

代替切脉

切脉时运用

三种指力

开始轻度用力

在皮肤

为浮取

名为举;

然后

中等度用力,在肌肉,为中取,名为寻;

再重度用力,在筋骨,为沉取,名为按

根据临床的需要

可用举、寻、按

相反的顺序

反复地触按

也可分部

以一指直按

的方法体会

寸、关、尺三部

每部有三候

浮、中、沉

称为三部九候

3.寸口脉分候脏腑情况:

寸口脉的

不同部位

反映不同部位

反映不同脏腑的功能情况

以寸关尺分候相应的脏腑

这是前人的经验

在诊病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但临诊时,仍需要,全盘考虑

4.切脉应注意的事项:

①医者须

全神贯注

仔细按触

反复体验

防止

主观臆测

粗枝大叶

时间不能

过于短促

(每次诊脉时间

不应少于50秒)

注意内外因素

对脉象的影响:

小儿脉,较成人脉,软而数,

妇女数,较男子脉,细弱而略数,

胖人脉,较瘦人脉,沉

夏天脉较洪大

冬天脉较沉小

剧烈运动

后脉洪数,

酒后脉数,

精神刺激和

某些药物也

可引起

脉象的

暂时变化

有些人因桡动脉

解剖位置的差异

脉不见于寸口部

而于拇指腕侧处

称为反关脉

从尺部斜向手背

称为斜飞脉

5.正常脉象:

健康脉象

正常脉象

不浮不沉,不大不小,

不强不弱,不快不慢,

均匀和缓,节律整齐,

称平脉

或缓脉

平脉至数清楚

一呼一吸

一息之间

四至五次

相当于72~80次

节律、强弱一致

脉象受到

体内体外

因素影响

而发生

生理的或者

暂时的变化

也属于正常

如:

年龄越小

脉跳越快

婴儿脉急数

每分钟120~140次

五、六岁儿童

常为一息六至

每分钟90~110次

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

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

成年女性

成年男性

脉细弱

而略快

瘦人脉较浮

胖人脉多沉

重体力劳动

剧烈运动

长途步行,

饮酒饱餐,

情绪激动,

脉多快而有力

饥饿时

脉较弱

中医搭脉口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