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加急《基础教育参考》22年4月刊 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 广饶县李鹊镇中心幼儿园 王金芳 摘要: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游戏活动之一,幼儿会受年龄、认知能力等的影响,在参与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独自完成游戏活动。因此要想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让教师有效的介入到游戏中,需要教师的引导、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有效介入 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中,教师的介入对自主游戏效果无法保证。教师就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把握好时机,适时介入,保证自主游戏的有效开展。但就目前开展的自主游戏活动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提高介入认识、介入时机、介入方式、介入策略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那么,教师要通过怎样的介入来提高游戏质量并支持推动幼儿的发展呢? 一、提高对自主游戏介入的认识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介入是指教师参与幼儿游戏并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教师要明确自主游戏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若要有效介入自主游戏,就要重新认知自主游戏,保证游戏过程中有效介入的可行性 (一)教师要认可自主游戏的价值。 自主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还能使幼儿身心及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关键。 (二)教师要认识到教师介入自主游戏的必要性。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为避免幼儿过分专注于游戏而忽略自我提升的现象,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深入游戏中,教师必须保证有效的介入对幼儿行为产生正向推动作用,才能保证自主游戏的顺利开展。 二、找准介入时机 教师要想有效地介入到自主游戏中,就要准确把握自主游戏的节奏,并找准介入时机,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想什么时候介入就什么时候介入。介入的时候应当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孩子们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才要介入?我们的介入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影响?只有在想清楚这些问题的时候,才能准确把握时机介入到自主游戏活动中。 教师还要善于观察,选择准确的介入时机。教师是否需要介入和何时介入必须基于教师对自主游戏的情况进行细致地观察与专业分析。教师的观察还能知道所提供的的材料是否恰当,是否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是否丰富幼儿的经验,从而确定是否加入幼儿的游戏。教师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在成功或失败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形成新经验。 三、选择合适的介入方式 教师适宜的介入方式往往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语言、肢体等方式进行介入,合适的介入方式才能更好保证自主游戏的顺利开展。我们选择以自身为媒介介入游戏还是以材料为媒介介入游戏是需要教师根据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出自主判断。 (一)以自身为媒介介入游戏 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充分地考虑,考虑自己要以何种身份介入到游戏中,教师是以游戏同伴的身份介入还是以教师身份介入?不同的身份往往会给幼儿的自主游戏带来不同的效果。当幼儿游戏出现问题或者矛盾的时候,一般我们需要给予关注,静观其变,但不一定马上介入。当游戏无法继续时,教师要围绕游戏中的问题与幼儿展开对话,及时分析幼儿行为,有效引发幼儿思考,适当给予幼儿鼓励和支持,调动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当自主游戏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介入到自主游戏中,参与到幼儿自主游戏中,提高自主游戏的顺畅性。还有一些情况需要教师以适宜的方式及时介入,如幼儿长时间做单一或重复的游戏时,幼儿行为或语言偏离正确的价值观、情绪失控、出现打闹行为严重影响其他幼儿活动等等。总之,教师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灵活选择介入方式,才能有效推动游戏情节的开展,保证游戏质量。 (二)以材料为媒介介入游戏 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要利用多样的游戏材料作为媒介介入游戏活动,在材料的辅助下帮助幼儿继续深入游戏。教师通过关注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的情况,观察和判断现有的材料是否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并根据情况及时添置新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有新的玩法,游戏情节也更加丰富了。 (三)以语言为媒介介入游戏 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见去阻止游戏,可以通过师幼、幼幼对话来倾听幼儿的感受与想法,捕捉对话主题,推动幼儿思考问题方法,培养多视角、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推动游戏的发展。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在当下游戏中的游戏状态,可以采用建议式语言,比如“这样试试……”“如果不行再想想别的办法”“我要……可是没有……”等句式来达到指导的目的。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角度寻找经验,并将零散的经验得以整合。 四、运用有效的介入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采取适宜的方法灵活地介入游戏,不仅可以实现游戏的顺利实施,让幼儿在不断挑战中获得新经验,收获新的成长。 (1)直接介入法 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参与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较容易解决,有的则比较复杂。对于那些幼儿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则采取直接介入的方法,进入到游戏活动之中,给予幼儿鼓励与指导,保证游戏能顺利进行。比如幼儿在利用高梯进行游戏,有个孩子胆小,不敢往下跳,站在高梯的顶端两腿颤颤巍巍的,其他孩子看到之后,纷纷发出了笑声。这时我走上前去,用两只手牢牢地抓住这个孩子的双手,鼓励他在我的保护下大胆地往下跳。这个孩子受到了我的鼓励,终于勇敢地跳下了高梯,我带领其他孩子为他鼓掌。在这样的介入过程中,与幼儿互动,不仅支持和推动幼儿的游戏,还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一举两得。 (2)间接介入法 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中,针对当幼儿遇到困难的这种情况,教师要以不打断、不影响幼儿游戏的方式介入,教师不要盲目介入,以引起孩子们的反感。比如孩子们在户外玩“公交车”游戏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登上“公交车”,其中有两个孩子因为上车拥挤发生了矛盾。很显然这样的拥挤是很危险的,我为了不干扰孩子们,让一个孩子扮演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上车。那两个正在争吵的孩子在看到这个妈妈之后,自觉地站到了一边,让妈妈先上。如此介入,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还使其在游戏参与中树立起文明礼让的意识,从而巧妙支持和推动幼儿的游戏。 参考文献: [1]周琳.提高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质量的有效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7(26):74. [2]王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