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运动的系统古中医说(2)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5-19 发布于上海

原理篇序

中医学之有原理,犹世界文法之有字母。自来学中医的书籍,只有作文,并无字母,人各一辞,不能一致。后人学医不得要领,用力益深,入门益难,掩卷叹息,废然而返者,多少人矣。下焉者,则首读药性,记诵成方,只知此方能治此病,并不问此病何以要作此方。忽而大病赖以回生,忽而小病竞遭治死,问其何以回生不知也,问其何以治死不知也。我古先圣哲功参造化利济民生之学,势将亡于现代唯物辩证的科学潮流澎湃之中,可惧可惧。此篇原理如字母,下篇处方基础如拼法文法,伤寒温病如作文。大匠之巧,人各不同,大匠的规矩,人人皆同,规矩既同,则巧之不同者,仅高下不同耳。无字母的作文,无规矩之巧也。今而后有字母矣,有规矩矣字母同则文同,规矩同则巧同矣,亦惟物辩证之法而已。

先读此篇,认识原理,由字母而拼法而文法,而作文,然后知古中医学之不我欺也。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冬月子益重著于成都四川国医学院

系统的认识-河图

中医学,乃人身与宇宙共同整个气质运化学,气乃大气,质乃大气中的物质,运乃运动,化乃化合,其原理出于河图。河图的圆运动,大之表示一个宇宙造化的个体,小之表示一个细胞的个体,一个人的个体,即是一个河图。河图者,中医学之系统也。

图片

左上右下中,东南西北中,升降沉浮中,温热凉寒中,生长收藏中,春夏秋冬中,卯午酉子中,图之虚线,地面之际。《洪范》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河图之辞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

河图虚线,为地面之际,虚线上为阳位,虚线下为阴位,天者阳之称,地者阴之称。一数代水,水沉于下,而来自上。二数代火,火浮于上,而来自下。三数代木,木以水升,下沉之水,仍交于上。四数代金,金以降水,上浮之火,仍交于下。五数代土,沉浮升降,四维具备,则成中气。木以升水,三为阳数,木升则又化火。金以降火,四为阴数,金降则又化水也。

河图之辞又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加五为六,水气之中,须有中气。二加五得七,火气之中须有中气,三加五为八。木气之中须有中气,四加五为九,金气之中须有中气;五加五得十,中气主运化,为圆运动之枢轴,中气之中,须阴阳合和,方能旋转而起运化也。

成者,成圆运动,言下沉的仍须上浮,上浮的仍须下沉,左升的仍须右降,右降的仍须左升。以成为圆运动。阴生者,得阳则成圆运动,阳生者,得阴则成圆运动。阳得阴则生中气,阴得阳则中气,又必须四维之中,皆有中气,然后能成整个的圆运动也。(河图运动之密,无可思议。此为运动停止之表示图)

人乃宇宙造化所生,欲知人身,须先知造化。故本篇未言人身,先言造化。一言造化,即是言人身。

中医的阴阳五行,乃宇宙造化的大气圆运动的物质。生物皆是秉受大气的圆运动而生的,大气中有阴阳五行,故人身亦有阴阳五行。大气中阴阳五行,是圆运动着的,故人身中阴阳五行,亦是圆运动着的

生物各得大气阴阳五行圆运动之偏,人身独得大气阴阳五行圆运动之圆。人身之病,人身运动之偏也。中医者,以物性之偏,补救人身之偏之事也。

运动圆为生理,运动不圆为病理,运动不圆用药以回复其圆为医理。是实在的,是自然的,是简易的,一个河图尽之矣。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欲学中医须先认识十二经名词的所以然。欲认识名词,须先认识阴阳五行六气的所以然。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浮的圆运动

右下左上中,降沉升浮中,秋冬春夏中,西北东南中。图的虚线为地面,虚线下为地面下,虚线上为地面上。图的圆线上方在云层之际,图的中心,为一个生物的环境的大气圆运动的中心。由中心以观察四维,便见一个生物所在地的宇宙范围,图的中心的中字,便是一个读者。

图片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春分前,土下热多,土上热少。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极也。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

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热的降沉升浮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

说植物个体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宇宙大气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人身的热的降沉升浮。图的虚线,在宇宙为地面之际,在人身为胸下脐上之间,在脐上二寸。

热性本来升浮,不能沉降,热之沉降,秋气收敛之力降沉之也。热降,为生物有生之始;热不降,为生物致死之因。详下各篇。秋气收敛详下文。

阴阳

一个生物所在之地,太阳射到此地面之光热,就是阳。此地面的光热已过,与光热未来之间,就是阴(伏羲画卦,—为阳卦、––为阴卦其义即此),阳性上澎,阴性下压。阳性直上,阴性直下。阴阳交合,发生爱力,彼此相随,遂成一个圆运动。阳性动,阴性静,静则沉,动则浮,由静而动则升,由动而静则降。升浮降沉一周,则生中气,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此大气的圆运动之所由来,亦即造化个体之所由成就。人秉造化阴阳圆运动之大气以有生,人的个体,即造化个体的遗传。先认识造化大气的阴阳,自能认识人体的阴阳。五行者,阴阳二气整个升浮降沉中的五种物质。行,即运动也。生物个体,皆有阴性阳性者,大气中有阴阳故也。此中医阴阳二字之来源也。造化二字,乃宇宙大气圆运动时,生育生物之称,亦即宇宙之称。

图片

图片

五行

一年的大气,夏气属火,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多。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火也。热则上浮,故夏时大气热浮而属火气。夏时太阳旺于南方,故南方属火气。一日之午时,亦属火气。午时太阳的热,射到地面的多也。春分至立夏的热,称为君火。小满至小暑的热,称为相火。君相二字之义详见下文。

秋气属金,秋时太阳往南,地面的压力渐大,天空之间,金气弥漫,大气的压力,即金气之下降也。天空的金气,至秋始显,故秋时大气凉降而属金气。造化之气,东升西降,降气旺于西方,故西方属金气。一日之酉时,亦属金气,酉时金气凉降之力独大也。天空之间,指地面之上言。金气详宇宙篇气象学的证明。

冬气属水生物的生命,全是太阳射到地面的热所产生。今夏太阳射到地面的火热,即是来年生物生命之根。然此火热,必须经过秋时降入土下,经过冬时,藏于土下的水中,然后能生生物的生命。冬时大气沉而能藏,沉而能藏者水也。大气热则上浮,寒则下沉。故冬时大气,寒沉而属水气。南方在地面之上,北方在地面之下,故北方属水气。一日之子时,亦属水气。子时,大气沉极之时也。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是上南下北。大气上浮之方为南,下沉之方为北

春气属木。一年的大气圆运动,冬时为终,春时为始,终即始之根也。上年夏时,太阳射到地面之热,经秋时金气收而降于土下,又经冬时藏于土下的水中。火水化合,水气温暖,则往上升。此温暖之气,交春升泄出土,草木发生,故属木气。木者水中火气,由封藏而升泄之气也

中气属土。一年的大气,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故春气属木,夏气属火,秋气属金,冬气属水。升浮降沉,运动一周,而为一岁。夏秋之间,为圆运动的中气。地面的土气,居升浮降沉之中,为大气升降的交合,故中气属土气。

金水木火土,大气圆运动之物质也。行,运动也。此中医五行二字之来源也。故人身亦有春夏秋冬,亦有东南西北。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物质,各有能力。木气有疏泄能力,火气有宣通能力,金气有收敛能力,水气有封藏能力,土气有运化能力,能力亦称势力,亦称作用。

春气由冬气而来,故曰水生木。夏气由春气而来,故曰木生火。长夏之气由夏气而来,故曰火生土。秋气由长夏之气而来,故曰土生金。冬气由秋气而来,故曰金生水。夏秋之间为长夏。

收敛作用,制疏泄作用,故曰金克木。宣通作用制收敛作用,故曰火克金。封藏作用制宣通作用,故曰水克火。运化作用,制封藏作用,故曰土克水。疏泄作用制运化作用,故曰木克土。运化者,运动化合也。宣通者,宣热通散也。土克水者,土能伤水分也

相生者,大气圆运动次序的先后。相克者,大气圆运动对待的平衡。相生者,补其不足。相克者,制其太过。相生相克,皆圆运动自身维持自身运动之圆而已。天人之气,和平则无病。运动圆则和平,亦和平则运动圆。相生则生,相克则平。相生相克者,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医理之事也。一年的五行圆运动,要归纳一日看。一日的五行圆运动,要归纳一息看。一呼一吸则大气升降于人身,成一整个也。天人的天字,乃整个造化的简称。

图片

此图乃假设五行运动停止时之图。运动圆,则五行融合,只见中和,不见五行。五行一见,便失中和,便是病了。凡说宇宙,便是说人身。因人身是宇宙圆运动的大气生的,为宇宙的遗传体故也。此宇宙,名曰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

六气

一年大气的圆运动。春木主生,夏火主长,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生、长、收、藏、化,五行圆运动之成功也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乃五行运动不圆,作用偏见之气。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故曰六气。君火运行,重在上升。相火运行,重在下降。相火由秋降入水中,再由春升上,乃为君火。而君火又随相火下降,名曰五行,其实六行。因六气各有事实,故又曰六行六气。

六行六气,是融合极密,分析不开,和平不偏的圆运动。木气偏见,则病风。君火之气偏见,则病热。相火偏见,则病暑。金气偏见,则病燥。水气偏见,则病寒。土气偏见,则病湿。故六气名目,而有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之称也。《内经》谓在地为五行,在天为六气,在事实上,说不过去。

图片

此即五行图,加一相火,名曰五行六气,其实六行六气。阳升阴降,自然之事。阴性本降,三阴之升,阴中有阳也。阳性本升,三阳之降,阳中有阴也。金木水火,分主四维。相火土气,同主中宫。中宫在地面之际,四维距地面较远。

六行六气的圆运动,四节一气,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属初之气厥阴风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属二之气少阴君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属三之气少阳相火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属四之气太阴湿土。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属五之气阳明燥金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属六之气太阳寒水。此时令病发生之根源也。圆运动的天人一气,时令病上,最为显著。内伤杂病,亦属六气,特不似时令病关系生死之速耳。因时令病,乃整个六气分散,中气消灭极易,故死甚速也。

厥阴风木

地面以上为阳,地面以下为阴。阴位在下,阴根在上。阳位在上.阳根在下。初气之时,大气由寒而温,地下水中封藏经秋收来地面上的阳气,动而上升,是为木气。木气者,一年之阳根也。大寒节气,当阴极之时,厥者极也,故称厥阴。木气主动,动而不通则成风,风者,木气动失其正之气,故称风木

初气由六气而来。六气之时,雪大天寒,封藏气足,木气上升,只化生气,不化风气。凡大寒之后,民病温病,发热、头痛、身疼、倦怠、小儿麻疹皆木气生意不畅,疏泄化风之病。初气之时,小儿病麻疹,必神倦发热。小儿本身木气幼稚,不胜造化的木气疏泄也。人身内伤外感,风木之病极多,仲景《伤寒论·厥阴篇》死证之多可见也。如金气能收,木气不过疏泄,水气能藏,相火不动,水中温暖,木气根深,不病风也。

少阴君火

二时之气,亦从地下阴位升出地面,即木气上升之正气也。此时大气渐热,不似初气厥阴之阴极,故称少阴。木气上升之气,即水中所藏上年秋时下降的阳气。此阳气由地下升至地上,照临大宇,神明四达,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称君火。此时空气由温而热,又称热火。

初气之时,木不生风,由升而浮,则生君火。君火上浮,万物茂长,人民不病热病。凡春分之后,民病喉痛温热,皆君火长气抑郁,因而病热之病。此时阳气渐充,人虽病热,不似初气之时,由静而动,有风木拔根之危险。然少阴之上升,全赖水中之阳足。仲圣《伤寒论》,少阴死证,皆属阳亡,可见也。如金气充足,火随金降,则君火不病热。如木气充足,甲木下降有力,乙木化生清阳,则君火不病热也。甲乙详下文。

少阳相火

火,阳气也。地面上为阳位。三气之时.地面上阳气盛满,经暮夜大气之凉降,降入地面下之水中。然当暑热上腾之时,旋降旋升,地下水中,为生物生命之所从出。此阳热实为生命之本,地面之上,阳气盛满,地面之下,所得阳热不多。天人之气,中下为本,中下所得下降的阳气不多,故称少阳。此盛满地面的阳气,能往下降,阳热降入地下水中,以生中气,中气旋转,则上下交济,有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此火不降,暑热熏蒸,又称暑火。

相火,即本年太阳直射地面的光热也小满以后,人病霍乱,皆少阳相火不降之病。霍乱有寒热之分。三气之时,地面之上虽热,地面之下却寒,人身亦上热下寒。偶因食缺饮冷,中气不运.遂成寒证。寒证人死最速者,中下无阳也。偶因暑热入胃,增加本身的热,遂成热证。热证人死亦速者,人身津液被暑热灼伤,气机阻滞,运行不通也。如金气充足,火随金降,则相火不病暑。如木气充足,甲木下降,则相火亦不病暑也

太阴湿土

四时之气,地面上阳气盛满,地面下旧存的阳气,亦升出地面上来。地面上非常之热,地面下非常之寒。热属阳,寒属阴,此时由地下上升的空气中,阳微阴盛,故称太阴。相火降而复升,升而复降,升降大作,大雨时行,湿气濡滋。此时地面上阳热盛满,尚未降入土下,火在水下则生气,火在水上则生湿。土气在升降之中交,故称湿土。一年四季,惟三伏雨大,透土而下,湿气旺之故。

大暑以后,民病肿胀腹泻,皆土湿不能运化。此时中上现热,中下伏寒,故四气之时,上热下寒之病甚多。

必须相火下降,土气方能运化而不病寒。伏天雨大之年,太阴病寒者少,相火下降之故也。如伏天干热无雨,相火即不下降,遂病下寒也

太阴湿土,阴湿之盛者,因土气中旧存的阳气已升出也。然大暑之后,节交立秋,一交立秋,秋金降敛,旧存的阳气虽出,新收的阳气正入。太阴居少阳之后,阳明之前,此时土气,内有相火之热,外有燥金之燥。阴土转病燥热,亦复不少。是太阴湿土阴湿之病,当重在少阳相火之时,与立秋之前也。如金气充足,能将水气收敛,则土气不病湿。如湿气充足,能行疏泄之令,将水气疏泄出来,则土气不病湿。

阳明燥金

地面上为阳位。五气之时,地面上所盛满的阳气,经秋气之收敛,正当下降。中气之下,阳气充足,湿气已收,大宇光明,阳盛而明,故称阳明。秋金之气当旺,湿收则燥热气结。此时地面上空之金气,压降之力极大,故称燥金。

秋分之后,金气当权,收令大行,相火下降,不再逆升,万物归根。人身亦相火下降,根气加增,精神强健,中气充足。无动关生死的时令病。燥金的普通时令病,不过咽干、粪结、热伤风与秋燥感冒而已。惟冬令冷冻不大之地,水中阳气封藏不住,随时升泄,燥病之起,甚为难治,详时病本气篇。

金气凉,则收敛而下降。金气燥,则横结而不降。燥者.天空金气凉降而下,已经降入地面下之火,又复热升而上,而相裹束,故燥结于中。金燥必结聚,如木火充足,则结聚解散则不病燥。金燥必伤津,如水气充足.能藏火气,火不逆升,则不病燥也。

太阳寒水

六气之时,地面上的阳热,经秋气的收敛,全行降入地下的水中。天人之气,中下为主,地下阳多,故称太阳。此阳热降入地下,即藏于地下的水中,惟水能封藏阳气也。阳气降入地下的水中,地面的空气遂寒,空气愈寒,压力愈大,水中阳气愈藏。冬令大气的作用在水,故称寒水。

小雪之后,大气严寒,阳藏水中,根气深固,无普通时症。伤寒病乃个人感冒寒气之病。倘或冬时大气不寒,水中封藏的阳气,泄露出来,则病冬温。冬温乃阳气失根,外泄化热之病,阳泄于上,水寒于下也。阳根外泄,中气无根,所以温病死人最多,即不发现于冬时,必发现于春初。如木火之气充足,甲木下降,相火降入水中,则不病寒也。或金气能收,火随金降.甲木下降,相火归根,则水不病寒也。水之病寒,水气之内寒也。水气之内寒,水气之外不寒也。若水气内外都寒,则水气之内.所藏的相火必微少矣。

六气病症,略举数端,天人一气,可以概见。

研究五行六气的圆运动。须认定此地本年空气的升降浮沉,追想此地上年的升降浮沉,再预想此地来年的升降浮沉。(此字的意义,包括一年的春夏秋冬而言)。将一年的圆运动,归纳一日的圆运动,再归纳一息的圆运动。时时刻刘,静默体会,自然发见天人一气的一切事实。人身的五行六气,是不发见的,只有圆运动而已。如一发见,便是病了。

五行的运动圆,合成一气。木升金降,木不病风,金不病燥。水升火降,火不病热,不病暑,水不病寒。土运于中,土不病湿。运动不圆,升降不交,各现各气,则病风、热、暑、湿、燥、寒,病者,大气病也。人身之气,亦如是也。初气之时,宜养木气。二气之时,宜养火气。三气之时,宜补相火之气。四气之时,宜养土气。五气之时,宜养金气。六气之时,宜补水气。相火下降于水中,为君火之始气。君火者,相火之终气,君火又随相火下降也。

人秉大气的五行而生脏腑

人秉大气的木气而生肝脏与胆腑。木气有疏泄作用,木气主筋,人身处处有疏泄作用。一切疏泄的病,只治木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造化的木气,乃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由秋季降入冬季水中,再由冬季水中,升出春季而成,人身的木气亦然。肝胆的体质,均在右,肝经的作用在左,胆经的作用在右。必胆经相火,由右降入下部水气之中,再由下左升,然后发生肝经作用人身处处有疏泄作用,处处有木气。

人秉大气的火气而生心脏与小肠腑,火气有宣通作用,火气(心与小肠)主血,人身处处有宣通作用。一切宣通之病,只治火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

人秉大气的土气而生脾脏与胃腑。土气有运化作用,土气(脾与胃)主肉,人身处处有运化作用。一切运化的病,只治土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

人秉大气的金气而生肺脏与大肠腑。金气有收敛作用,金气(肺与大肠)主皮毛,人身处处有收敛作用。一切收敛的病,只治金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

人秉大气的水气而生肾脏与膀胱腑。水气有封藏作用,水气(肾与膀胱)主骨,人身处处有封藏作用。一切封藏的病,只治水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冶他经。

人秉大气的相火之气而生心包脏与命门腑,命门亦称三焦。相火有燔灼作用,相火之气(心包与命门)主油膜,人身处处有燔灼作用。右肾内的白油,即是命门相火。心房为心脏,油膜包住的心尖,为心包脏。燔灼,即是燃烧。一切燔灼的病,只治相火,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

胃为脾之腑,脾为胃之脏。脏者藏也。腑者化也。阳性化,阴性藏。藏者藏其所化,化者化其所藏。人身秉造化的阳气而生腑,秉造化的阴气而生脏。腑为阳,其色明。脏属阴,其色暗。阳而明,故能化。阴而暗,故能藏。此脏腑二字之意也。他脏他腑仿此。

人身整个气体的圆运动,是六气的作用混合成的,运动圆密,分析不开,是为无病之人。一有分析,便成大气。分析特盛,则六气之中,必有一二气消灭,人遂死也。圆运动者,中气之万能。中气者,所以使分析的仍归混和,以复其整个的圆也

人身肝木之气,疏泄不及,则现无汗、尿少、粪难、腹痛、胁痛、妇人月经来迟等病。疏泄太过,则现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疏泄不及者,水中的火气不足;疏泄太过者,金气不足也。

人身肺金之气,收敛不及,则现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病。收敛太过,则现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病。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火气不能宣通也。

人身心火之气,宣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宣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宣通不及者,木火之气虚。宣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人身肾水之气,封藏不及,则现阳越,头晕、发热、足肿等病。封藏不及者,金气收敛之力衰,木气疏泄太过也。肾水无封藏太过之病,肾水愈能封藏,阳根愈坚固也。

人身脾土之气,运化不及,则现腹满、停食、上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土气填实,则不能运化也。

人身相火之气,燔灼不及,则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气少也。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相火不降,则燔灼于外,而发烧热也。外之烧热愈大,内之相火愈少也。

圆运动的五行,是融合不能分析的。五行之病,皆运动不圆,作用分离,不能融合所致。以上各病,略举数端,以概其余。

大气的五行,是融合的,分析不开的,人身亦然。五行融合,中气之事,造化个体的中气,在地面之际,而分布于整个造化之间。人身的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此中医的生理也。中医的病理,只是轴不旋转,轮不升降而已。中医的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去运动轮的升降,与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由轮而轴,是为先天,由轴而轮,是为后天

《易经》河图所以表示先天后天的生理的运动,病理医理,都在其间矣。由轮而轴者,由升降而成中气也。由轴而轮者,由中气而成升降也。大气是实在的物质,大气的物质运动,有一定的方法,有显明的程序,有各别的作用,由各别而共同,由共同而各别,此圆运动的河图,所以立造化之极也。

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金收降于土下的水中。经水气的封藏,阳热与水化合,升出地面而成木气。木气再升而成火气,是为四象。四象运动而成中气,中气亦名土气,土气在四象之中也。此一个五行的圆运动,称曰宇宙。宇乃大气圆运动的个体,宙乃大气圆运动的范围。此宇宙不过地球与日球公转之间,地面上之际,极小极小的段,是寻常的,是现成的,是自然的,是简易的。人身个体,是宇宙圆运动的大气生的,为宇宙的遗传体。故曰,人身一小宇宙也。

十二经名词的认识

图片

西方以金气为主,东方以木气为主,北方以水气为主,南方以火气为主,中央以相火土气为主

足阳明胃经戊土----戊降\

相表里合成圆运动

足太阴脾经己土----己升/

手太阴肺经辛金---辛降\

相表里合成圆运动

手阳明大肠经庚金--庚升/    

足少阳胆经甲本-----甲降\

相表里合成圆运动

足厥阴肝经乙木-----乙升/ 

手少阴心经丁火----丁降\

相表里合成圆运动

手太阳小肠经丙火--丙升/

足太阳膀胱经壬水--壬降\

相表里合成圆运动

足少阴肾经癸水------癸升/

手厥阴心包经相火--心包降\ 

相表里合成圆运动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三焦升/

此十二经名词,参看上图,按着自己身体作圆运动的默诵,务须默诵极熟,便将中医学整个纲领提起。整个中医学如散珠,此名词与上图,如贯珠之索也。如不记熟,便要多费多少工夫,还得不着纲领,苦甚矣。

上图两经一气,一降一升。金主收敛,辛金收敛,自上而下,庚金收敛,自下而上,合成一圆运动。木主疏泄,乙木疏泄,自下而上,甲木疏泄,自上而下,合成一圆运动。他经仿此,反此者病。

河图五行,生人五藏。左木右金,上火下水,中土,言脏不言腑者,阴阳配合,运动乃圆。言脏而腑自在其中也。甲阳乙阴,丙阳丁阴,戊阳己阴.庚阳辛阴,壬阳癸阴。甲乙云云,阴阳分别之符号也。

阴经主降,阳经主升,阴经之升者,阴中有阳也。阳经之降者,阳中有阴也。阴经三经,阳经三经,成圆运动。阴中阳三经.阳中阴三经,成圆运动。如脾胃二经,称太阴阳明者,关乎六气而言。称戊土己土者,关乎五行的阳性、阴性而言。称脾胃者,关乎脏腑的肉质而言。称脾经胃经者,关乎脏腑的经气而言。经气如传电之线,脏腑如蓄电之瓶。称手足者,关乎脏腑的经气的升降起止而言,他经仿此。

如肝经有病,而汗出尿多,此木气疏泄之事.只言肝脏,不言木气,肝脏病如何能汗出尿多乎?如肝经病,阴寒腹痛,此厥阴之气之事。只言肝脏,不言厥阴,肝脏病如何能阴寒腹痛乎?肝经自足走胸,如肝经病,升不上来,而腹泻、足酸。只言肝脏,不言肝经,肝脏病如何能腹泻足酸乎?他经仿此。

相表里者,即相为阴阳升降以成圆运动之义,非内为里、外为表之表里。

十二经名词的说明

足太阳膀胱经壬水,足少阴肾经癸水。肾为阴脏,膀胱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水气而生。壬癸者,分别为水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水气有封藏作用。膀胱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上而下,肾经水气的封藏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膀胱经自头走足,络肾,主降。肾经自足走胸,络膀胱,主升。太阳少阴者,太阳寒水少阴君火。膀胱经秉阳水之气,肾经秉阴水之气,兼秉阴火之气。

足少阳胆经甲木,足厥阴肝经乙木。肝为阴脏,胆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木气而生。甲乙者,分别为木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木气有疏泄作用。胆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上而下,肝经木气的疏泄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胆经自头走足,络肝,主降。肝经自足走胸,络胆,主升。少阳厥阴者,少阳相火厥阴风木。肝经秉阴木之气,胆经秉阳木之气。兼秉相火之气。

手少阴心经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丙火。心为阴脏,小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火气而生。丙丁者,分别为木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木气有宣通作用。心经火气的宣通作用,由上而下,小肠经火气的宣通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经自胸走手,络小肠,主降。小肠经自手走头,络心,主升。肝经自足走胸,络胆,主升。少阴太阳者,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心经秉阴火之气,小肠经秉阳之气。兼秉阳水之气。此阳火乃太阳寒水封藏之大火,故小肠经称太阳。

手厥阴心包经相火,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心包为阴脏,三焦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相火而生。相火有燃烧作用。心包经相火的燃烧作用,由上而下,三焦经相火的燃烧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包经自胸走手,络三焦,主降。三焦经自手走头,络心包,主升。厥阴少阳者,厥阴风木少阳相火。三焦经秉阳性相火之气,心包经秉阴性之气。兼并阴木之气。

足阳明胃经戊土,足太阴脾经己土。脾为阴脏,胃为阳腑。同秉大气中土气而生。戊己者,分别为土气的阳性,阴性之称。土气有运化作用。胃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上而下,脾经土气的运化作用自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胃经自头走足,络脾,主降。脾经自足走胸,络胃,主升。阳明太阴者,太阴湿土阳明燥金。脾经秉阴土之气,胃经秉阳土之气。兼并阳金之气。

十二经的经字有经过意。脏腑如储电之瓶,经如传电之线,又经管之意。默记此图,为研究本书第一功夫,如难记,记每经前仨字,手之三阴,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之三阴自胸走手,足之三阴,自足走胸。

六气从化

脾与胃属土。脾经称太阴,胃经称阳明者,太阴湿士,阳明燥金,脾经病湿,胃经病湿又病燥故也故戊土从化于庚金也

肝与胆属术。肝经称厥阴,胆经称少阳者,厥阴风木,少阳相火,肝经病风,胆经病风又病暑故也此甲木从化于相火也

肺与大肠属金。大肠经称阳明,肺经称太阴者,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大肠经病燥,肺经病燥又病湿故也。此辛金从化于己土也

肾与膀胱属水。膀胱称太阳,肾经称少阴者,太阳寒水,少阴君火,膀胱经病寒,肾经病寒又病热故也。此癸水从化于丁火也。

心与小肠属火。心经称少阴,小肠经称太阳者,少阴热火,太阳寒水,心经病热,小肠经病热又病寒故也。此丙火从化于壬水也。

心包与三焦属相火。三焦经称少阳,心包经称厥阴者,少阳暑火,厥阴风术,三焦经病暑,心包经病暑又病风故也。此心包从化于乙木也

六气虽从化,仍以本气的阴阳为主。本气阴旺,则病阴病。本气阳旺,则病阳病

十二经应十二时

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如每日申酉时,微觉恶寒,或精神倦怠,此肾阳不足也。每日子时,心烦出汗,或睡着必醒者,此胆经相火不降也。如每日巳午时,欠伸频频,身体不适,此脾胃虚也。他经仿此。

十二经脉起止简述

手太阴肺脉,起于胸中,属肺,络大肠,循腋下,出手大指次指之端。

手阳明大肠脉,起于手次指之端,入缺盆,属大肠,络肺。支者,出缺盆,挟鼻孔。

足阳明胃脉,起于鼻准,至额颅。支者,下膈,属胃,络脾。直者,下膝,出足次指大指之端。

足太阴脾脉,起于足大指之端,入腹,属脾,络胃,挟咽。支者,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心脉,起于心中,下膈,络小肠。支者,挟咽,系目系。直者,出腋下,入掌中,出手小指之端。

手太阳小肠脉,起于手小指之端,入缺盆,络心,属小肠。支者,上额至目锐眦,内眦.

足太阳膀胱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络肾,属膀胱。支者,贯臀,入月国中,至足上指外侧。

足少阴肾脉,起于足小指,下趋足心,贯脊,络膀胱,属肾。直者,贯肝,入肺,挟舌本,注胸中。

手厥阴心包脉,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络三焦。支者,出胁,下臂,入掌中,出手中指名指之端。

手少阳三焦脉,起于名指之端,贯肘,入缺盆,散络心包,属三焦。支者,出缺盆,挟耳,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脉,起于目锐眦,上头角,下耳后,入缺盆,下胸中,络肝,属胆,循胁,下膝,入足名指间。支者,出足大指,贯爪甲。

足厥阴肝脉,起于足大指,上腘,过阴器,挟胃,络胆,属肝,上连目系。支者,贯膈,上注肺中。

手之三阳循臂外,手之三阴循臂内,足之三阳循腿外,足之三阴循腿内。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足之三阳,自头走足,主降。手之三阴,自胸走手,主降。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升经降经,左右皆同。升经的主干力在左。降经的主干力在右

十二经主之病轻重

十二经以脾、胃、肝、胆、肺、肾六经为重,凡疾病发生,惟此六经最大最多。其余六经的病,极小极少。此六经治,其余六经自治。故《伤寒杂病论》曰:皆脾、胃、肝、胆、肺、肾的事也。相火的事虽多,皆由胆经负责。因相火以降为宜,胆经属阳木之气而化相火,胆经降,相火乃降也。

人身左升右降的窥测

左升右降,无病之人,无所发见。如病不升之病,或少腹胀满、腿酸足重,或遗,或泻,服温升肝经、肾经、脾经之药后,病人少腹左部必有响声,由下而上。如病不降之病,或胸痞头胀,耳聋目眩,服清降胆经、肺经、胃经之药后,病人胸胁右部必有响声,由上而下。如病中气不足或中气不调之病,服补中或调中药后,病人胸下脐上必有响声旋转。新病轻病,不甚觉得;久病重病之人,最为明显。病人睡着将醒之际,本人常有确切之感觉,子丑之交与天明之前响声尤大。子丑为造化阳气发动之始,天明为造化阳气齐动之时也。

人身左升右降,应乎一日,后升前降,应乎一年。后升前降者,冬至后造化阳气北行,人身阳气由下升上,夏至后造化阳气南行,人身阳气由上降下也。造化升降,一月一周,一年一周。人身升降,一息一周。一呼一吸为一息,呼主升,吸主降。而呼时气必由前归下,吸时气必由后归上。降不离升,升不离降。此圆运动之妙也

阴阳升降的活泼看法

人身个体,右为阴道,左为阳道,右降左升。其实人身个体,全是阴的,阴体之中,包藏阳气。升降运动,以阳为主。左部阴多,则阳不能升。右部阴少,则阳不能降。人身气化运动,只是津液与热力混合而成。而得其平,运动自圆。五行六气,十二经的升降,皆可以此义括之。然仍不离阴阳混合,与阴阳平匀之理,便可得整个贯通之妙。

中气运动,分析言之,为阴气右降,阳气左升。其实中气亦阴包阳外,阳藏阴中,故保中气为中医学根本主义。而保津液,保热力,保津液以藏热力,又为保中气之根本主义

脏腑阴阳之体用

脏腑之阴阳为体,阴阳之升降为用。手之三阳主升,为阳体阳用。手之三阴主降,为阴体阴用。足之三阳主降,为阳体阴用。足之三阴主升,为阴体阳用。用伤病轻,体伤病重。体伤病重者,如腑气病寒,脏气病热是也。如脏气病热,伤及肉质,则更重矣。

气血的认识

空气入腹则生气,饮食入腹则生血。空气入腹则生血,饮食入腹则生气。二者不可分也。人身无处非血,即无处非气。圆运动之左升,血中有气也。圆运动之右降,气中有血也。气统于肺,血主于肝,气纳于肺,血连于心。凡气之成血,血之成气,皆中气变化之力也。故血病责在肝心,气病责在肺肾,中气不足责在脾胃。血者,有形之气,气者,无形之血。统由于空气与饮食经人身的圆运动所成而已。

荣卫的认识

外感病以荣卫为主,全身病以荣卫为主

荣卫者,脏腑以外,躯体整个的圆运动之气之称。荣者,人身由内而外之气。卫者,人身由外而内之气。内字兼下字、左字而言,外字兼上字、右字而言。由内而外者,疏泄之气,春夏木火之气也,有发荣之意,故曰荣。由外而内者,收敛之气,秋冬金水之气也,有卫护之意,故曰卫。

荣性本热,卫性本寒。荣气疏泄,有卫气之收敛以交之,木火之中有金水,则荣不病热;卫气收敛,有荣气之疏泄以交之,金水之中有木火,则卫不病寒。此荣卫之合也。荣离卫则郁而病热,卫离荣则郁而病寒,此荣卫之分也。合而忽分则病作,分而仍合则病愈。中气伤则荣卫分,中气复则荣卫合。中气者,荣卫之根本;荣卫者,中气之外维

荣卫者,十二脏腑公共组织以行于躯体之内、脏腑之外,通于经络,溢于皮肤之气也。脏腑主一身之里,荣卫主一身之表。故外感之病,不论伤寒、温病,无不由荣卫病起。一见恶寒发热,便是荣卫由合而分,中气未有不虚者,调解其分以求归于合,未有不顾中气而能收敛者

但荣卫之由合而分,虽由中气不足,亦必有所感伤。感空气中之寒气则伤荣,感空气中之热气则伤卫。寒伤荣,则卫郁而不交荣;热伤卫,则荣郁而不交卫。荣卫交合,如环无端,寒伤荣,则疏泄之气减少,收敛之气加多;热伤卫,则收敛之气减少,疏泄之气加多。一少一多,加多之气与减少之气不能通过,故荣郁而现其本性则发热.卫郁而现其本性则恶寒也

空气之热气,性本疏泄,为人身荣气同气,故热不伤荣而伤卫。空气中之寒气,性本收敛,为人身卫气同气,故寒不伤卫而伤荣,天人之气化原如此也。

脏腑主里,荣卫主表,当其一伤一郁,恶寒发热。病在表时,辅助中气以调和荣卫,荣卫复合,汗出病解。汗者,荣卫分离时所停之气水,与荣卫复合时所生之津液也。病在表时,不由汗解,则里气内动,而荣卫内陷,便成大病。

腑阳内动,则荣热内陷入腑,而里气亦病热;脏阴内动,则卫寒内陷入脏,而里亦病寒。里气病热,脏阴复则病愈,脏阴尽则人死;里气病寒,腑阳复则病愈,腑阳尽则人死。表热入里者,半死半生;表寒入里者,九死一生。名曰表病入里,其实乃中气败而里气自病。自病者,脏阴病寒,腑阳病热。阳热阴寒,自然之理也。

至于荣热外郁而脏寒反动,卫寒外郁而腑热反动者,亦复不少。盖愈郁愈盛,愈盛愈泄,荣分木火之气泄伤,自然阳亡而寒生;愈郁愈盛,愈盛愈闭,卫气闭而不开,里阳莫达,自然阳遏而燥起。伤寒、温病皆起于荣卫,而终于脏腑也

至于内伤诸病,只重在十二经之本经。因荣卫为十二经之精华,降气足则卫气足,升气足则荣气足。降气司令在肺而根于胃,升气司令在肝而根于脾,调脾胃以升降肝肺,荣卫自旺也

若夫卫者,降气也,而根于阳,阳气升而后化卫,阳微则卫气下陷。荣者,升气也,而根于阴,阴气降而后化荣,阴弱则荣气上冲,故荣与卫又当阴阳并重。卫阳主气而下降,荣阴主血而上升。卫交荣则气降而复升,荣交卫则血升而复降,此又表里之外的荣卫的关系也。

若年老之人,肢体常觉微微恶寒发热,口中微觉味苦。其与外感相似,其实并无外感,此乃脾胃将败。荣卫解散之征兆。脾胃败而中气不运,胆经不能下行,故口有苦味。脾胃为两肾之后天,两肾为脾胃之先天,先天不伤,后天不败。水火为中气之根,寒热为水火之象,水火将亡,寒热现象,故微觉恶寒发热耳。凡老年病重,每交半夜子时,或发烦热,或出微汗,皆是此理。子时为造化圆运动开始之时,人身不能与造化相合,人身的圆运动将灭矣。

凡小儿春令之时,遍身发红发痒,此中气虚,荣卫外泄。老人病时,身体发痒,此中气亡,荣卫外散也。凡老人荣气外散,舌尖先有红色,有如涂朱,其色浮于肉外。红为火色,荣为火气,心属火,其色红。红色浮于外,乃火气外散之象。火气外散者,中气将亡,不能将火气降入水中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