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要高度警惕癌症早筛所引发的健康焦虑

 生活100 2022-05-19 发布于广东
看到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癌症早筛和定期体检的宣传呼声,秉承着“任何技术发展对人既有好处又有坏处”的思想,感觉是时候谈一谈其中的厉害关系。
定期体检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也常被企业视为员工福利。我们到爱康国宾或者医院等场所做的体检大多属于常规体检,比如血常规、B超、心电、X光、眼耳鼻喉等。癌症早筛也可以算是一个体检项目,不属于常规体检,是上了一定年龄而被建议进行的体检项目。癌症早筛背后所使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多被使用于临床上辅助确认病因。
因此,定期体检和癌症早筛有关系又有细微区别,因此把它们综合一下,称为“疾病早筛”,以开启我们的讨论。

一、疾病早筛的好处毋庸置疑

疾病早筛可以算健康管理和预防医学相关的内容,好处是毋庸置疑
国家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预防”有25处,提到“健康管理”12处,可以感受到这个领域对国民健康具备怎样的战略意义。
从经济效益上,疾病早筛似乎也确实能带来好处。墨西哥实施的早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筛查及预防项目表明:每投入1美元于筛查预防,能够在20年内节约85-323美元的医疗费用。我国早期的一项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项目也表明,每投入1元进行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可以为国家节约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8.59元。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曾说过:“60%的人将60%的积蓄用于生命的最后28天”。
从患者体验上,疾病早筛也同样带来更好的健康结果。一项有关美国降低冠心病死亡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死亡率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总胆固醇水平、血压和吸烟水平的降低。对于更加危险的癌症来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查德·莱萨德博士曾表示,虽然目前全球癌症防治形势严峻,但至少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以肺癌为例,网络上一些公开信息表示,肺癌最早期的(IA 期)患者 5 年生存期可以高达 90%以上,I 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在 75%以上,III 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在 13%-36%。而这些都来源于定期的体检和筛查,以及通过健康管理方案及时对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控制。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疾病早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拥抱和参与的,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经济和健康都有巨大好处。

二、疾病早筛技术不断改进

癌症早筛,做为疾病早筛的一个新兴项目,就这样打算开始向大众发起猛烈地宣传。现在属于早期,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会更大范围和更高频次的进入我们视野,参照当前宫颈癌疫苗宣传和被接受的广泛程度。
从技术角度讲,癌症早筛通常有几种手段。比如使用影像技术X光、B超、CT、核磁共振等,把肉眼看不到的体内构造造影出来,看有没有比较明显的肿瘤;比如内镜技术胃镜、肠镜、食管镜等,直接到体内去看个究竟;比如穿刺活检,直接取身体表面或内部的组织细胞到实验室中检查是否癌变。
这些癌症筛查技术各有优劣,影像技术判断不了小肿瘤是否出现癌变,内镜和穿刺对人体伤害太大。就算发现肿瘤,大多医生还是会要求做内镜和穿刺来确诊。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参与癌症筛查,有一定程度就是因为不愿意受这份罪。
似乎是为了让减轻人们的创伤,让更多人能够参与癌症早筛。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不断改进技术,使用体液(血液、尿液、粪便、唾液等)来进行癌症筛查,毕竟抽个血、验个尿已经属于常规体检就要做的项目而被广为接受。注意:这里只是说抽血、验尿这种形式被接受,不是说参与常规体检这一行为被广泛接受。有数据显示,坚持年度体检的人不超过50%。
一种叫“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技术应运而生。由于不属于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在此非专业且粗略地描述下原理:如果人体中长有肿瘤,特别是那些已经出现癌变迹象的肿瘤,通常会有肿瘤细胞或相关标识物脱落到人体血液、尿液、粪便中。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这些体液中是否含有某种肿瘤标识物以及含量,以测算患癌风险。
比如,现在诺辉健康于2020年11月对外宣布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公司旗下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的创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在预期用途中明确常卫清适用于“40岁-74岁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这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中国首个也是唯一的癌症早筛产品注册证。常卫清可以通过粪便来检测是否患有肠癌,定价1996元,长远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这种无痛的癌症早筛方式来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常卫清检测出来阳性之后,医生很可能仍会要求做肠镜而进一步确诊。如果真的患癌,痛苦当然是少不了的。

三、疾病早筛所引发的健康焦虑

疾病早筛,特别是癌症早筛,给我们的远期好处是明显的。早发现,早治疗,不仅能节省治疗费用,还能较好的控制疾病和减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忽视它伴随而来的危害。
(1)癌症早筛随处渲染着疾病恐惧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常态和规律。但在现代医疗体系和医疗技术的推动下,病人变成了一个个器官和一行行临床数据。医生对病人的感同身受越来越少。癌症早筛更在资本推动和医疗技术推崇的大背景下,盲目的把每个人都当做潜在用户,把每个人视为将会疾病缠身的人,并不断渲染疾病的恐惧。
恐惧的字眼随处可见:
蓝海市场,新兴赛道,足以体现资本对推动每个人都进行癌症早筛的浓厚兴趣。我们必须肯定资本对社会和技术的推动作用,但往往它也包含急功近利的嘴脸。当它作用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健康问题时,总让人产生或多或少的担忧——它所推动的,真的是为我们的健康着想吗?

老龄化是医疗消费的“人口结构红利”。从投资和市场分析角度看,这阐述的是事实。从个体角度看,却是对人体健康的一种消费。扩大范围看,在这种关系下催生的各种可获得的医疗服务,都是为了实现商品和消费,人不再是中心,健康更不可能是中心。

下面这张图中的思想广泛存在于保险从业人员的说辞中,字里行间贩卖着无穷的焦虑情绪。他们诉说着每分钟就有7人被确诊癌症,似乎每个人都马上会被死神光顾。他们诉说着癌症将带来的财富危机,重病穷一家。毕竟人家是为了让我们买保险以求自己的温饱,而且健康险确实有其重要作用。但是,这样渲染焦虑和夸大其词真的道德吗?

类似渲染疾病焦虑和恐惧的例子正从生活的四面八方向我们袭来,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病弱不堪?究竟是我们病了,还是社会病了?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再审视一番。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人类追求健康和长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这条路上已经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和混乱的信息。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共导致约300万人死亡。近20年来,中国癌症粗死亡率由1990-1992年的108.3/10万上升到2015年的170.⅒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由94.4/10万下降到77.9/10万。这些相反的变化表明,癌症死亡率的上升主要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即使无法很精确的计算,从上述数字也可以计算出:中国人的癌症死亡率在千分之一左右;发病率只算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0年全国第七次普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6亿,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发病率约为1.7%。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吗?不算很低。平均每年来说,100个老年人中有1.7个人可能得癌症,1000个癌症患者中1个人死亡。问题是什么?它也不是特别高,尤其是放大到14亿人口而不只是盯着2.6亿老年人来说,它的可怕程度甚至没有眼前的新冠疫情严重。现在的癌症宣传上却是针对整个社会所有人的,甚至有报道称癌症患病年龄正在朝向年轻化。这的确是事实,但是样本有多大,能代表14亿人?
为了一定的患病概率,让数十亿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饱受疾病恐惧地摧残,等他们年纪大了,数十年的恐惧积累导致的精神压力不也是很大的癌症促成因素?如果真要较真,我们也可以举出许多反例以抑制大肆宣传疾病早筛的嚣张气焰。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篇综合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发表的32项高质量研究结果,在结论中指出,体检可以更好发现和及时治疗慢性病,促进生活习惯改变,更好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患者自报告结局,但是未能降低死亡率或心血管事件。知乎上有位聂医生在《体检:从失望走向希望!》一文中对体检价值做了分析,至少有理有据的阐述了我们对体检价值可能高估的现象,也同样发人深思。
我们并非要抹灭疾病筛查所带来的价值,没人否定它在早发现早治疗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但应该在宣传上恪守尺度,客观真实的反应情况,注重引导公众重视健康结果而非诊疗手段,更不要因为商业利益驱动而肆意制造疾病恐惧而直击人性的弱点。做为普通人,也应该对市面上的宣传和推销用词保持警惕,疾病早筛可以做,但要减少自己陷入过度的焦虑情绪。也许个人可以做的,也就只能是尽量减少“过度”焦虑吧!毕竟患病率上升仍是事实,而社会性的觉醒也难以企望。
(2)疾病早筛技术本身引发的健康焦虑
技术本身也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焦虑。你有没有过在做B超或者X光时,为医生的叹息或皱眉而感到惶恐不安?有没有过在等待检验检查结果时的徘徊紧张?尽管日常并没有不适,但医学专业人员仍会告诉你不能掉以轻心。潜台词就是每个人都可能受到意想不到的疾病侵袭,在你丝毫没有觉察的时候。这无疑把我们的安全感毫无保留地抹灭了,导致我们一到医院或体检机构时不由得产生担忧情绪。
在常卫清这一癌症早筛产品的宣传纪录片中,使用者也无不透露出检测期间(常卫清出报告的时间需要5个工作日左右)存在焦急等待的情绪。就连这么便捷的疾病早筛技术仍需要几天的等待才能出结果,更不用说其他疾病筛查手段给检测者所带来的精神压力。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孕妇无创DNA检测、穿刺癌变化验、血液DNA检测等,都需要等待数天才能出结果,对于那些被医生提前透露不乐观的人来说无疑是度日如年。
从这个角度看,疾病筛查技术应该要进一步改进,提高检测效率,缩短出结果时间好在技术的改进还是值得期待的,因为科技似乎总在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但还有一种由疾病早筛技术所引发的焦虑,来源于对技术不准确性的忽视怎么说呢?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医学技术,都不能且无法承诺做到100%准确。也就是经常会看到,某某疾病筛查技术的准确性达到99.9%,甚至更低一些。也就是不管怎么样,可能有人没有患病但被提示患病,也可能有人患病但被提示未患病。更关键的是,类似于99.9%这样的准确性的测算是基于多大样本量的?结果很可能会出乎想象,观察它们参与实验的人数就会发现,不可能是几亿人,不可能是几千万人,可能是几十万人,甚至只有几万或几千人。
如果是这样,它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确实值得疑惑。我们不能说因此就否认疾病筛查技术的参考价值,但至少我们不能单依据一项疾病筛查结果就做出医疗建议和医学结论。可是在实际中,有多少医生只凭一项化验或检查结果就做出判断,然后丢给病人一句话:我们学这么多年的医学知识,怎么可能几分钟就给你解释清楚?
医生完全有理由抱怨他们的时间不足,专业性太强。可实际情况是,误诊漏诊仍然普遍存在,谁该为此负责?谁又为此买了单?
比如B超检测,同一个人同一天去测量胎儿大小,不同医院的检测结果头围能相差数十厘米,相同医院在同一天测两次的结果能相差几厘米。这还不要紧,医生竟然要求三天检测一次(反问:一个胎儿三天能长多少?),最后根据几毫米的变化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生长受限,以决定是否要提前剖腹产。
做为一个外行,只要稍带一点常识,就能发现他们历史的B超测量误差高达数厘米,而所谓专业知识丰富的医生,居然根据几毫米数值来做医疗建议。这完全就是被数据和机器所绑架,丝毫不具备任何的同理心,也就是所谓的医德缺失。谁为测量误差买单?谁为夸大其词的医疗建议而心力憔悴?不是医生,是我们这些患者,甚至本就没有疾病的人。

四、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于《癌症生物学与医学》的研究表明,中国45%的癌症死亡,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身体活动、饮食、饮酒、肥胖、糖尿病、传染性疾病及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等。
疾病包括癌症,很大一部分跟基因有关,也有很大一部分跟我们自己可控的生活方式有关的。与基因有关的部分,医学也正在使用发明各种基因技术攻克。而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部分,本来应该由我们自己调控,但从目前整个社会来说,人们还是过于盲目依赖医药。
头痛、发烧、腰背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很多都是由我们不良的饮食、运动、工作方式、精神压力、空气环境等引起的。借助药物缓解症状固然是迫切需求,但事后有多少人从根源上改变生活习惯?医生似乎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治标不治本,所以在临床上能够听到越来越多的生活习惯建议,这大概是数十年医学案例积累证明了医药只能起到辅助人体健康的作用。但人始终具有惰性,医学更应该在督促人们改变生活习惯上花费更多力气,而不是浅尝辄止。如今形成恶性循环:医生只管解除症状,病人也乐享其成,待到有一天转成癌症(也可视为细胞因体内环境恶劣而进行的叛变),反而推动解除癌症症状的医疗技术发展,如此往复循环。
治愈你的,不是医生,而是你自己。我们知道在现代生活中,保持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平和心态、优质空气、合理运动等生活条件有多难。但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只能自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条件,除非你想陷入疾病泥潭以及由外部世界大加渲染的焦虑漩涡之中。
参考资料
墨西哥通过筛查和预防早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潜在收益 https://www./doi/10.1377/hlthaff.2010.0819
解释 1980-2000 年美国死于冠心病的人数减少 https://www./doi/full/10.1056/NEJMsa053935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https://scjg.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YXYZ200304006&dbcode=CJFQ&dbname=CJFD2003&v=
诺辉健康常卫清拿下国内首个癌症早筛产品注册证 https://www./detail/160630210815023.html
国家癌症中心分析近30年数据 https://www./gwxx/202103/t20210309_224558.html
记录中国癌症早筛首批用户:我们为什么相信 https://mp.weixin.qq.com/s/H73L9XmhM7WcJeyD0hZ5_w
General Health Checks in Adult Primary Care A Review https:///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780614
体检:从失望走向希望!https://zhuanlan.zhihu.com/p/5159279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