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相关监管体制与主要政策汇总

 观研天下 2022-05-19 发布于湖南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行业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分类,行业所处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8)。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行业所处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8)中的电池制造(C384)子行业。

我国电池行业的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指导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下的市场竞争体制。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称工信部)是我国电池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并实施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审核,检测分析工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清洁生产促进政策等。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规划、战略等。

电池制造业的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主要有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和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协助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协助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参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开展行业及市场研究,行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分析,以及订立行规行约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等。

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 《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商机前瞻(2022-2029年)》显示,电池制造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现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紧密,电池制造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在发展绿色经济,满足大众工作、生活消费、出行等多样化需求,建设美丽中国征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先后颁布即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多部法律法规,推动和规范电池行业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1)电池行业涉及的主要政策如下:

发布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9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新型结构(双极性、铅布水平、卷绕式、管式等)密封铅蓄电池、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燃料电池、锂/氟化碳电池等新型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和多元、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和硅碳等负极材料、单层与三层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电解质与添加剂铅蓄电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锂离子电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第一类鼓励类中的轻工小类

2019

《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需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加大储能项目研发实验验证力度、继续推动储能产业智能升级和储能装备的首台(套)应用推广、提升储能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推动配套政策落地、规范电网侧储能发展、建立储能项目备案制,同时推进抽水蓄能发展、储能项目示范和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化应用

2019

关于印发《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推进铅酸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定发布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落实生产者延伸责任。充分发挥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再生铅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回收企业依托生产商的营销网络建立逆向回收体系,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进口商通过自建回收体系或与社会回收体系合作等方式,建立规范的回收利用体系。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开展生态设计,加大再生原料的使用比例;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与铅冶炼企业优势互补,支持利用现有铅矿冶炼技术和装备处理废铅蓄电池。加强对再生铅企业的管理,促进再生铅企业规模化和清洁化发展

2017

《电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以电池市场需求和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为依据,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要求,大力推进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的自主创新、推进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全面转型升级,大幅度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2025年前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全面由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大目标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目录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分为五大领域八个产业。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与电池行业密切相关,涉及到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铅酸蓄电池及相关的电池材料产业

2016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规划提出,未来需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

20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

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把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支持建立铅酸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推动实行统一的编码规范

2016

《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政策主要包括源头控制和生产过程污染防控、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鼓励研发的新技术等内容,为铅蓄电池行业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管理和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2016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政策主要包括废电池收集、运输、贮存、利用与处置过程的污染防治技术和鼓励研发的新技术等内容,为废电池的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2016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明确指出需推动电池工业向绿色、安全、高性能、长寿命方向发展。加快锂离子电池高性能电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新型添加剂及先进系统集成技术,卷绕式、铅碳电池等新型铅蓄电池,双极性、非铅板栅等下一代铅蓄电池技术,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代铂催化剂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新型一次电池、新型铅蓄电池、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加快铅蓄电池企业按照《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实施技术装备改造提升的进度

2015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规定了电池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具体为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产生(控制)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2015

《关于开展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工作通知》

树立一批生产者责任延伸标杆企业,培育一批包括行业组织在内的第三方机构,扶持若干技术、检测认证及信息服务等支撑机构,形成适合不同电器电子产品特点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模式。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综合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评价体系。将试点建立回收体系、推动资源化利用以及开展协同创新

2014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计划要求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力体系。主要任务:一是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二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三是优化能源结构,四是拓展能源国际合作,五是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2013

《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核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有效控制铅排放,实现铅酸蓄电池规范生产、有序回收、合理再生利用,推动形成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011

《关于加强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工作通知包括严格环境准入、进一步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严格企业环境监管、实施信息公开建立污染责任追究制度等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商机前瞻(2022-2029年)》

2)电池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发布时间

发布机构

法律法规

2019

工信部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本)》

20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15

工信部

《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和《铅蓄电池行业规范管理办法(2015年本)》

2013

卫生部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20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商机前瞻(2022-2029年)》

3 电池行业主要涉及的税收政策如下:

发布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5

《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

201521日起对电池、涂料征收4%的消费税,其中铅酸蓄电池缓征一年,自201611日开始起征。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商机前瞻(2022-2029年)》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电池产业发展对于推进以电代油能源结构的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通过颁布产业指导目录、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在为行业发展提出宏观方向的同时,也提供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同时,国家也从行业准入、行业标准、税收政策等方面设置了行业壁垒,通过扶优劣汰政策的实施,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加速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升级。作为国内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在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产品技术储备、生产工艺先进性、生产规模、生产自动化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可以充分受益于行业产业升级与国家的鼓励政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