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窑址介绍】┃ 隋代白瓷

 惠训书院 2022-05-19 发布于北京

题记

隋代的白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晚于青瓷,是在青瓷烧制的基础上产生的。白瓷与青瓷的唯一区别是白瓷胎釉的原料中含铁量甚少,其他生产工序并无差异。考古资料表明,白瓷的出现不是在青瓷发达的南方,而首先是在北方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白瓷在北朝时期已露端,烧制成功是在隋代时期。

北朝白釉钵

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发掘的隋开皇十五年 (595)张盛墓,出土了一批白瓷。这种白瓷虽然还带有若干青瓷的特征,但较之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胎釉中的含铁量较前减少,烧成温度有所提高,施釉技术也有改进,从而增加了器物的白度与坚硬度。瓷器的造型也较前大为丰富,表明器物成型技术有明显的提高。

1957年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白釉双连龙柄传瓶(图9)、鸡首龙柄壶(图10)。墓主李静训身世显赫,自幼得宠,然而不幸9岁早夭。在李静训墓中随葬了大量的精美物品,有波斯的金银器皿、镶嵌玉石的项链、结构精巧的手镯、精美别致的瓷器等。出土瓷器17件,有白瓷双连龙柄传瓶、龙柄鸡首壶、小扁瓶、小盆、小罐、小瓶等。

白釉双连龙柄传瓶高18.6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6.3厘米。两瓶双腹相连,两侧堆塑龙形柄,双龙口衔瓶口。器施半截白釉,开细碎纹片。天津博物馆所藏此形制白釉瓶,底刻铭“此传瓶有並(并)”,故有“传瓶”之称。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也收藏有此形制的传瓶。

白釉鸡首龙柄壶高27.4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7.1厘米。肩部前置鸡首流,作昂首鸣叫状,后为龙形柄,龙俯首衔口沿。肩部置对称环式耳,作双瓣重合状。体施半截白釉,有细小冰裂纹。器造型挺拔秀美。鸡首壶始见于三国时期,两晋、南朝时期多见,多为南方青瓷制品,也有黑釉器。早期鸡首壶器身较小。南朝至隋代,壶身修长,颈部变细,柄加长。鸡首壶至唐代以后渐渐消失。

晚于张盛墓15年的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 (608)李静训墓出土的瓷器中,既有青瓷又有白瓷。白瓷胎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经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隋代白瓷尤以龙柄双连瓶和龙柄鸡头壶称最。双连瓶的造型奇特,制作精致。龙柄鸡头壶仍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青瓷的传统器形。西安郭家滩隋大业元年 (605)墓出土的白瓷瓶、姬威墓出土的白瓷罐,更是隋代白瓷的佳作。以北齐武平六年 (575)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为起始,到隋大业四年 (608)的李静训墓为止,仅仅经历了短短的30余年,白瓷的发展就已迅速地成熟了。

隋使特节仪同三司、潞县公元使君元威及夫人于宜容合葬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墓葬由墓道、3个过洞、3个天井、甬道和墓室构成。墓葬共出土59件随葬器物,有陶俑、瓷器、铜镜、铜币等。其中白瓷6件:白瓷碗2件、白瓷杯3件、白瓷钵1件。

李裕墓位于隋都城大兴城遗址,今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郭杜镇。墓葬由墓道、2个天井、2个过洞、甬道、2小壁龛、墓室组成。墓葬共出土随葬器物101件,其中有陶俑,陶模型明器,铜器,白瓷器。其中白瓷11件,主要器物有碗3件、壁雍砚1件、杯4件、四系鸡首壶、碟、贴花盘各1件。

苏统师墓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韦街办韩家湾村。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葬出土随葬品15件,有陶器、瓷器、铜镜等。其中白瓷器5件,这5件白瓷内、外底未见支烧痕迹,用匣钵个体单装烧制。

范粹墓是一座北齐墓葬,具体年份是北齐武平六年(575),距离隋代开国仅六年。这些瓷器就是“最早”的纪年白瓷了。这批瓷器还是有很多青瓷的影子在,但很明显,主观上是在往白瓷靠的,只不过由于技术难度,还没有完全排除掉氧化铁的干扰,呈色并没有那么白净,但胎是经过淘洗的,也没有施化妆土。

隋开皇十五年(595),经过了20年发展过度,这时候的隋代从战乱到一统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白瓷也在这个时间节点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的白瓷已经比范粹墓的要好得多了,胎釉中的铁含量减少了,白度变高了,连烧造温度也有所提升。

李静训墓葬中出土器物虽然造型上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风格,但是釉色方面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不可同日而语了。可见历经三十多年的尝试,此时的白瓷已经基本烧造成熟了,剩下的只是优化。

白瓷碗,敞口,斜直腹较深,假圈足。内满釉,外施釉不及足。器底内部有碧色的积釉现象,釉面满布细小的开片。

壁雍砚,平面呈圆形,向内凹陷,有11个兽足带托。砚池洁净无墨迹,其胎体洁白细腻,釉质均匀透明,釉色温润可爱,真正达到了“类雪”的标准。

白瓷杯,敞口,斜直腹较深,假圈足。内满釉,外施釉不及足。釉面满布细小的开片,近足处有淡碧色积釉。

四系鸡首壶,肩部安缄口的鸡头流和双泥条螭首的柄。鸡首昂起,尖喙、高冠,贴塑双眼,鸡首根部有小泥饼贴塑装饰;柄顶端螭首残,可见双角根部弯曲向上,柄根部有小泥饼贴塑装饰。外表施釉不及底。

四系罐,出土于棺内墓主人头部西北侧。直口,短颈,圆肩,肩部等距离粘贴有4个双泥条制成的系,其中一个已残,罐腹部赏析各有一圈凸弦纹,假圈足。外表施釉不及底,釉色微泛绿。

长颈瓶,出于棺床上。平口方唇,细长颈,弧腹,最宽处偏上部,假圈足,外表施釉不及底,部分出现釉色脱落。

隋大业六年(610),隋代制造业进入鼎盛时期。至此,隋白瓷进入一个高峰期,大量不施化妆土便可达到很高白度的器物开始出现。

长期以来,隋代白瓷虽然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不少,很多又出土于具有确凿纪年的墓葬之中,然而烧制这些白瓷的隋代窑址却一直未能发现。1982年,继唐代邢窑白瓷窑址发现以后,在河北内丘与临城交界处的贾村发现了隋代烧制白瓷窑址一处。贾村窑既烧青瓷又烧白瓷,白瓷中又分粗白瓷和细白瓷两大类。粗白瓷一般胎质灰白,为了增加瓷器烧成后的白度,施釉之前,先施一层“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施一层透明的白釉,这类粗白瓷以微微闪黄者居多。细白瓷一般胎质洁白,在胎釉之间不施“化妆土”,制作也较粗白瓷精致。

白釉束腰盖

1954年西安隋大业六年郭家滩姬威墓出土白釉束腰盖罐(图11)。姬威为隋代金紫光禄大夫,龙泉、敦煌二郡太守,先后为太子杨勇及权臣杨素之幸臣、亲信。其墓中随葬品丰富。

白釉束腰盖罐通高16.9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12.4厘米。器身施白釉,釉莹润洁白,有细小冰裂纹。造型优雅简洁,形制别致。陕西博物馆收藏有同墓出土的白釉束腰盖罐(缺盖),形制相同,通高12.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8厘米。

隋代白瓷窑址的发现,不仅证明隋代白瓷烧制技术已臻完善,而且也解决了隋代墓葬中出土的部分白瓷的窑口问题。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又根据《国史补》中关于“内丘白瓷瓯”的记载,在内丘城关发现了隋唐时代的窑址多处。内丘白瓷窑与贾村窑相类似,烧制的白瓷同样有粗细之分,也有施“化妆土”与不施“化妆土”的区别,可以看出它们同属于一个瓷窑系统,两窑有着共同特征。考古工作者在内丘隋代窑址中还发现了一种高白度的具有透明度较高的白瓷,虽然数量较少,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由此证明,在唐代邢窑白瓷以前,白瓷在这一地区已经发展起来,并达到了一定高度。从所发现的白瓷残片看,大致可以看出是碗,平底,足心微凹,足高外撇,去一周,近底处丰满,壁斜直,器里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制作极为精细规整,胎洁白细腻,透明度高,断面呈油脂光泽,胎厚0.3~0.8厘米,造型与隋墓出土的碗式相同,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结果表明,胎料中含氧化铝高达26.8%,而含氧化铁仅为0.34%,反映出中国北方白瓷所具有的高铝低铁的特点。其中,氧化铝的含量大幅度增加,说明它是在1300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的,且坯体中莫来石针状晶体生成较多。这类白瓷证明隋代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高温还原烧造的技术,为唐代白瓷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象形烛台,隋唐,纳尔逊博物馆藏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