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56314 收藏 2228 点赞 235 分享 637 作者:@橙子 幼师宝典 建构游戏,又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各种现实物体的形象。在堆砌、排列和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区别形体,学习空间、整体、部分的关系,发展感知觉,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性;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 除了买来的积木乐高等玩具,建构区有哪些玩具是可以自制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看看这些简易但不简单的建构区自制玩具吧。
1、硬纸板类 硬纸板结实耐用、可塑性高,是自制玩具很好的材料。将它们剪成足够数量的小块,加上特意设计的一些图案,就能拼贴出各种样式了。 如图在每块纸板积木的四周,剪出适当宽度的豁口分布在设计好的位置上,马上就能拼插立体造型。 同一形状的纸板积木已经可以造型万千,而多种形状的纸板积块则更加变幻莫测,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你还可以事先固定好特定的立体造型,把它的各部分做成可拆分的设计,然后将完整图片(正面、背面、侧面甚至拼插方法提醒)打印出来贴在建构区合适的位置,孩子们在玩的时候自己探索拼插。 机器人 小椅子 椅子细节图 小床 细节部分 或者我们做大一点,搜集各种盒子,规定一个主题(如房子、城市),让孩子们自己按主题进行装饰,然后你就会有一个系列的建构玩具啦。 如果你的教室空间足够的话,你可以做得更大,但做一次就好了,它可以用一整个学期甚至更久,因为这个玩具的目的是让孩子能置身其中,帮助他们直观感受空间的概念。 像这两幅图所示,在区域活动时,孩子可以在里面玩其他的建构玩具,建议做四个就足够用了。 分解图 就建构玩具的颜色图案来看,虽然印有五颜六色图案的积木能让幼儿顺便学习一些知识或易搭建出某一特定的作品,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真正关心的不是那些颜色、图案,因此,本色或某一颜色的积木会使幼儿更感到无拘无束。
2、扑克牌搭建 扑克牌不仅可以是益智类游戏的的宠儿,也是建构游戏中不错的材料。因为扑克牌本身已经是小块的样式,想要搭建立体造型,可以像前面硬纸板一样剪豁口: 或者将它们粘贴成:1(单个扑克)、2(双个扑克)、3(三棱体)、4(长方体)的组合,搭出的造型更漂亮。 还有更漂亮的,像下图这样做成拱形的样子。
3、卡纸搭建 看到扑克牌的造型,小编一下子联想到质量较好的卡纸,我们同样可以用它来做搭建的材料。这里不多说了, 请直接看图: 卡纸做的三角积木 多边形积木 突然想到纸杯拿来就可以用啊,太省事了! 用硬纸板做一些不同形状的隔层,带你体验超市搭货的Feel!
4、卫生纸筒搭建 圆柱形的卫生纸筒经过小小的加工,可以做出多样的搭建积木,如: 剪成弧形的平面搭建材料 钻一些孔,配合吸管一起玩。 或者与硬纸板一起,可以搭桥、铺路、盖房等。 纸筒本身也可以连接,按下图所示的方法切割即可: 方法一 效果图 方法二 效果图 图中的豁口开一半长,就能做出下图的效果了。
5、报纸搭建 废旧报纸卷一卷,可大可小,大的在地面玩,小的在桌面玩。同样需要给孩子们准备不同的单位:1条的、3条相连的、4条相连的、三棱锥形的、正(长)方体形的…… 对于大班的孩子可以直接准备单个的报纸条,配合儿童使用的小皮筋,让他们自己去链接。
6、木棍搭建 想要省事的话,就到公园里捡一些树枝、木块、松果等物品,拿来就可以用。 参考图 类似木棍的还有雪糕棍、筷子等都可以作为简易的搭建材料。 雪糕棍、粘扣 单个一次性筷子玩法参考(适合小班) 一次性筷子与皮筋(适合大班) 成对一次性筷子玩法参考(适合中班)
7、瓶盖搭建 如果你能收集到大量的瓶盖,做这个也是不错滴。 将瓶盖按数量分为长短不同的单位,需要给瓶盖钻孔,然后串起来。 效果图
干货,很有用! 在区域指导时,老师们必须要注意,积木没有固定方式的玩法,无论幼儿如何堆砌,都是没有对或错的,即便幼儿在积木区没有进行任何搭建,同样可以获得其他有关方面的发展。 幼儿搭建游戏通常有四个阶段 1、带着建构材料走来走去,不搭也不排列。这个阶段幼儿是在尝试材料的特性,如有多重、摸起来有什么感觉、一次可以抱几块等。 2、把建构材料一块一块叠高,或排列成坚条、横条。这个阶段幼儿继续了解有关建构材料的特性,即怎样把一块积木放在另一块上,把不同积木组合连接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如叠高看起来像塔、高楼,平铺排列看起来像马路、火车。 3、运用一些简单的搭建形式。 围堵式:把积木排在一起,围成一个空间。 搭桥:放两块积木,中间留下一些空间,用一块积木架上去连接下面的两块积木。 对称或装饰性图案:摆放或搭建的物体中运用对称和其它图案形式。 这个阶段,幼儿使用新方法玩材料,实际上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某些方面概念与技能的学习,如围成不同面积、不同形状的图形,小心翼翼架高积木的动作技能,运用、理解对称等物体空间位置的关系等。 4、创造性搭建较为精细的作品,并给作品取名字或赋予象征性意义。 这个阶段幼儿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作品进行描述产生联想,集中反映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挥。在幼儿出现困难和需要时,引发不同的角色情节。当幼儿进入积木区不知搭建什么的时候,可将辅助材料赋予角色情节,引发搭建内容,如小动物们想搭盖一间新房子,你能帮助他们设计和建筑吗? 最后橙子的几点小建议: 1、在区域活动时,老师可以将幼儿活自己搭建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拍下来,粘贴在区域周围,帮助幼儿记忆、总结经验,而且可以表现出老师对积木活动的重视与喜欢,引发幼儿对此类活动的兴趣。 2、与其他区域相联系,可运用角色、情节与其他活动区关联起来,如幼儿搭建了一个剧场或舞台,可邀请表演区或娃娃家的幼儿进行游戏,扮演演员、观众、售票员、服务员等角色与情节。 3、着眼点不应放于搭建的形象和水平上,而是要注意保持幼儿的搭建兴趣和尊重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接纳、鼓励、赞赏幼儿的作品。在组织参观活动后,有目的引导幼儿观察物体,能为幼儿建筑活动提供具体经验。
|
|
来自: 大成教育图书馆 > 《1、学塾教育(小学)4—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