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大吉问过

 智能人做超人 2022-05-19 发布于河北

南大吉是王阳明的弟子,任绍兴知府时常向阳明先生请教。有一次他对王阳明说:
“大吉临政多有过错,先生何无一言? ”
先生说:“何过?”
大吉历数其事。
先生说:“我说过了。”
大吉问:“说过了?'
先生说:“我如果不说,你何以知之?”
大吉说:“是我的良知告诉我的。”
先生说: “良知不是我常说的吗?”
大吉笑谢而去。
过了几天,南大吉又向王阳明自数更多自己的过错,而且说:“与其过后悔改,何如您预先警告我,让我不犯为佳啊。”
先生说: “别人说,不如你自悔真切啊。”
大吉笑谢而去。
过了几天,大吉又向阳明自我检讨了更多的过错,然后说:“身过可勉,心过奈何? ”(身上的过错可以改正,心上的错该怎么办呢?)
先生说:“过去你的心就像镜子没擦亮,容易藏垢;现在你这个镜子擦亮了,一尘之落自难住脚。这正是入圣之机啊,努力吧!”

这个真实故事见《王阳明全集·年谱三》。

南大吉问己之过,使我想起老师说过的一段话:圣人多过,贤人少过,愚人无过。

这几句话是说:非常愚蠢的人,他没有过错——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有过错。

贤人,他念头刚一动,他还不知道自己这个念头对不对。念头起来之后,要往行动上走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变成行动或者是部分变成行动了,他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做的是过或是不及。所以贤人有过,但不多。

圣人呢?他念头一起,就感觉到对和不对,那些刚起来的错误的念头,就是过错。圣人必须从源头上就要克除掉不好的念头——心念有过错,知之而不付诸行动。知道念头不好以后,他就不再有行动了。

读到这里,各位朋友也就知道,所谓圣人多过,是从知的角度说的,也就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即是行。知是行之始,念头一起,就是行动了。因此,不起坏念头、不良的念头,是知行合一的修行方法。

南大吉向王阳明请教的,正是知行合一的问题。

南大吉(1487~1541),字元善,号瑞泉,明代渭南县田市里秦村堡(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南家村)人,王阳明重要弟子,王学在西北地区的主要传播者。主持刊刻王阳明《传习录》,后又命其弟南逢吉“校续而重刻之”。大吉兄弟二人续刻版本即今本《传习录》的上、中卷。

《明儒学案》记载:南大吉“幼颖敏绝伦,稍长读书为文,即知求圣贤之学,然犹豪旷不拘小节”。等他做绍兴知府时,正逢王阳明讲道于越中,他经常聆听先生教诲,多有请益,因而领悟到“人心自有圣贤,不必他求”的道理。

南大吉治理绍兴府时,“锄奸兴利,政尚严猛,善任事,不避嫌怨”。浚郡河,开上竃溪,筑陂塘以备旱涝;修禹庙,立大禹陵碑,是一位敢于担当,惩恶扬善,注重水利设施和文化建设的好官。但他最后的结局却是罢官还乡。主要原因是当朝执政者厌恶阳明之学,南大吉在绍兴帮助王阳明改善讲学条件,扩大阳明学的影响,得罪了当权者。

但南大吉一点也不为丢官而后悔,他回到家乡后给王阳明的信中说:惟以离开了王阳明讲学的越中,不能再听老师教诲为憾。

读罢来信,阳明先生叹道:“如果不是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志,做不到这样洒脱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