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亦城传习录29:圣人多过,贤人少过,愚人无过

 知无涯兮生有涯 2020-05-29
这段对话发生在2018年暑假,提问者是一位大学生。

学生:老师,怎么理解知行合一呢?我看过一篇写致良知的文章,他说良知每个人都有,就看你有没有挖掘出来。我第一次看王阳明的书,就是有想哭的感觉。那是有一年放寒假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做错了一些事情。(泣不成声)我想知道,我要怎么去致我的良知?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老师:你现在这个状态就是良知。

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阳明全集》里边讲了,他说我讲知行合一,是讲的从你那个念头起的时候,念头一起,是个好念头,它就是行。从意识层次方面讲,那叫知行合一。这个念头是个好念头,从意识层面它就是个活动,它已经是行了。如果是个坏念头,这个坏念头一起,但它还没有变成行动——从这个念头到行动之间,有一系列因果关系——(还可以停下来)

为什么古人讲,圣人多过,闲人少过,愚人无过?

非常愚蠢的人呢,他没有过错——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有过错。

贤人呢,他念头一动,然后他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自己做的是过或是不及。念头起来之后,它要往行动上走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变成行动或者是部分变成行动了,他这时候才知道(对不对)。

圣人呢?他念头一起,他就感觉到对和不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就多过。他从源头上就要克除掉(不好的念头)——有过,知之而不付诸行。知道念头不好以后,他就不再有行动了。

这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他是从念头起处说的,不是从行为上去考虑了。

王阳明最初龙场悟道之后,他给席书他们讲知行合一,就从这个层面上讲的。

学生:我看了王阳明的书,有时候我会意识到,我也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可能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在骗我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可能我把它掩盖了,我没看清楚它。比方说,我帮助一个人,说是帮助她,后来才发现其实自己内心还是有自私的想法的。我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区分这些想法之间的关系?

老师:这个问题呢,就关系到道德水准和道德规范以及内心如何去衡量它。首先要了解道德它不是天赋的,随着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道德观念它是可以变化的。道德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当中逐渐形成的。这是大的前提。

你呢,要注意两点。首先,你看你做的事情对大家、对他人是有利还是有害。从利害上去衡量。如果不是关系到利害,就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不要拿它来自责,认为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好。

再一个就是,当时你的心态是出于助人为乐还是出于求回报。过去讲义利,就是你做这个事是出于义还是出于利。

有些个念头,它都是从自己内在产生的。你发觉这个念头不对了,这就说明你在意识深层里边有觉知,这就是良知的发现。你别懊丧,说哎呀我想错了。知道错了,本身那一知,那个知,就是良知!那个知道错了的知,就是良知。所以你就不要再去找别的良知了。

慢慢从这个知扩展开了,从一件事到多件事,慢慢就能做到像王阳明说的,随时都有良知在,不需要每次想这个问题了。

这是个功夫问题,慢慢来,不要着急。

学生:那您的意思就是一个人随着他的成长,他的良知会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就是让自己成长,是吗?

老师:对。

【今日箴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传习录·徐爱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