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桃花汤——下痢脓血,肠炎便血,冷痢

 谷山居士 2022-05-20 发布于上海

图片


7肠炎便血——冉雪峰医案

张某,女,27岁,工人。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大便下脓血,日7~10次,便时里急后重,腹痛不爽,曾在北京某医院做乙状结肠镜检,结肠部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和溃疡灶,迭用多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无效。患者年龄虽轻,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黄腻,脉沉滑。处方以桃花汤化裁:赤石脂30g(锉,2/3入煎,1/3分2次冲服),干姜6g,生苡仁30g,冬瓜子9g。

服本方5剂,脓血便锐减,大便次数也减少,日二三次,腹痛、里急后重也随之减轻。原方再进5剂,脓血便消失,大便色量正常,成形,日1次。继以四君子汤调理。

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沉滑,此为虚寒,木气下陷之象。

里急后重证,现在用桃花汤,对比白头翁汤,一寒一热。另外就是外感导致的内伤,也有里急后重这个证,此先以研究表证与解表为主,后再分析里急后重这个寒与热证。《经方验案评析》《解读张仲景医学》

8伤寒肠出血——刘献琛医案

某男青年。感染肠热病已三周。自始用西药诊治,但后因患者体温突然降低,大便频下血液,治疗棘手,始行转诊……。症见:疲卧床弟,肢体大汗,头额部汗出更多,四肢厥冷,脉细数。自晨起至中午,大便下血约大半痰孟(均血液无粪便);回盲部觉坠痛,但腹肌无强直。唇色稍红,口舌干燥,烦渴;语言低微,惟神志尚清楚,呼吸稍弱……。乃寻思后为拟桃花汤与白头翁汤合剂进行治疗。

处方:赤石脂15克(研极细末调服)干姜3克粳米30克白头翁9克黄柏3克黄连3克秦皮5克焙附子9克西洋参6克(另炖调服)以上9味,除赤石脂、西洋参另待调服外;其余7味,用水一碗半(约600毫升),煎至米熟后,去渣,调入赤石脂及西洋参汤,分3次温服,每次相隔30分钟。

始服药时,是午后4时许,至傍晚即尽一剂,服完前剂后,汗即敛止,四肢亦渐温复,腹痛除,再逾半时而下血亦全止,其晚上并得安静熟睡。翌日醒来,觉口中稍干燥,索饮,而小便畅利。至是,患者精神较振,答对语声亦较清亮有力,惟尚有微烦症象。.检诊体温复常,脉搏仍稍数,舌质红、无苔,回盲部尚微有压痛。

于是仍从前方意,再拟汤剂予以调理。

处方:西洋参6克(另炖调服)焙附子4.5克干姜1.5克粳米15克阿胶6克(另炖溶化调服)赤石脂7.5克(另研极细末调服)黄连1.5克白头翁4.5克本方再剂后,患者自觉已无所若,睡眠和二便俱亦如常。由此止药,小心调护摄养经旬,而即趋于康复。刘献琛:桃花汤与白头翁汤,新中医药10113,1956《伤寒论方医案选编》《经方研习》

9自利泻血——叶天士医案

廖,脉细自利,泻血,汗出淋漓,昏倦如寐,舌紫绛不嗜汤饮,两月来悠悠头痛。乃久积劳伤,入夏季发泄,阳气冒颠之征。内伤误认外感,频投苦辛消导大劫津液,少阴根底欲撤,阳以汗泄,阴以下泄,都属阴阳枢纽失交之象。此皆见病治病,贻害不浅。读长沙圣训,脉细如寐,列于少阴篇中,是摄固补法,庶可冀其散而复聚,若东垣芪术诸方,乃中焦脾胃之治,与少阴下焦无予也。

人参禹粮石赤石脂五味子木瓜炙草

此仲景桃花汤法,原治少阴下痢,但考诸本草,石脂、余粮乃手足阳明固涩之品,非少阴本脏之药。然经言肾为胃关,又谓腑绝则下痢不禁,今肾中阴阳将离,关闸无有,所以固胃关即是摄少阴耳。(《种福堂公选医案》卷一)《名医经方验案》

10便血——姜春华医案

陆某,男,20岁。神倦,大便鲜血,日2次,已多年,无腹痛,无脓样物,舌淡、脉虚,证属少阴便血,用桃花汤加减:赤石脂15克炮姜6克炒槐花9克阿胶9克(先烊后冲)地榆9克生蒲黄9克茜草根9克,方4剂。药后,大便略带血,减为1次,续方3剂后治愈。

按:本例辨证属少阴便血,因无腹痛,无脓样物,分析非湿热脓血,故用桃花汤固涩止血,不取干姜因炮姜止血效果较好,我们认为炒槐花止血作用较生槐花为好。

图片

11便血——钟大瑞医案

桃花汤加白头翁,地榆及鸦胆子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

患者,男,45岁。解脓血粘液便七个月余,日行五六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腥臭,有时呈果酱样,又经多次化验检查,诊断为慢性阿米巴痢疾。用桃花汤加白头翁及鸦胆子治疗半月获效。《当代医家论经方》

论:鸦胆子,就是治湿热便血的功能药,张锡纯药解,鸭胆子,即苦参所结之子。味极苦,性凉,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分之热及肠中之热,附腐生肌,诚有奇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