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064:不要去关注一个人怎么做,而是要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要达到什么目的?

 老康解忧站 2022-05-20 发布于江苏


大家好,我是老康。
 
一个有温度的精神心理科医生。
 
Y045:为什么说爱的愈深,恨的愈切---谈谈我们内心深处的防御机制。我跟大家分享了14中内心的防御机制,有否认、曲解、投射,有升华、幽默等等,当时只是简单的罗列,其实并没有对防御机制更进一步说明。
 
现在趁着这段时间,就防御机制多跟大家唠唠。
 
防御是我们每个人性格结构中的本能部分。
 
我们说的防御机制中,防御,说了这么多,我们防御的主要是防御冲动,而这些冲动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本能的
 
来自本能的大部分的冲动,如果得以实现,那么就会影响到现实层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实现,就会引起明显的痛苦和焦虑,因此我们会使用防御机制,它能够缓解和消除一定的痛苦和焦虑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防御是性格结构中的本能部分。
 
防御是把深层次的需要(大部分是本能需要)、情感和冲突的表达结构化。
 
防御不单是避免痛苦和焦虑,而且它有一定的机制,所以形成了一种结构化。

也就是说每当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同样的机制来使得痛苦和焦虑转向或者消除,所以防御就是把深层次的需要、情感和冲突的表达结构化
 
这种结构化的目的是保护个体适应环境,所以防御有一定的作用,当然如果防御不得当,就会引起个体非但痛苦和焦虑不能消除,甚至会加剧,所以防御机制是否运用得当,是防御机制评估的重要概念。
 


之前我们也说过防御机制它有许多种,对不同的人来说某种防御机制可能比另一种防御机制相对来说更能使人适应

 
防御它本身无所谓好坏,跟人的性格一样,有外向有内向,很难用好、坏来衡量,而是用适应不适应。
 
防御机制只要运用得当、适应,就是此时此地良好的一个防御机制,而不应该绝对地把某种防御机制认为是健康的,某种是不健康的,但有一点,灵活地运用是一个健康的防御机制所必须具备的。
 
人们的防御模式几乎和他们的声音指纹一样,都具有个性化,就象你的声音、你的指纹,具有专属于你的,防御也是。
 
当一个成年人,防御机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那么他的防御机制常常整体地反映出这个人的特征。

 

对于临床工作来说,不只是单纯识别这个人应用了哪种防御机制,更重要的是了解一个人防御的意义
 
重要的是应该了解他为什么要用这种防御机制,他在防御什么。
 
再说一遍,对于临床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一个人行为的意义,而不是对外在行为的依样画葫芦。
 
指的是我们在临床上,不单要了解这个人是怎样防御的,或者说不仅仅去了解他怎样防御的,他运用了什么防御机制,更重要的去了解他为什么要防御,防御什么,所以这就是说了解防御后面真正的痛苦和焦虑,而不是只看见他在防御,怎样地防御
 
换句话说我们不单要了解防御的形式,更重要是了解防御的内容和动机
 
从防御的角度说,心理异常的关键指标,无一例外都是内在
 
换句话说,我们的内在冲突经过了防御,才表现为心理异常的外在的指标。
 
所以去了解一个人不能光凭外在的这些指标,而是应该看他应用了何种防御机制,使得内在的东西成为了现在心理异常的关键指标。
 
心理异常的关键指标,也就是说外在的客观指标,都是具有内在的,那就是都有内在的动机的。
 
再结合前面说的那句话,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行为,不要对他的外在行为依样画葫芦,而是要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从这个道理上来说我们要诊断一个人的异常,一定要去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看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要达到什么目的
 
一个人如果经常跟人吵架,他的心理发生什么?有什么问题?
 
这个可能不好说,那要看他为什么要跟人吵架,他吵架想达到什么目的。
 
根据他这些描述,我们才能找到对应的异常。
 


举个例子,街上如果有两个人吵架,请你告诉我哪个人有精神异常,或者两个都是或者两个都不是。
 
不管你观察看这两个人打架多长时间看得多仔细,你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而你要真正回答他们是不是心理问题导致的打架,很简单,你只要问他:你为什么要打,打了架达到什么目的,这两点是判别一个人的精神是否正常,或者有什么冲突的表现。
 
而打架本身不能,因为正常的人也打架,异常的人也打架。
 
那这就告诉我们,当内在的冲突经过防御以后,每个人的表现可以大大地不一样。
 
一个跟父亲有冲突的人,他可能有两个极端,他可以对权威的人唯命是从,他也可以一看到权威就挑战。
 
所以你很难说一看到权威的人挑战必定是跟父亲有冲突的人,当然更不能说看见权威唯唯诺诺的必定是跟父亲有冲突的人。
 
这些都是外在的表现,而内在的中间还隔着防御,这个防御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很多层
 
比如说一个学生爱上了老师,被自己不能接受,被周围不能接受,他就可以相对安全地批评老师恨老师。
 
而这种批评、恨有时候不能被周围接受或者不适合,然后他又会用阿谀奉承来掩盖自己的攻击和恨。
 
如果阿谀奉承仍然不适合,他会用回避来掩盖自己这种阿谀奉承。
 
所以一个爱老师的学生可以恨老师,一个恨老师的可以阿谀奉承,一个阿谀奉承的可以回避,所以经过几层防御后,那么请问一个回避老师的人他是爱领导的吗?
 
这个问题就相差太远,但是是有可能的。
 
这么看,以后我们再评估一个心理的现象的时候,判断他会不会是哪种内在的情况,那么回答永远是完全有可能的。

谁的人生不流离,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灵魂不总是独行,在茫茫人海,总有颗相似的灵魂,不需太多的语言,也许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足矣。面对生活的苦难,我们并不孤单。

我是康医生,我在苏州,来自精神心理科,擅长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希望可以帮您解决一些学习、工作、恋爱、婚姻等方面的疑惑。

康医生个人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