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上篇,提到去米堆山,我主要是为了找一种叶子——南烛叶,又称乌米叶、乌饭叶,它还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染菽」(shu),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植物,开花像一串小铃铛,10月结蓝黑色果实,因为开花和结果都跟蓝莓有点像,有的地方又会管它为「野蓝莓」。 对乌饭叶感兴趣是源于几年前读的一本书,讲江南风俗和植物的,叫《无尽绿》(上篇写成无尽夏了不好意思) 16年读的书,标的17年立夏要吃乌米饭,22年终于实现啦。 ✿✿✿ 乌饭叶长在野外的样子。(因为跟很多叶子长得都比较像,不要认错啦) (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和网上照片反复比对一下。骄傲地说,我已经认识它了!) 带回家清洗一下,把叶梗什么的去掉。 用你能想到的一切办法弄碎叶子,取汁。我用的是绞肉机打碎。 加一点点水,静置了几个小时。水不用加太多。 取滤布/纱布,我用的是蒸笼布,过滤乌米叶的汁水,最后记得把叶子再使劲挤挤,得到一锅有黄褐色的汁液(可能是氧化了所以这个颜色)。 倒入糯米,如果不知道量的话,倒入比汁水浅个1~2厘米的糯米量就OK啦,因为糯米会吸水发胀,所以就确保乌米叶水多一些的余量。 放入冰箱浸泡一晚。 第二天起床你就能获得一锅染成好看的青绿色的糯米了! 我觉得颜色很好看,室友说让他想起了腊八蒜的颜色,囧。 我分了一部分上蒸锅蒸,还有一部分直接放电饭锅里当饭煮(加入没过糯米的水量即可)。 测试了一下哪种方法最后出来的更好吃,实际上蒸糯米用木桶蒸会更香更好吃,不过没有那个条件。 最后电饭锅出来的更快也更软一些,所以大家如果也想做糯米饭的话直接用电饭锅吧,泡胀了之后也很好熟的。 原来浅浅的青绿色在蒸锅刚上汽瞬间就变黑啦,神奇的变化。 揭开锅盖是乌黑发亮的光泽感~ 根据网上的传统吃法,我撒入了一些白糖和猪油,白糖不用撒太多,带一丝甜味伴着猪油的香气,可以空口吃下一碗。 盛一小碗出来拍一张照片。 实际颜色不是纯黑,会带一些蓝黑色^ ^ 晚上做了乌米饭团,在其中放入肉松(就是之前提到过的猪肉味豆粉松)、笋丝、咸鸭蛋、黄瓜丁,再放一些烘焙芝麻酱。包起来,不夸张的说太好吃了,虽然我少了一些油条碎渣哈哈。 室友吃完饭团又吃了一小碗,这就是「真香」吧,上午还在嫌弃人家是腊八蒜的颜色…… 糯米制品可以冷冻进行长期保存。 剩余的乌米饭被我制成了独立的小饭团,在其中撒入白糖、猪油、肉松和葡萄干,拌匀,分成一小团放保鲜膜里面随便一包,然后找个瓶盖往里按压,就得到了一个扁平状的小饭团啦。扁平状更容易加热,下次想吃直接加盖其中一份就OK啦,非常方便。 放凉最后送入冷冻室保存。 乌米饭圆满制作完成。 视频版:
发在朋友圈,浙西的朋友说从小吃这个,我这个浙中人士一次都没吃过 有的朋友可能会想说既然这个叶子可以染米,那是不是可以染布呢,甚至于染头发呢,答案好像是不可以,染不上。 市面上有南烛叶相关的染发产品,提醒家里的长辈别被骗了…… PS: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了也想试试做乌米饭,我知道杭州的山上也有南烛叶,因为我见过它的花! PPS:淘宝上有卖南烛叶,好像还可以直接买到乌饭叶汁~ Read 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