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么多年,你是否真正理解家校你(园)共育的含义?

 张慧慧8511 2022-05-20 发布于河北

这个问题在几周前就想写的,一不小心酝酿到了今天。

幼儿园 是孩子离开家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重要社交场所,而后是小学、中学、大学……

我们也经常提到“家校共育”这个词,而我自己也对“老师”这个称谓是极其尊重的,从小也有很多歌颂老师的句子“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等等,也普遍的会把老师比喻为园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老师与学生还有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着,这是一定的,当然也会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升级着……

首先,我们也都会认可大部分的老师是非常负责、有着强烈的道德感的,大部分的老师也可以把教科书的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孩子们。

只是有时候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有时候处理起来会有一些麻烦,这里面家长的责任必不可少,老师们也应该做一些引领,毕竟老师应该传授的不应该只有知识,个人修养也是一部分,如影随形、潜移默化。

这几年兴起的家庭教育貌似把风向全部指向了家长,我倒是多少有一些把孩子出了问题都是家长的事的意思,但是就完全不关学校一点事了吗?我觉得这可以叫责任规避,虽然理论上学校可以规避一些责任,但前提应该是已经跟家长沟通过的情况下才可以。

孩子的事无小事,仅仅在这次疫情就看得出来。

在我上学的时候,管的越严格的老师越好,因为那叫负责任,我还清晰的记得初中的时候一名同学因为上自己课看小说被班主任老师掌耳光,真的把我吓个半死(虽然我学习不好,但纪律那是杠杠的),在那种气氛下,能感受到老师的愤怒,也许是真的替同学的父母揍得,也可能是为同学不学“正儿八经”的课着急揍的,也许是因为他自己心情不好……但在旁边的我却实实在在收到了震撼。严格的老师有时候也真的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但弊端也日益显著,这一切也归功于社会在发展,暴力本来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暴力只会带来更多暴力。

在之后,接触到了我的美术启蒙老师,她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专业上的指导对我印象反而并没有那么深刻,但在其他方面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要知道那时候学校有个讲普通话的老师已经很稀奇了)身上那种朝气、打扮时尚还大方,还带着我们去看海,似乎跟我们的关系更像朋友,没有权威的恐惧,没有高高在上的压迫感,那种感觉似乎让我更舒服,也许这也是让我后来努力学习的动力所在吧,后来老师还邀请我们去她家,只是现在,我已经很久没见过她了,之前很多年,我看到老师都要条件反射一样躲起来,原因不详。现在想来,好像有很多原因。

那时候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学习上是无从下手的,他们只想要活下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学校似乎承担了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学不学习、学习好不好、在学校不遵守纪律、听不听话等等,我们老师还负责去网吧和台球室等娱乐场所去找人,真的是超级负责,操碎了心,而家长嘛,本来就没空,有这么负责的老师那自然感激的不要不要的。

如今,随着家庭教育的不断的被推上来,学校也在极力的普及“家校共育”这个概念,别的时间不说,起码在开学的那天是一定会普及一下这方面知识的,学校也不再“大包大揽”,因为事情出多了,谁都怕担责啊,那不是普通的一个东西啊,关系到人命,毋庸置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而孩子,在学校只是一个学生,在家里,那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家校共育真的非常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只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与一些家长的交谈和了解中,以及之前在某辅导班的经历,让我发现,大家对这个问题好像根本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过,整体的进步一定是有的,而且也不小,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和老师貌似只看到了词面意思,没有理解根本是要干什么,不要问为啥我要这样说,因为你看看身边和新闻就知道了。

 “家校共育”本意是家长要和老师站在一起,齐心合力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TA们过得更好。

但在实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家长是这样理解的,老师找了家长,告诉他们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有的老师会优劣都说,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因为孩子“惹事”了,或者哪里表现的不好了找家长的,之后的形势就是家长被老师叫去聊了聊(谈话),回家后家长觉得没面子,把孩子收拾一顿……试图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变好”!

好好的家校共育变成了家长和老师站在一起,去打击孩子、收拾他!

这样的场景和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包括网课,不也一样吗?!我不知道是老师的暗示出了问题,还是家长的理解出了问题,反正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极不正常的。

现在积极心理学也在盛行期,看字面意思也很容易理解,家长和老师本身就应该合力去发现、观察、察觉孩子的优势所在,去强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应该互相配合去了解情况,一起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些暂时的困难,他们看起来的“问题”一定是在提醒我们需要去认真的了解和帮助一下他们了,问题本身不应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面子和推诿的一个借口,这个问题也相对复杂,但我想凭借老师们爱学习的精神也会不断的去突破。

作为家长,以身作则,不规避自己应该负的责任,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孩子从出生起,潜移默化的受着我们的影响,难辞其咎。积极的配合老师的工作是必须的,这跟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孩子并不冲突,有时候老师的一些消极暗示也许并不是他们的本意(毕竟他们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不可能都对),这时候是极其考验家长的,为此,能冷静的处理也是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学习的。

家校(园)共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现在老师和家长都既不应靠暴力(拳头、巴掌、踹)来野蛮的“欺负”孩子!引号的意思是强调,也不应该互相推诿自己的责任,互相配合一起帮助孩子来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才能称为共同教育。而这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我们每一对父母和老师共同用知识去填补,这也同样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全社会的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