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就是每天都有有趣的事发生。

 张慧慧8511 2022-05-20 发布于河北

今天就有一件:孩子5岁之前不学英语是不是就学不好了?!

贩卖焦虑的人很多,前几天关于“辅导班”的那篇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上链接 :只要人类还有竞争,辅导班就会一直存在...

贩卖焦虑完整的过程就是用一些甚至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的非常片面的断章取义的认知,激起一部分人的焦虑,然后再给你个灵丹妙药解决办法,比如“报班”!花钱平焦虑,不说事实真相的话,其实还是挺值的,人家能贩卖起码是了解那么一点的,不然拿什么套你的钱?!拿长相吗?气质吗?性别吗?!

某天送娃上学回来的路上,就发现了这么一件有意思的事,听《进化的大脑》一书,边走路边听,发现生活真的每天都会有有趣的事发生。

书里有这样一段:

是的,关于5岁之前是不是应该学外语这个事。我也被“危言耸听”了好几年,不过在这件事上我很“尊重”娃,也是因为我不想花那个钱,哈哈哈......

想当年,年少无知的我带着3岁的娃也去过几个那种所谓的“英语早教”,他们一般都是这样的“配置”:不知道哪个国家的外语老师,咱也不知道那到底是“纯种的English普通话”还是“English 方言”,但看到那么多的娃“斥巨资”在那咿咿呀呀的“表演”,当时觉得自己“囊中羞涩”没给娃报,还挺内疚的,幸好还有很多别的“理由”阻挡了我给她报这个的决心,自我安慰来的就是这么快!

而且我一直怀疑他们所说的那些模棱两可的东西,什么5岁前不刺激第二语言就怎样怎样了,我就纳闷了,我初一才开始学英语,虽然我学的一般般,但是我也没觉得那么难,而且都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学的好的也到处都是啊,这应该怎么解释?!

所以真相在上边的图里:5岁以后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孩子,外语也能学得非常好,但是比较难练出完美的口音。这个口音是一种细微的差别,书中还分析了原因而且举了例子:

一个小于6个月的婴儿能够区分来自各种语言的不同发音。但要是在6-12个月的时候完全处于日语环境里,那么婴儿就会开始偏向于区分日语发音,而忽略那些日语里没有区分的读音。日语里没有与英语里R对应的发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以日语为母语的人都把R读成L的发音。有些人爱拿这个嘲笑日本人:怎么这么傻,连这都分不清楚?

但其实大部分中国人也发不出法语里那种小舌音,那我们在法国人眼里是不是也傻?

这些其实是错误的偏见。发不出另一种语言里的语音,纯粹只是因为错过了语音学习的关键期而已。这个关键期,大概是在5岁之前。

所以再强调一次重点吧:5岁之前没有学英语,它不会永远就“输在起跑线”了,况且在中国,你是怎么分辨那个看起来像纯正外语老师的老师TA说的就是“English 普通话”呢?

所以,如果还有人“忽悠你”5岁之前学英语有多么的重要,你可以考虑一下将来是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融入哪个具体的外国城市,最好去那个城市找个外教老师,这样的话更容易融入,看起来更像“本地人”,否则的话,我只想说:何必呢?!

上面这段也送给被各类“英语启蒙”专业辅导班揪的不太得劲的焦虑的家长们,英语口语的启蒙多少有点就够了,我们初中开始学英语不也照样学的好好的嘛,看自己的孩子就行,不要总看别人,那是人家的事。

国家已经开始治理各种外语辅导班这也是一个信号,我的观点是:在学语言这件事上,兴趣大于一切。兴趣这件事就是做家长的不破坏就行,不破坏的意思就是别逼迫,不逼迫的意思就是让孩子自主选择,TA只要喜欢,一旦落下或者没有学会,他们会自己想办法去学,我们只需要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就好。其实所有学科都是一样的……因为你再着急那也不是你在学。

其实今天就是想要科普,讨厌捕风捉影的瞎编乱造和胡扯!因为有时候他们卖的根本不是知识不是课,只是看似“华丽的外表”和众人的焦虑,到最后痛苦的只有弱小无辜的孩子。英语启蒙这个玩意儿,把他当成早教带孩子一起玩玩,有了解就行了,毕竟环境它就是这个环境,还有一大部分钱是家长为自己花的,花钱平了一些焦虑,也挺值的!

当然,我始终相信有很多有良知做教育的机构,希望他们的良苦用心能被更多人看到。

作者:张慧慧(个人ID:13331230152)心理学爱好者、绘画心理分析师,喜欢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喜欢刨根问底……心理学实践者,喜欢把所学用到个人体验和生活中,从育儿到育己,过程虽慢,但乐在其中;2021年愿与有意成长自己的您携手共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