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最基本的动力,在这里!

 张慧慧8511 2022-05-20 发布于河北

“坠机”已经过去4天了,每个人都在等着“意外”会发生,搜救人员也一刻不停歇的想要给同胞一个交代,可是每天的新闻都在充斥着一个信息:

这可能只是我们的一个期待了……

此刻,惟愿这132名同胞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安息。

这几天的我,也被这些信息深深的影响着,比起以前的想看不敢看,有了一些起色,起码可以直面这些信息,当然副作用也是扑面而来,前两天都早早就睡觉了,可能信息量太大让人真的很难承受,也似乎激起了我自己内心很多死亡焦虑。

硬性插入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写的这篇文章特别好的链接:

经历过一些“将死”的体验,才开始有直面死亡的勇气

读完了吗?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刚刚读完书的气质有木有?

这让我不得不又一次感到:读书和不断地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之所以觉得它重要,并不是因为那些张口就能来的什么高昂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民族复兴而读书”、“为了人类进步而读书”……

并不是这些话不对,这些话太对了,而且我是非常崇拜有信仰的人的,他们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非常值得敬佩!

只是,有时候那些只能说梦想的原因就是看起来伟大崇高的东西事实上却离我们太远了,小孩从一上学起就会被要求为了这些崇高的理想去读书,背着“国家甚至人类的重担”去读书,去催眠他们,去强调这些,显得我们大公无私、理想崇高,这本没有错,不妥的地方是:

中间它缺少一个必要的过程!一个小孩它自己还没办法自立、自理、还没有自我发展意识的时候,莫须有的就给他们背上这些沉重的负担,是很没道理的,如果有幸的话,他们下面有父母撑着,如果不幸的话,很快就被“累”垮了,那他们还怎么报效祖国呢?!

信仰是需要有的,但绝不是靠着一路催眠、社会舆论导向硬加上去,而是需要自己去一步一步的来发展和夯实的,读书不需要那么高深,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读什么书都好,都是一个自我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并没有什么是非对错,如果你怕孩子将来会怎样怎样怎样,那么麻烦先去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吧......

精神分析专家李鸣老师说过:婴儿期没发展好的东西,青春期可以补,青春期没有发展好的东西,中年期仍然可以补。

PS:这里本来是要插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8阶段理论的,因为之前的更文里面多次发了,本人认为是很重要的知识点,比什么专家手把手教你怎么做有意义多了,因为那是灯塔,是方向,不是一个具体操作的办法,办法太多了,方向对了,什么办法都是好办法,所以,需要的自己去找吧!

而补什么呢?当然是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再完美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很难是满意的,不止孩子对父母,父母对孩子也是一样。而恰恰是这些不满意,也是我们相互之间的缝隙,会促成一个人的成长,它可以是通过我们跟其他人体验一些新的关系,在这些关系里去体会、体验我们有的抑或没有的,我们认同的抑或我们无法认同的,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次理解、接收差异的整合的过程;

还有一个可以补的,就是读书,读书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关系。

关系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了。对我来说,人到中年,现实的体验带来的人格阴影、自恋幻灭和哀伤与抑郁,从不能言说到可以用语言输出,对我来说,统统都是宝贝。

古人有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个道理,我也是最近才身有体会,之前,咱只知道它是句“好话”,咱没法深切的体会到它其中含义。直到看到这样一段话:

这话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引导孩子读书,看起来没那么无私,甚至有些“自私”,可这,不正是我们缺的吗?

我们的社会最不缺的就是高深莫测的大道理,跟英雄一样荡气回肠的口号和名人名言,唯独缺少了一些哲学深处的氛围,看似无用,却最直击人之本心,你连自己都照顾不了、都认不出自己的模样、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能干什么,何谈理想和抱负?

而若在理想和抱负受挫之时,你又该如何再出发?跟人交流、能有人倾听和鼓励你自然是好的,是幸运的,可是,现实世界之中,有时候它就是不可能有那么一个人正好会在你需要一个依靠、一个灯塔、一些希望的时候他正好有空、或者正好有能力去支持你(当然了,有时候当然也会有的,这是几率问题,不是百分百绝对的),就那些别人正好没空理你的时候,那么“书”就是这么贴心,正好你需要、正好你遇见(这也是概率问题,因为读书也不是盲目的,也是需要发现的!),好处是:书的范围特别广。

有时候,一本书,它不一定哪句对你来说都有用,读完一本书,有一一段或者一句话对你有些启发,那也没有白读。

呐……

也许你不能坚持天天看书,但只要是你看过的书,都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哪怕偶尔的一本书中出现的一句话让你印象深刻,甚至让你产生顿悟,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你过早放弃读书这个计划,那你连遇到这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最近几天,我们被灰蒙蒙的疫情和坠机的阴霾笼罩着,忍不住的不停地刷手机,焦虑和恐惧一次次的浮现,我也没有幸免这种深深的焦虑和恐惧,虽然我几乎没坐过飞机,但我会泛化,会焦虑不安,我意识到了这件事激起了我的某些创伤经历,反刍思维开始作祟,一般这种时候我会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但是那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我干脆就沉浸其中一次性想个够,心理学上可能是叫“脱敏”,还是很有效的,

具体想的啥呢?开始两天就是信息阻塞,想不了了,就开始睡觉,晚上九点多开始睡,中午还要午睡,睡够10个小时,然后开始悲伤,然后会想我为什么会被影响这么深?其实不只是因为这个事情,是因为我的生活中因为有一些跟这有点关系的事情,有类似的想法,是一种幻想,并不是真的发生了,灾难性的幻想,让我忍不住如此愤怒和悲伤,对自己不停地循环提问,是暂时跳出这些思维的关键。

今天,我可以不那么悲伤,还能坐下来更这篇文了,而且,正好有一本应景的书可以陪着我,它叫《生命的探问》。

我们的情绪一直在提醒我们,可能某些创伤在“捣鬼”,问出个结果,会让人有恍然大悟或醍醐灌顶的“错觉”,说错觉不是真的错了,是这次是真的,下次情绪再跑出来的时候,可能是另外一个创伤在活动,成长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次次的“柳暗花明”,是一个过程。

读书,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陪伴我们历经这些过程。那些我们未曾体验过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你会发现:

“咦,这么伟大的人他竟然跟我一样”!

今天就这么多。

......

作者:张慧慧(个人ID:13331230152)心理学爱好者、绘画心理分析师,喜欢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喜欢刨根问底……心理学实践者,喜欢把所学用到个人体验和生活中,从育儿到育己,2022年愿与有意成长自己的您携手共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