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位粉丝朋友的留言,她说自己这两年一直有颈椎病,吃了药以后会减轻,但是最近开始出现了眩晕的感觉,我根据经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 同时我也想到了我之前看到过的一篇中医名家治疗颈椎病眩晕的医案,顺便也分享给大家。 故事的主人公是四川名医的龚去非的弟子尚品洁老师。 有一回尚师接诊了一个60多岁的女患者,她已经连续半年出现眩晕的情况。 通过检查发现有颈椎间盘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 刻诊:脉弦滑,舌苔薄黄,舌淡。同时,伴随恶心、口干、口苦的现象。 尚师思索良久,拟了一张配伍。但见——天麻12克,法半夏15克,白术10克,葛根20克,淮牛膝15克,丹参15克,柴胡6克,黄芩10克,太子参30克,陈皮10克,菊花10克,钩藤(后下)30克,麦芽20克,茯苓15克,甘草5克,一共是七剂。 结果让患者意想不到的是,七剂药用下去,诸证悉平,脑袋不晕了,连口苦口干的问题,也都消失了。 患者能这么快康复,主要还是尚师抓住了关键点:痰湿作眩、肝风作眩。 首先老人脉象滑说明体内有痰湿,其实还有口苦、口干、苔薄黄的情况可以说明是肝气不平。 所以患者的主要两个问题就是一个是痰,一个是肝风。 ![]() 我们看下方中的配伍:这个配伍,可以理解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天麻钩藤饮的合方。前者主治痰,后者主治风。法半夏、白术、陈皮、茯苓用于健脾除湿,天麻用于止头晕。葛根善于扩充血管,增进颈部血液循环,改善眩晕症状。用中医话讲,这就是葛根在升脾胃清阳之气。这一队药,治的是痰。 然后,柴胡和黄芩疏肝,清肝热,丹参配葛根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钩藤和菊花来祛肝风,清肝热。麦芽疏解肝气。这一队药,治的是肝。 最后重用太子参30克,用于益气养阴,改善患者口干心烦之感。 这就是基本思路,说起来也很简单。 其实,颈椎病引起眩晕,这个在临床中特别常见。只要辩证准确治疗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 【重要提醒】本文所述的配伍、方剂,作为一种临床经验,一种验之于临床切实有效的治疗思路,可供借鉴,但未必百分之百适合。这就当作是一种参考,帮助你认识疾病、启迪思路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