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三月,排寒湿的黄金时间!四个中医小妙招,养护身心!

 看书童 2022-05-20 发布于北京

夏三月,更要注意寒湿问题!

立夏之后,全国各地的气温都已持续升高。经过了春天,夏天来了,夏三月,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寒湿。

为什么夏天反而会寒湿重?

1
外热的环境,加重内寒

首先,夏三月,自然界当中气温高,这时候外界环境热,而人体的内环境反而是寒的。身体的内环境就好像水井、山洞,夏天时候外面热,而里面寒凉。取象比类,自然与人体恰恰相应。这个角度来讲,身体的脾胃的内环境在夏天反而更寒。

另外,夏天空调的使用过度。空调在很多办公甚至居家的场合,整日开放,并没有养成房间温度降下来,就应该暂时关闭空调的意识和习惯。

包括地铁、商场等等,空调开得非常低,夏天在外面烈日当空,出了一身的汗,一进入地铁等室内环境,马上可以感受到「寒风刺骨」,这也是夏季容易受寒的一个主因。

2
频繁的降水,内外湿「夹击」

再者,夏季降水多,自然界的湿气会加重。本来正常的状态下,夏天湿气重,但是太阳温暖,天气热——热就可以化湿气,就像太阳照在水面上,水汽会蒸发掉,这就是自然界的气化。

同时,身体在夏天不要嗜食生冷,不贪凉,身体温暖可以促进膀胱正常气化。但是现实环境中,空调过度使用,食寒饮冷,夏天穿衣不当等等,这些因素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与人体的这种气化平衡。

初夏的寒湿病证都有哪些?

图片

初夏时节,各种寒湿病证即已显现。尤其容易表现在脾胃、筋骨、心系等方面。

1
生冷不忌,伤脾胃

夏季身体的内环境寒,首先表现在脾胃方面。初夏很多年轻人不忌生冷,咕嘟咕嘟大口喝凉饮料、凉啤酒,各种冷饮,吃得非常嗨皮。

但是过去也这么吃的那批中年人,如今很多都已经脾胃虚寒到连一口凉水都不敢喝了,吃一口苹果、一口凉菜,很多人马上会腹泻。初夏,那些脾胃虚寒的人群,已经出现了脾虚湿盛、腹泻胃胀等情况。

图片

2
外湿内湿,伤筋骨

筋骨病也是初夏常见的病证。寒湿伤筋骨,在夏天的空调环境中,会尤其明显。比如日常常见的腿抽筋、颈肩腰腿疼等,在夏天反而容易加重。「脾主肌肉四肢」,夏天脾胃虚寒,湿气困脾,脾虚又生湿,恶性循环,筋骨病证自然容易加重。

夏天办公室工作人群,尤其要注意颈椎病、腰椎病,夏天是这类病证的高发期。夏天在办公室,可以通过佩戴丝巾、穿有领的外套、贴身背心等,对颈椎、腰椎进行一些保护。

图片

3
熬夜出汗,伤心血

初夏还是心系问题易发的时节。夏季养心,但是夏季养护不当,恰恰也更容易「伤心」。夏季很多人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心前区憋闷疼痛,但各种检查往往又「未见异常」,检查一圈还可能会被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

这时候并不是真的未见异常,只是还没有器质性的问题,但是体感的症状,本身也是异常。夏天熬夜,更加伤心血;夏天过度出汗,也会伤心阴;夏天生气,也会更加伤心气……夏季应心,我们也更加需要重视养心护心。

夏三月,做好这几件事养护身心

图片

1
午睡,小憩片刻护心神

夏季的身心养护,首先要重视午睡。我们看小憩的「憩」字,舌、自、心——心开窍于舌,自我养护身心,离不开小憩。每天午休一会儿,尤其是夏天,可以有效地滋养心神,下午的工作也更加有效率。

图片

2
泡脚,使气得泻

很多朋友本来有泡脚的习惯,可以一到夏天,觉得天气热了,就停了,等到冬天再继续——这样真的是非常可惜。泡脚是适合一年四季的养生法宝,不但适合冬天,尤其适合夏天。

我们前面详细分析了夏季寒湿更重的情况,在夏季更需要「使气得泻」,这个气是湿气、寒气,也是身体的浊气、郁热之气等等。夏天新陈代谢快,通过泡脚,以达到微微小汗出,是很好的一件事。

图片

3
扶阳,避阴寒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更是养护阳气、扶持阳气的重要时节。除了我们着重开展讲的艾灸、泡脚,生活当中,常常被忽略的养阳法宝实际是情绪。良好的情绪为阳,不良的情绪为阴。

现代人很多病证跟情志有极大的关系,不仅仅是大家日常了解的肝郁气滞导致情绪病,实际五脏皆有情志问题,夏天情绪问题更多会影响到心,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夏天闷闷不乐,或者整日忧虑多思,都会导致身心阳气不足。

另外,我们强调夏季午休小憩,同时也更要重视晚上早睡。夏天熬夜,伤心血更加严重。如果工作实在紧张,建议大家早睡,第二天可以早起工作,夏天不怕早起,5、6点钟,太阳升起来就可以起床了。

扶阳还要注意合理使用空调:在家里,可以人在客厅开房间空调,人在房间开客厅空调,总之不要直吹;办公室环境,可以温度稍微降下来就暂时关掉空调。

空调在炎热的夏天确实可以缓解不适,但空调形成的不是自然环境,过度调节自然的温度,会使人体失去对自然的感知,失去对身体的觉知力,生病而不自知。

图片

4
艾灸,燥湿利水湿

对于初夏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艾灸可以整体调理体质,选好穴位,用心去体会身体的吸收。

图片

1、脾胃虚寒人群:中脘、足三里。

中脘:任脉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神阙上4寸。还有一种取穴方法,剑突到肚脐是8寸,中脘就在剑突至脐1/2处。找中脘的时候,可以先找到肚脐,然后找到剑突,取两者连线的中点。

中脘是胃经募穴,六腑之会。与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肺经、肝经、任脉均有关联。悬灸中脘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水湿的运化。

需要重视的是,我们在临床发现,很多人中脘穴的位置是有筋结的,是淤堵的,这样的情况,往往伴有食后胃胀,甚至胃痛,这样的人群,需要先揉腹,把腹部的筋结疏通开,这样再悬灸中脘,才能更好地吸收。

图片

足三里:胃经穴,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外一寸。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大穴,足阳明经多气多血,艾灸足三里可以帮助全身的经络通畅,尤其可以调理气血。对于夏季的寒湿状态,悬灸足三里,能够生发胃气,强壮脾土。足三里还有非常强的引气下行的作用,一般小孩子不建议灸,3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经常灸。

常灸中脘、足三里,调脾益胃,调养气血,同时扶持阳气。

图片

2、筋骨不适人群:大椎、阳陵泉。

大椎:督脉穴,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的位置。

大椎是督脉的重要穴位,现代很多人的工作状态是在电脑前一坐一天,对于颈椎的骨骼、血脉有非常大的伤害。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尤其大椎是手足三阳与督脉交汇之处。

图片

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穴, 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筋会阳陵泉,尤其夏天寒湿状态的抽筋、腰腿痛,都跟筋脉不通有很大关系,这时可以试试悬灸阳陵泉。

图片

3、心系问题人群:内关、照海。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在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内关对于心系问题的调整具有双向性。

图片

照海:足少阴肾经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照海这个穴位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太阳照在海面上,海里的水蒸发——这样就可以促进身体的气化作用。悬灸照海整体的作用在于促进心肾相交,肾水蒸腾上济心火,使夏季心火不至于太亢盛;同时可以促进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至太寒。心肾相交,才是心系问题平稳的根本。

夏季养心,明心神,生命机会处于身心健康的状态,日日养护,日日欢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