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丨暮春观夏,雨生百谷,万物逢时

 369蓝田书院 2022-05-21 发布于广东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北京时间4月20日10时24分将迎来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每年公历的4月19日、20日或21日,为“谷雨”节气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群芳谱》中说:“清明后十五日乃谷雨,雨为天地之合气,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寓意“雨生百谷”,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一样,都是代表降水状况的节气,也是农耕文化在节令上的反映。此时节,降水日增,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春茶采摘,雨润百谷,万物生长、蒸蒸日上。这一切,标志着暮春将尽,初夏即至。
图片

“谷雨”时节,物候转换带来美妙景致
一候,萍始生丨谷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萍,水草,与水相平,故称“萍”;漂流随风,故又称“漂”。
二候,鸣鸠拂其羽丨谷雨后五日,“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布谷鸟。明朝刘伯温有诗:“鸣鸠语芜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芜是杂草。可“春谷终期吹羽翼”,鸠鸣预示着春要结束,此时田野里到处回荡着它“家家种谷”的殷切呼唤。
三候,戴胜降于桑丨再五日,“戴胜降于桑”。“戴胜”头顶有长毛,又称鸡冠鸟,此时落于桑树,蚕将生之候。
图片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气温开始回升,降雨增多,湿气大,天气变化莫测。因此,谷雨前后,我们应遵循自然节气变化,针对气候特点进行谷雨养生。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易伤脾胃。如人们的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湿邪,出现食欲不佳、便溏腹泻、身体困重、关节肌肉酸痛不适等脾虚湿困症状。因此,健脾除湿,助脾运化是谷雨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

一、精神调养
谷雨时节,降雨增加,空气湿度大,加之人体肝气旺盛,易影响脾运化水湿功能而出现湿气加重,导致人的情绪波动,或急躁易怒,或抑郁低落。高血压患者如果大怒,使血压陡然升高,会增加中风的危险。若情绪郁闷,肝郁化火,湿热内生,可影响内分泌功能,在皮肤方面引起痤疮等问题。因此在谷雨时节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乐观,遇事不要急躁,学会自我减压。

二、起居调养  
谷雨时期气温虽有升高,但早晚时候尤其是雨天期间仍会时凉时热,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特别是平时有风湿骨病的朋友更应注意,稍受风寒则容易引发关节疼痛。
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痹者,为气血不通之意。预防减轻骨关节病发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避免久居湿地,如经常涉水触水者,应加强防湿措施,如穿水鞋、戴胶手套。
2. 凡有关节疼痛、关节曾受创伤或扭伤的朋友,要注意小心护理患处,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以防病症加重或复发。
3. 保持筋骨活动能力,不要久坐不动,尤其是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身活动5分钟,以利血脉畅通。
4. 如疼痛发作,可进行热敷、按摩或及时就诊治疗。

三、饮食调养
谷雨期间雨水较多,湿气偏重,人们除感到困乏外,消化功能也容易受到影响,出现口粘口淡,食欲欠佳,甚至腹鸣腹胀,大便溏泄等症状,这些都与湿气困脾有关。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湿邪侵袭,最易伤脾,脾胃受损,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又再加重体内湿困,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谷雨时节饮食应以健脾化湿为基本原则,可吃淮山、芡实、薏仁、扁豆、赤小豆等食物以健脾利湿,或食陈皮、青皮、草果等食材以理气化湿,或饮藿香、佩兰等茶水以芳香化浊,但忌吃生冷肥腻之物,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体内湿气困留。

四、食疗推荐
1、春茶清湿热
谷雨前后是采茶的高潮时期,明代《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正所谓“茶煎谷雨春”,谷雨茶是指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其茶叶细嫩清香,味道上佳,香气怡人。
图片
春季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适时饮用对人体有益,能清利头目,提神醒脑。
谷雨期间天气转热,雨水较多,南方地区易现湿热交蒸之象,人们常感头目昏朦,困倦欲睡。此时适当饮用谷雨茶(特别是绿茶),能清热利湿,化浊醒神,畅通人体气机,一扫疲乏困倦症状。
但要注意的是绿茶性凉,空腹多饮易伤胃损阳,故宜饭后饮用。另外,茶叶中含茶碱和咖啡碱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晚上饮用会影响睡眠,故失眠、多梦的朋友晚上不宜喝茶。

2、膳食推荐——神仙粥
神仙粥的组成来自受清代《食宪鸿秘》的启发,其中的糯米能健胃和中,益气扶正。而葱白和生姜性温味辛,均具解表发散的作用,能祛风散寒,对于体虚外受风寒邪气引起的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咯白痰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配合记载陈醋,酸收之性,散中有收,使散邪而不伤正。搭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药大辞典》)的陈醋,对于预防感冒以及过敏性鼻炎有一定效果,本药膳兼具补、散、收之性,且配料价廉易得,制作简易,食用方便,十分适合日常保健服用。
图片
材料:
糯米100-150克,带须鲜葱头(到葱白部分)7-8根,生姜5片,陈醋适量。
做法:
(1)锅内加适量开水,大火烧开后加入糯米、生姜,中火煮20-30分钟。
(2)再加入葱白,煮至米熟烂,然后加入陈醋10-15毫升,搅匀调味起锅,趁热服用。
提示:本品为养生调理药膳,不能作为感冒药服用,如有感冒不适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