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流感高发季,如何抵御流感侵袭,在此河科大一附院血液科系统梳理流感预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发生时间在北方省份主要是冬春季(即12月~次年3月)出现高峰,而南方省份发病高峰不同于北方省份,主要在4月~8月,因而流感也常称为季节性流感。 流感不是感冒,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而流感主要是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丁四型,对人主要致病的病毒类型为甲型和乙型。两者区别如下图所示: 流感怎么传播? 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遇到流感常识误区 流感怎样预防 1. 戴口罩,保护呼吸“门户”至关重要 流感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流感高发季,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出门应主动佩戴口罩,尤其在机场、地铁、火车站、电影院、商场等相对密闭的公共环境中。戴好口罩可以有效防止他人打喷嚏、咳嗽排出的病毒,选用口罩的话建议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所以购买时一定要看清外包装上的字要写着“医用外科口罩”,同时要注意口罩每日更换。佩戴口罩洗手,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也要分清口罩内外,不要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2.预防流感,“手”为重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立即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下图所示: 3. 开窗通风很重要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提高抵御流感的免疫力需要怎样做 1. 不熬夜,做到早睡早起,每晚11点前,务必入睡。通过高质量的睡眠,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 多运动,可以到户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跑步、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活动。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抵抗力。 3. 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绿叶菜和水果,如苋菜、芹菜、西兰花、黄瓜、橙子、猕猴桃、小番茄等,通过摄取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注意鱼虾、蛋、奶及豆类的摄入,多吃清淡少盐的食物,多喝水。 流感护理 1. 流感主要症状是发热,常规来说37.3—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和中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毛巾包裹冰块放置患者的颈部、腋下、腘窝及四肢,小儿可以用温水擦拭降温处理。 2. 高热患者应遵医嘱使用退烧药,退烧药不能频繁使用,以免造成退热太过激烈,引起脱水。发热会有大量汗出,及时饮水补充丢失水分,同时应换洗干燥舒适棉质衣服。 3. 多卧床休息,要积极补充水分,温水、果汁水等,也可以在水中适当加入一些食盐。服用抗病毒药或抗生素治疗期间,小儿会有轻度腹泻症状,要保持肛周清洁。 4.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可用手帕、纸巾遮挡,要是身边没有手帕或纸巾之类的物品,我们的手肘是最佳工具,因为手肘部位接触其他地方的机会较少,较不易散播病菌。沾有患者痰、鼻涕等分泌物、呕吐物的纸巾要用塑料袋扎紧,及时丢弃处理。 5. 饮食上,要补充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热汤面片、面条、粥,水果等,少量多餐,不吃生冷辛辣饮食。 6. 不少患者出现反复发热、二次感染,有的家里5岁以下孩子、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病或怀孕孕妇、身体肥胖的人也不幸中招儿,需要家人特别留心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热患者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如果高热不退、精神差、呼吸困难或原有症状加重等,就要赶紧上医院,不能在家耽误了。 最后把以上流感预防知识内容整理成口诀教给大家,希望各位牢记,抗击流感,你我共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