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界传声丨民办高校科研工作亟待重视

 众眼看世界 2022-05-21 发布于安徽

民办高校在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良好的校园文化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撑。但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科研工作起步晚、科研意识薄弱、科研人才流失严重、缺乏科研领军人才等问题。现以本站点为例进行说明。

一、存在问题

(一)科研工作起步晚,科研意识淡薄。民办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整体上缺乏丰富的办学经验,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往往忽视了学校的内涵建设。此外,广大教职员工对科研的认识不到位,科研工作自觉性不够,导致学校整体科研水平不高,承担课题数量少、级别较低,课题总体质量不高,缺乏有深远影响的科研成果。以本站点为例,大多数教职工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对科研的意识薄弱,而且整体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不高,难以承担科研工作。

(二)科研组织架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民办高校独立设立的科研机构大多数是和其他部门整合在一起的,而且组织架构不健全,工作人员主要分布在管理部门,二级分支机构的几乎没有。其次,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学校在科研经费的投入管理、科研制度建设方面比较薄弱,难以有效开展科研工作。

(三)科研人才流失严重,科研领军人物缺乏。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率高,离职人员多,甚至出现入职人数与离职人数“倒挂”现象,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流失过多,有的中青年教师刚刚评上高级职称就选择离职。这部分离职的青年教师科研能力都比较强,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员的过度流失,导致科研工作下滑,使得科研成果减少。

(四)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氖围不浓厚。相对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所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等校外课题较少,相应获得的科研经费也少。民办高校基本上申请不到国家基金课题,一般只能申请到省、市社科规划办共建课题,或省教育厅课题等,并且大多数自筹经费,由学校资助完成。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民办高校在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研基础条差,日常运作经费不足,科研方面图书资料数量少,科研工作几乎处于停摆状态,难以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二、加强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支持力度。建议政府加强对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关怀,加大对民办高校科研的支持力度,提高民办高校科研的发展水平。此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适当倾斜科研申请条件、调整科研经费拨付方法,比如,可以适当向民办高校倾斜项目申报条件,让民办高校不因为申报资格问题而被挡在项目申报大门之外,从而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同时,适当降低配套经费数额,让民办高校的项目申报变得容易一些。

(二)加强校校合作。建议政府主导搭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科研帮扶平台,同时设立联合申报专项课题、专项科研经费,让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结成科研联合体,通过建立科研协作机构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在从事具体科研项目的时候,公办院校特别是本科院校科研从高起点、高层次、理论层面上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而民办高校可以从实践层面上、低层次上对于该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联合科研,有效地提高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

(三)人才引进帮扶。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特点,在短时间内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确实有一定困难。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民办高校人才引进的帮扶力度,给予人才引进或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可以通过挂职方式,从公办高校派遣一些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经验的老师到民办高校挂职帮扶,以帮助民办高校提高科研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民办高校科研团队质量不高的问题,还能为其提高科研水平提供智力保证。

(四)加强校企合作。民办高校因为自身科研能力不强,很难与大企业合作,即使有合作,也是处于劣势地位,话语权较少。建议政府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桥梁,为民办高校和企业搭建科研合作平台,让企业参与到民办高校的科研中来。同时,成立校企科研基金,用于民办学校开展科研工作。通过校企联合的科研机制,有效地提高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

(五)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内科研组织机构和运行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使体制内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保证科研工作良性运作。此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员工的科研热情,鼓励教职员工积极申报校内外课题。

原标题:《科界传声丨民办高校科研工作亟待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