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水肿诊治思路

 新用户31771521 2022-05-22 发布于北京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浮肿,甚至全身浮肿为特点的一类病症。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学大家之一,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被中医界誉为'第一可法之书',流传甚广。其在学术上注重实用性,敢于创新,且对中医各家经典有很深的认识。本文整理《医学衷中参西录》相关论述,发现其对水肿的治疗有深刻理解,现介绍如下。

1 首重阴阳辨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八纲辨证中的总纲,可用来鉴别疾病属性。张锡纯在临床中重视阴阳辨证,注意区分阴虚、阳虚、阴阳两虚。

1.1 阴虚:

张锡纯认为,'阴分虚损,肾脏为虚热所伤而生炎,是以不能漉水以利小便'。阴分虚损,血亏不能濡润,致小便不利,可致水肿的发生。用药上,当肾阴虚不化阳,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时,使用八味地黄丸改汤剂加知母、白芍治疗;当全身阴分虚损而致水肿时,可用济阴汤或以绿豆和红豆煎服,基于其所说'绿豆与赤小豆同类,故能行水利小便,且其性又微凉,大能滋阴退热。凡阴虚有热,致小便不利者,服之皆有效也'。阴虚所致水肿在临床中不可忽视,故滋阴利水法与温阳化水法同样值得注意[1]

1.2 阳虚:

阳虚不能化阳,小便不利,或有湿热壅滞,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张锡纯认为,人之水饮非阳气不能宣通,并提出阳虚分上、中、下焦治疗的思路。'上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膈上。中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脾胃。下焦阳虚者,水饮停于膀胱。水饮停蓄既久,遂渐渍于周身,而头面肢体皆肿,甚或腹如抱瓮,而膨胀成矣'。用药上,上焦阳虚者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张锡纯认为其为治上焦停饮之神方,根据《金匮要略》所论'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提出了上焦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液导致水肿的发生。在中焦阳虚方面,张锡纯未提出相关方药运用,临床中可考虑以实脾饮进行补充。针对下焦阳虚者,常加减运用参附汤、宣阳汤、肾气丸等,取得一定疗效。

1.3 阴阳两虚:

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出现阴虚及阳、阳虚及阴的情况,甚者如张锡纯所说'阴阳俱虚,致气化伤损,不能运化水饮以达膀胱,此小便所以滴沥全无也'。

张锡纯在临证中注重方药的先后交替应用,重视疾病发展至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提倡'大融合'的错误用方思维,认为会造成药物相互牵制。其曾交替运用宣阳汤、济阴汤利小便。宣阳汤以人参为君,辅麦冬以济人参之热,威灵仙以行人参之滞,少加地肤子为向导药。济阴汤以熟地黄为君,辅龟板以助熟地黄之润,以芍药利小便,行熟地黄之滞,亦少加地肤子为向导药。二方轮流服之,先服济阴汤,取其'贞下起元也'。服至3剂,小便稍利,再服宣阳汤,亦3剂小便大利,又再服济阴汤,最终'小便直如泉涌,肿遂尽消'。此法中,济阴汤的运用为宣阳汤的应用作出了一定准备。这种特殊的服药心得是张锡纯观自然界日月先后运行,取象比类所得。

针对阴阳两虚所致水肿,张锡纯还指出,见水肿不可妄用利水药,应将利水药定位为辅佐药,因为'阴虚者,多用利水之药则伤阴;阳虚者,多用利水之药亦伤阳'。

2 次重脏腑辨证

张锡纯认为,水肿的产生主要在于肝、肾、脾脏。《内经》谓'肝热病者小便先黄,是肝与小便大有关系也',又肝经循行抵少腹,故水肿的出现与肝关系密切。用药上多以芍药之寒凉清肝热。肾脏为太阳寒水之脏,通于膀胱。若肾气旺,而膀胱流通者,水饮可下归膀胱,不会导致水肿。若肾虚则不能漉水,小便短少,积成水肿。且在肝气虚时,若得肾水涵养,'再辅以利小便之品作向导,其小便必然通利,所积之水肿亦不难徐消矣'。而脾者,'与胃相连以膜,能代胃行其津液。且地居中焦(为中焦油膜所包),更能为四旁宣其气化'。脾若失司,则津液气化凝滞,发生肿满。还指出,脾'其中原多回血管,以流通气化。若有瘀滞以阻其气化,腹中即生胀满',此即'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3 重视三焦气化

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张锡纯认为,三焦之气化不升则不降。小便不利者,往往因气化下陷,郁于下焦,滞其升降流行之机也。故利小便之药不效时,投以升提之药多见奇效。这种思路与《冷庐医话》提及的重用黄芪治小便不利、积成水肿者相似。张锡纯亦创制升麻黄汤(生黄芪五钱、当归四钱、升麻二钱、柴胡二钱)治疗三焦气机上逆癃闭积成水肿者。其亦创制寒通汤(滑石一两、生杭芍一两、知母八钱、黄柏八钱)治疗实热郁于下焦,溺管因热而致肿胀不通。常加减海金沙、木通,加强利尿通淋作用。

4 巧用特效药物
4.1 茅根:

张锡纯因其'生于水边,原兼禀寒水之气',又'出地之时,作尖锐之锥形',故认为其'能直入少阴,助肾气上达'。且茅根春日发生最早,禀一阳初生之气。故气之郁而不畅者,皆能用此药,其既善利水又善理气,凡阴虚水肿并气机郁滞者均可选用。对于气郁不畅后成积热者,可加用白芍、橘红、柴胡等,即热郁达之。张锡纯还提出茅根的特殊煎服法,即用'鲜茅根六两,锉碎,和水三大碗,以小锅煎一沸,即移置炉旁,仍近炉眼徐徐温之,待半点钟,再煎一沸,犹如前置炉旁,须臾茅根皆沉水底,可得清汤两大碗,为一日之量,徐徐当茶温饮之',强调久煎无效。又常配伍生姜,意义在于制约茅根之寒性,并用生姜行水气,加强消肿作用。

4.2 蝼蛄:

根据《日华诸家本草》《唐氏经验方》《本草纲目》等著作,张锡纯发现,蝼蛄可治小便不通、水肿、面肿等,并分析古方中多用蝼蛄的后半截,因其前半截'开破之力多',后半截'利水力多',并提出,'若治二便皆不通者,当全用之'。

4.3 芍药:

张锡纯认为,芍药善行水、利小便,为'阴虚小便不利者之主药'。芍药性善滋阴,故可针对阴虚不能濡养肾经;又性寒可清肝热,故能针对肝经之热。

4.4 麻黄:

张锡纯认为,麻黄'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阳之经,兼能入太阳之府,更能由太阳而及于少阴',发现凡利小便之药,其中空者多可发汗,如木通、萹蓄,而发汗之药,中空者多可利小便,如麻黄、柴胡等。在风水水肿越婢汤证中,麻黄用以祛风兼能利小便,不可或缺。麻黄还常与石膏同用,兼顾清太阳之腑热;又可与附子同用,针对'脉沉而寒',兼顾少阴之寒。

4.5 硫磺:

张锡纯认为,下焦真火衰竭到一定程度时,'非草木之品所能成功',可用矿石类药物补助肾中元阳,硫磺在因下焦寒甚所致水肿中的应用尤为重要,'诸家本草谓其能使大便润,小便长,补火之中大有行水之力,故用之因凉成水肿者尤良也','欲去下焦之寒,非服硫黄不可',又因其性善利水,故'施之火不胜水而成水肿者尤为对证'。张锡纯多用生硫黄,先少量应用,后慢慢加量,以腹部温暖为度。

4.6 地肤子:

《神农本草经》认为,其能'主膀胱热,利小便'[2]。张锡纯认为,地肤子还可用作引经药。前述济阴汤与宣阳汤便以地肤子为向导药。

4.7 威灵仙:

威灵仙多用于治疗风湿痹证、骨鲠在喉等。张锡纯因其具香窜之性,认为其可入于膀胱,'化膀胱之凝滞',达通利小便之效,常将之与人参共用,行人参之滞,治疗气虚、小便不利所致水肿。

4.8 雄黄配麝香:

张锡纯还总结了民间治疗小便不通的闻药方,即用'明雄黄一钱,蟾酥五分(焙发),麝香六厘,共研细,鼻闻之,小便即通'。现代研究中,亦有雄黄、麝香治疗水肿之应用。

5 注意食药禁忌
5.1 忌食牛肉:

张锡纯认为,'凡膨胀,无论或气、或血、或水肿',在治愈后,均终身忌食牛肉。因为牛肉属土,五行上土可胜水,致水液拥塞,不能正常输布,食之可壅滞气血,故忌之。

5.2 忌咸味:

张锡纯认为,'一身肿尽消,言忌咸百日,可保永愈'。与现代医学认为的食盐可使血液的渗透压增高、加重水液潴留,结论相似。

5.3 忌单独使用甘草:

中医多认为,肿满之证忌用甘草,因其性近壅滞。张锡纯指出,若仍需使用甘草,可加入茯苓,使功效转变为泻湿满,加强利尿消肿的作用;当水肿发展至全身,较为严重时,可不用甘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