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22)

 金色年华554 2022-05-22 发布于江西

上接前文——

诚然,《史记》中有很多段落却有不实之处,如赵氏孤儿一段,完全是古代版的王子复仇记,其内容曲折离奇,比如今的影视剧更加跌宕;还有《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记载二人是同时代的人,可苏秦的活动时间跨度竟超过100年,且跟其他史料的记载相左。

《夏本纪》、《五帝本纪》等,距《史记》成书有两三千年,其相关史料乏善可陈(主要毁在秦始皇手里),很多史学家也认为它们的可信度不高……诸如此类有争议的地方还有很多,这些无可辩驳!

《史记》毕竟只是太史公的一家之言!只要是人,无论多么客观,总会有自己的喜好和倾向,况且先秦时期,远没有后世那样完备的史官体系,想要将3000年前的历史如实地记录下来,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22)

上古时期没有记载的历史,只能通过民间口口相传为依据,当然大多来自皇家以及诸侯王们典藏的史料为基础收集,这还只是修史的第一步。其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大量重复的史料要相互对照去芜存菁,辨别真假等。《史记》可是记录了3000年历史的史书啊!其工作量之庞大可想而知。

尤其是在司马迁受刑以后,是怀着巨大的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修史!更是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去修史!相信每每写到诸如爱国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飞将军李广这样极负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时,太史公都会产生感同身受之觉,字里行间之中,也不自觉地流露出深深地慨叹之情!

但即便在感情上有所眷顾,从而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但太史公却并未因一己好恶歪曲史实(具体事例参鉴前文讲述秦始皇时,提及秦剑的那一段)!对待这些悲情英雄,太史公赋予了个人情感,同时其对历史的态度又极为严谨(这一点没法解释,他就是这样矛盾且完美的历史人物)!

后世之所以对太史公的评价如此之高,其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是以,即便《史记》中有诸多瑕疵,但却丝毫不损其史家第一的地位!鄙人以为《史记》虽然称不上完美,但凭太史公的品格以及他对待历史的态度,《史记》的真实性也绝对冠绝历代史书!太史公司马迁如今已是名垂千古,以后也当万古流芳,长名于后世!

可人力有穷尽,就算如太史公这般圣人,也无法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将《史记》尽善尽美!

在《十二诸侯年表》中没有记载周厉王以前的历史纪年,所以现代明确的历史时间线,是从周厉王下台,也就是西周共和元年开始的(所以现代才有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跟随考古工作者一起深入研究)。没有确切的根据干脆不写,由此可见太史公之严谨!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22)

而因为甲骨文和商代时期文物的出土,商朝被认为是可信的!但夏朝及五帝时期并未有任何相关文物出土。因此现代的很多外国、甚至是国内的学者便以此为由头,大放厥词,说中国商朝以前的历史不可信,都是古人自己编出来的!

对此,鄙人想说的是,西方人不过是有着不足千年历史的民族,而国内的那些声音——众所周知,华夏的一大特点,就是历来就不缺少汉奸!自己民族的历史不相信,反而去相信一帮毫无根据的外国人所言!

跟一帮没有历史的民族讨论我们的历史,本来就是耻辱!我华夏历史何须一帮蛮夷的认可!我们有文字的时候,他们还是野人!我们用兵法的时候,他们还是野人!我们大一统之时,他们还是野人……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22)

现代人严重缺乏民族自信!要说科技和工业,近代以来,我们确实不如西方!但要说文化和历史,这伙人根本就是一帮蛮夷!鄙人非常不理解,那些蔑视中国历史的中国人!大家同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你难道是从金字塔里生出来的……

近代的落后并非因为我们的文化,也不是我们懒惰,而是我们自废武功!千年以来,哪怕再强大的民族,在中原文明的熏陶之下,不出百年也会被同化,这就使得华夏的精英阶层太过迷信一种思想!迷信圣人之言,迷信兵家“至高”理念——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22)

这才是导致我们落后挨打的最重要原因,不是我们不够强,而是我们阉割了自己最强大的部分——开拓进取!当然,这只是华夏近代衰落的冰山一角,其他原因,后文会随着本文的推进陆续阐述……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史记》和太史公的故事,算得上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说《史记》必然要说司马迁,反之亦然!而《史记》篇幅太过宏大,涉猎太过广泛,鄙人才学极为有限,恐怕穷极一生也说不完,这里只能告一段落!但太史公的故事还要多上一嘴——

司马迁身为《史记》的编纂者,史家集大成者,可他自己的历史却模糊不清!连生卒年月都没有明确记载!更悲剧的是其子背井离乡、改名换姓才得以苟活!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22)

长子改姓冯(马加两点),此子改姓同(司加一竖),因此可以合理地猜测,当时汉武帝对司马迁的余怒未消,司马家族时刻处在危机之中!可见就算司马迁受了刑,也难消刘彻的心头之恨!司马迁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史记》,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从太史公开始修《史记》,到他离世,这段历史算得上精彩纷呈,可诡异的是偏偏没有司马迁他自己!再结合其子的反常的举动,让人不得不怀疑太史公的死因,但因为汉武帝的存在,加之2000多年的时间跨度,他的死也变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也由此可知——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自己的领导!这句现代警句,放在古代同样适用!

既然得罪了汉武帝,这部史家之绝唱的鸿篇巨著,自然不可能顺顺当当地出版,那么《史记》又是如何现世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