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为今日拍摄,请大家云赏花 杏花微雨,杨柳拂风,今日清明,又到清明。 提及清明恐怕人人心里都会默念杜牧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关于“清明”两字的来历,《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人将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音rú);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既是一个时令上的节气,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历史上,这样的日子,还有一个冬至,但如今冬至节日渐式微,清明却越来越受重视,成为了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清明节,将慎终追远的哀思情怀与踏青赏春的欢快气氛巧妙融合,它不仅是扫墓祭奠、缅怀故去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游玩、家人相聚、亲近大自然的节日。 对于大觉寺而言,清明又多了一重含义。每到清明时节,大觉寺内总是游人如织,是一年中游客最多的时候。四宜堂院内的古玉兰享誉天下,成千上万的人慕名前来踏青赏春,为的就是一睹京城三百年古玉兰的芳颜,欣赏这一树的白,一树的纯洁,一树的清香。这株穿越了300年历史的白玉兰,用它那旺盛的生命蕴含灿烂地绽放,点亮了大觉寺整个的春天,也照亮了每一位游客的心。但愿人长久,祝愿这份美丽的春天能够常驻人间,祝愿这棵古树老骥伏枥,能够再历百年千秋。 今天的清明,我们去先祖墓前祭扫,顺便远游踏青,得以亲近大自然,身心得到放松,吐故纳新,感受春天的生意盎然。让我们在追思先人、敬畏生命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带给我们生命的希望与力量。 撰文:孙 熹 摄影:王 松 审阅:王 松 编辑:葛 悦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二十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