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己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曾任鲁国祭酒孔子的称赞推崇,而使餐桌礼仪成为历朝历代的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今天就跟随小编来看一看中国古今餐桌礼仪的演变过程吧。 古 ![]() 中国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 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 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万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 ![]()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 ![]()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 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 ![]() ![]()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 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 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 ![]()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 所以,我们也要争做文明的文理人。在公共场所礼让他人,在食堂要有序排队。同时,也要杜绝浪费。做文明的文理人! ![]() ![]() 图/文 |罗彩玉 编辑 |罗彩玉 责编 |谢承玉 终审 | 刘磊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艺术形象的伦理道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