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韵味醇美 技巧精深——介绍孙岳的唱腔艺术

 cxag 2022-05-22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孙岳(1933—2004)

  谭派老生孙岳,从五十年代起,就以演唱《失·空·斩》《捉放曹》《搜孤救孤》等传统戏博得观众的赞赏;六十年代演出《满江红》《初出茅庐》《强项令》等新编历史剧,又以韵味醇美、技巧精深的唱腔和俊逸、洒脱的神采,受到观众的欢迎。

图片

《斩马谡》 孙岳 饰 诸葛亮、李嘉林 饰 马谡

  孙岳从小受他父亲孙钧卿的影响很深。幼年由名教师产保福开蒙,学了《搜孤救孤》《珠帘寨》《失·空·斩》等戏。又曾得到程君谋的指点。这三位先生都崇尚谭鑫培,而又对余派艺术深有研究。孙岳在中国戏曲学校学习时,主要由谭派老生贯大元教授,学了《卖马》《法场换子》《南阳关》《连营寨》等很多谭派戏。毕业以后,又拜谭富英为师,得到谭门亲传,学了《定军山》《奇冤报》等戏,他工作在中国京剧院,还经常得到李少春的教授。孙岳受过很多名师的指点,基本功很扎实,这为他宗谭学余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图片

谭富英与弟子合影

后排左起:施雪怀、蒋厚理、孙岳

  说起谭、余两家的流派关系,倒是一段很有意思的京剧史话:谭鑫培上学余三胜,下传余叔岩,真是取诸余家而还诸余家。余叔岩上学谭鑫培,下传谭富英,是取诸谭家而还诸谭家。可见,谭派和余派有着一脉相传的血肉关一系,学谭鑫培往往要吸收余叔岩的技巧,学余叔岩也不能不上溯到谭鑫培的源流。孙岳正是师承谭派正宗加以余派的技法,继承了谭、余两派的演唱艺术特色。

  谭派和余派的演唱具有什么特色呢?

  谭鑫培与他同时期的汪桂芬、孙菊仙那种实大声宏、腔调简直的声腔迥然不同。汪派刚劲峭拔、朴实无华;孙派粗犷豪放、气势磅礴。谭鑫培嗓音纯正甜润、刚柔相兼,唱腔细腻纤巧、旋律丰富。他是湖北人,唱和念白采用湖北音,掺以中州韵和北京音,富有韵律性,并且与他那委婉的声腔浑为一体。余叔岩吸取了谭鑫培演唱艺术的精髓,并有发展,形成了余派的风格。余叔岩是“云遮月”的嗓子,虽然没有黄钟大吕那种势声,但是他讲究神韵,内在力很强,富有弹性。行腔、咬字、收韵都有很深的功力。他的演唱既苍劲挺拔,又灵巧流畅,含蓄凝重,耐人寻味。

图片

《武家坡》 孙岳 饰 薛平贵、杨秋玲 饰 王宝钏

  孙岳宗谭学余取得成功,靠的是天赋和功力的结合。孙岳的嗓音有刚有柔,挺拔、委婉兼能,而且音色甜润、醇厚,是天赋的谭派嗓音。他又潜心研究余派的唱腔技巧,窥见真谛,运用纯熟。他的演唱既有舒朗、流畅的谭派特点,又得苍劲、含蓄的余派神韵。

【音频】孙岳《捉放曹》选段

  京剧《捉放曹》里“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这段〔西皮慢板〕是谭派着意刻画人物、抒发感情的精采唱段之一。经过余叔岩的锤炼,愈加绘声绘色,奕奕有神。孙岳的这段唱颇能体现谭、余的神貌。

  这段唱一开始情绪就很激昂。陈宫舍弃县令,抛别家属,随着曹操奔走天涯,共图大业。没想到曹操残忍不义。陈宫不禁满心怨恨,追悔莫及。唱到“我先前指望他宽宏量大”,用平腔,欲扬先抑。下句“却原来贼是个无义的冤家”陡然高唱,一腔愤懑迸发而出。最后的“马行在夹道内难以回马,这才是花随水,水不能恋花……”等四句,旋律的起伏转折,九曲三弯,十分委婉,展示了陈宫悔恨交加,进退维谷的矛盾心情。

【音频】孙岳《失街亭》选段

  《失街亭》里“两国交锋龙虎斗”这段〔西皮原板〕腔调简直大方,神韵十足,可以表现诸葛亮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气度。只是在“莫要自由”和“此一番领兵”两处用“擞音”,于平易中见灵巧。“靠山近水把营收”这一句用力强调语气,点出成败的关键。后面四句〔摇板〕是紧拉慢唱的自由节拍,听起来严谨、流利。第三句“但愿得此一去扫平贼寇”尺寸渐慢,“平”字一扬,“寇”字使喷口,舒缓有力,是行腔的承转。第四句“免得我亲自去把贼收”的“把”字运用上声字的滑音,“贼”字低回,“收”字又使喷口,显得雄健、沉着,为这四句〔摇板〕作了稳妥的收煞。

【音频】孙岳《定军山》选段

图片

《定军山》 孙岳 饰 黄忠

  《定军山》里老将黄忠的一段〔西皮快二六〕,孙岳唱得酣畅、灵活、气势贯通。转为〔快板〕时,一字一字接连喷出,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把黄忠倔强好胜、不服老的那股劲唱出来了。

  从孙岳的这几个段子,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唱既有劲儿,又有味儿。显然,他的这股“劲儿”是来自余派。余叔岩的唱法内在力量很大,而且是一种“逆劲”。所谓“逆劲”,好像是“逆水行船”、“疾风劲草”,一面冲击,一面阻止。或者说,是既开拓又收敛的劲头,所以很有弹性。由于用了收紧的唱法,所以,发音位置稍觉靠后。相对地说,谭派的音位比较靠前,听来舒朗、豁亮。孙岳为了保持谭派这种“味儿”,在运用余派的“劲儿”的时候,就不能过于收紧。听来虽然还不及余派有力,但是却把豁亮和苍劲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下面我们再分析孙岳的几段〔二黄〕唱腔。

【音频】孙岳《碰碑》选段

  《碰碑》里的〔二黄导板〕、〔回龙)转〔原板〕唱腔,是杨继业临终前的唱段。老令公虽然陷入一无粮草、二无救兵的绝境,但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纵然即将为国捐躯,仍然保持着忠烈气概。尽管唱腔的基调沉郁、悲怆,孙岳还是尽力唱得苍劲、古朴,内含刚劲,力求符合人物的身分和性格。

【音频】孙岳《洪羊洞》选段

  “自那日朝罢归安然睡定”这段〔二黄快三眼〕是谭派代表剧目《洪羊洞》里的一个唱段。这段〔快三眼〕突出了谭派唱腔美、韵味醇、感情浓的特点。孙岳能够把这段跌宕起伏幅度很大而尺寸又很快的唱腔,唱得抑扬有致,圆转自如。杨延昭派大将孟良去辽邦洪羊洞盗取杨令公的骸骨,结果断送了孟良、焦赞两员大将。他像是断了左膀右臂一样,非常悲痛。在病榻上,他向同情杨家将一门忠烈的八贤王倾吐了衷肠,抱恨而终。唱到“我前番命孟良骸骨搬请,又谁知焦克明他私自后跟”时,情绪激烈,行腔峭拔。最后一句:“因此上臣的病重加十分,千岁爷呀!”一唱三叹,一波三折,如泣如诉,抑郁悲凉。

【音频】孙岳《搜孤救孤》选段

  在《搜孤救孤》这出戏里,程婴与公孙杵臼为了搭救赵氏孤儿,一个献出了亲生儿子,一个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大义凛然,可歌可泣。他们智赚屠岸贾的成功,是经历了许多严峻考验的。“白虎大堂奉了命”这个唱段,是程婴出首告发公孙杵臼隐藏孤儿,屠岸贾抓来了公孙老人,命程婴当堂拷打公孙杵臼时唱的。〔二黄导板〕“白虎大堂奉了命”的“虎”字和“命”字都是闭口音,孙岳运用鼻腔和头腔共鸣,声音虚实并用,口劲收放结合,把这两个闭口音的字唱得有声、有力、有神。〔回龙〕“都只为救孤儿,舍亲生,连累了年迈苍苍受苦刑,眼见得两离分”声调铿锵,一气呵成。最后一个“分”字,喷口遒劲,甩腔激扬,把对公孙杵臼的同情和对屠岸贾的愤恨凝结在一起,尽情地发泄出来。〔原板〕的节奏又缓和下来,表现了程婴踟蹰彷徨,不忍鞭打公孙杵臼的心情。“你若是再三的不肯招认,大人的王法不容情”语意双关。“手执皮鞭将你打”的“打”字着重用力,让人可以感觉到程婴是在极力抑制内心的悲愤,直唱到“你,你,你切莫要胡言,攀扯我好人”,始终饱含着强烈的感情。

  如果把孙岳这段《搜孤救孤》和余叔岩演唱的这段作一个比较的话,你会觉得真有几分神似。尤其是强劲的力度,还有咬字和收韵的含蓄、深沉都十分相象。这种咬字是很有劲的,正像前人所形容的:“咬字要像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过山涧,劲儿小了咬不住,劲儿大了咬死了”,要求收韵和口劲的控制都要恰到好处。这很像写意画,意在传神,余味隽永。这就是艺术的含蓄美。孙岳学余派,刻意效法却毫无雕琢做作之感,就像写字一样,楷书的功夫扎实,行草自能挥洒自如而不失法度。

  谭派艺术博大精深,格调超脱;承先启后,影响深远。其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周信芳等许多老生,无不是在谭派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而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其中又以余叔岩最能体现谭派的全貌。因此,若能将谭派、余派的传统戏及其艺术技巧保留下来,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孙岳三十年来苦心钻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以说是优秀的谭派继承人。1960年李少春就曾经说过:“孙岳的条件完全可以继承谭、余正宗流派,而且应该掌握这个主流。”

图片

《初出茅庐》
孙岳 饰 刘备、李嘉林 饰 关羽、吴钰璋 饰 张飞

  孙岳对于传统艺术的发展,反映在新编历史剧的创腔和演唱方面。他在《满江红》《初出茅庐》《强项令》等戏里的演唱,是以新的艺术思想,融化旧的艺术程式的。他保持浓郁的谭派韵味,运用余派技巧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渲染气氛,从而创作出许多优美动听的唱腔。

【音频】孙岳《满江红》选段

图片

《满江红》 孙岳 饰 岳飞

  在《满江红》这出戏里,孙岳扮演岳飞。岳飞在狱中有一大段〔反二黄〕,这段唱腔的设计和演唱都比较成功。这段〔反二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旋律丰富,并且气氛悲壮,感情深沉。前四句:“见屠苏想起了黄龙痛饮,满江红班师诏历历前程。捣贼巢原当在寒冬岁尽,却不料除夕夜冷狱森森。”这是〔碰板〕起的〔反二黄慢板〕。四句唱用了四个大腔。前三句高亢激昂,第四句低回沉郁,使英勇抗金、痛饮黄龙的豪情壮志和受屈含冤、身陷囹圄的压抑心情,万感交集地抒发出来。“三十九年不虚度,精忠报国毕我终身”,表现出岳飞虽然不幸被权奸诬陷,命在旦夕,然而一片丹心,光照日月,死而无愧。“毕我终身”的“身”字,用了一个曲折迂回的高腔,有如奇峰突起,巨浪翻腾,正是人物内心跌宕激情的宣泄。下半段节奏紧促,情绪炽烈。一直唱到“义师劲旅终必胜,英雄何必泪满襟,权当作塞雪立马黄龙痛饮”猛然煞住,又用了一个大腔,奔放有力、痛快淋漓地抒发了岳飞的坚强信念和壮阔情怀。

【音频】孙岳《初出茅庐》选段

  孙岳在《初出茅庐》里扮演刘备。戏里他演唱的一段〔西皮二六〕和一段〔西皮快原板〕是很有特色的。这两段唱,孙岳在传统的板式和唱腔的基础上,根据塑造人物的要求加以变化,重新结构。发音和行腔力求舒展挺拔,使它吻合人物的精神面貌。孙岳的演唱揭示了刘备那种纵横天下、中兴汉室的雄心壮志和求贤若渴、爱惜人材的精神,刘备这个抱负远大、一世雄杰的形象,凭借声音艺术,仿佛出现在观众的眼前。

图片

《强项令》 孙岳 饰 刘秀

  最后,再向大家介绍孙岳在《强项令》里的一个唱段。

【音频】孙岳《强项令》选段

  东汉时,洛阳县令董宣持公禀正、铁面无私,处斩了公主的护卫赵彪。公主恃尊任性,要光武皇帝刘秀处治董宣。刘秀支持董宣,又怕公主不依。这里刘秀有一个〔西皮二六〕唱段,这段唱韵味浓厚、色调清新。“孤王倒做两难人”和“须念他是金枝玉叶同胞人”这两句,糅进了言派唱腔的味道,使它更加细腻委婉。唱出了刘秀优柔寡断、左右为难的忧虑神情。“左思右想心不定”的“定”字,用了一个响亮、旋律跳跃的长腔,如幽咽泉水,错落叮咚,饶有风趣,妙味无穷——原来刘秀是一个洒脱不羁、略带幽默的皇帝。

  许多观众说孙岳的唱腔“韵味醇美、技巧精深”,这个评论是有道理的:孙岳忠于传统,但是泥古而不背今。他注重研究科学的发声和音色美,又注意表达感情,形成了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希望孙岳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取得更大的成绩。

  (摘自 《戏曲群星》(三) 广播出版社 1984年5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