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代“恢复原状”之前的南禅寺大殿更接近唐代原貌

 陈正兴 2022-05-23 发布于湖北

说起唐代遗留下来的木构建筑,今天在全国范围内,公认的只有三座。其中山西省五台县的南禅寺是年代最古的一座,推断建造于公元8世纪末,堪称国宝。这座国宝级的建筑在上世纪50年代的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出来,然后加以研究保护,以至于今天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名声大噪,稍微有点这方面常识的人都知道山西省五台县的南禅寺。

文章图片1

南禅寺大殿被修复之前的原貌

然而很多人或许并不清楚,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南禅寺的外观,并不是50年代刚被人发现时候的样子,而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修复,复原的结果。当时复原是为了恢复这座佛殿唐代的“原貌”,这自然是经过了当时的一些专家的考订。直到今天还有大量的人相信这座佛殿唐代初建的时候就是70年代修复后的那个样子。

文章图片2

今天互联网上南禅寺的模型大都是按照70年代修复之后的外观和比例搭建的。

1974年,南禅寺大殿保护工程开工。依据“恢复原状”作为基本原则,对南禅寺大殿采取了“全面复原”的保护修缮方式。其中复原部分主要包括台明、月台、檐出、椽径、殿顶、脊兽、门窗几个方面。

1、月台:依据发掘结果恢复原有月台尺寸。

2、檐出:原有椽头和角梁外端有明显锯痕存在,出檐尺寸明显较短。参照台明发掘尺寸以及对比其它早期五铺作斗棋建筑实例中出檐与柱高比例和宋《营造法式》规定,将檐出总长恢复到234厘米。

3、椽径:实物尺寸较大者与宋《营造法式》规定“径九分至十分”相符。依照实物进行复原。

4、殿顶、脊兽:屋脊参照佛光寺东大殿19层瓦条规制,采用15层瓦条。鸱尾参照渤海国唐代鸱尾、西安大雁塔门楣线刻佛殿、晋城青莲寺碑首唐代线刻佛殿、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和敦煌壁画中唐代殿宇鸱尾样式制作安装。悬鱼、博风照宋《营造法式》复原。殿顶瓦件规格有两种样式。尺寸较大的与《营造法式》规定大体相符,原样使用,残缺照旧补齐。

5、门窗:拆除后砌砖券,依据残留榫卯结构并参照周边早期建筑实例以及敦煌唐宋时期窟檐形制恢复。

然而本人却有截然相反的见解,以为上世纪50年代南禅寺大殿刚被发现的时候,那个状态才更接近这座唐代建筑最原始面貌,后来的维修反而抹去了很多珍贵的原始信息,今天人们见到的南禅寺大殿的外观并非是唐代的原貌,而仅仅是今人的一种认知而已。说得难听点,上世纪的那次大修与其说是通过古代遗留的实物修正学术观点,倒不如说让古代的遗物符合当时流行的学术观点,以便证明那些学术观点都是正确的。这帮人修复唐代的建筑居然参考到了北宋末年才颁行的《营造法式》这一点颇似红学圈的生态。下面我就要用这篇五千多字的长文,告诉各位读者,为什么当年的那次修复有很多地方是错误的。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南禅寺大殿才更接近唐代的原貌。


文章图片3

湖北某地的唐代影视城,入口处直接照搬日本战国时代的城堡

于唐代建筑到底什么样,现在国内很多人特别迷信两样东西:敦煌的壁画和日本的早期木构建筑。这就闹了很多笑话:很多地方,打着盛唐大唐的旗号做一些复古的景观建筑,但是建好了之后,其实就是日本镰仓、室町时代的风格。所谓唐代的木塔就是把日本现存的一些佛塔照搬过来,然后再根据敦煌壁画进行一些修改,就是“唐代木塔”了。

说到敦煌壁画和日本的一些早期木构建筑,我个人认为这两样东西都不太靠谱。

文章图片4

敦煌地区远离内陆,当地的画师他们在绘制壁画或者水陆画的时候,并不真正了解内陆的建筑发展情况,只能是绘制一些固定的模板。用老话讲,就是这些画工有一些祖传的“画样子”。类似于,清代的一些寺庙壁画里,人物穿着的还是明代的衣服。如果大家真的看过一些敦煌的壁画,则会发现,在敦煌壁画中,初唐时代的建筑和五代的建筑居然没有任何差别,但是研究建筑的人都知道这个时间段是中国建筑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典风格,像中晚唐辽宋夏金元的醇和风格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怎么可能初唐的建筑和晚唐五代的建筑在外观上毫无差别呢?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域地区的画工根本不了解内陆建筑发展的情况,只能凭借着祖传的模板绘制一些程式化的宗教画,根本不可能反应当时建筑的真实面貌。

文章图片5

另外从敦煌石窟残存的几个北宋初年窟檐的做法来看,可以知道,敦煌地区的建筑的发展要比内陆滞后一些,就是说中原地区的一些建筑技术,并不能很快地传播到西北地区。所以即便敦煌的画工能如实描绘当时建筑的外观,也不代表山西华北地区同时期的建筑的外观也是那个样子。

文章图片6

奈良法隆寺金堂剖面

还有人经常性的造谣,说日本还有一些“唐构”。这个说法本来是二战之前日本的一些所谓的学者编造的谣言,欺负当时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建筑史,所以他们任意胡说八道,以所谓的中国文化传承人自居。其实呢,就是要为侵略中国做舆论准备。这路胡说八道在今天的日本,已经相当非主流了,但是在中国居然还有一批信徒。这个确实不可思议。今天日本人认为他们的早期建筑是传承自百济。因为当代日本人其实就是渡海过去的扶余人,他们跟百济人是同宗同源。百济建筑就和大陆的建筑有很大区别。

后来日本派遣唐使,学会了一些当时唐代的建筑技术,但后来随官方遣唐使的断绝,这些技术逐渐在日本国内失传,再从中国请师傅,也没人乐意去日本那个穷地方,导致他们后来修缮古建的时候用的就是日本本地的土办法了,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小屋组。那个玩意儿用汉语翻译,就是脚手架,那个东西很难算在中国梁柱斗拱的范畴之内。

所以说,以敦煌壁画,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的壁画、甚至是宋代的文人画和日本建筑为依据进行的所谓唐代建筑复原,我个人认为是相当之不靠谱的。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敦煌唐风和东瀛唐风也不过就是像京剧里的戏袍一样,已经高度的程式化,甭管是什么地方,复原什么建筑,只要是跟唐代沾边的,就是那么一种固定的风格,老百姓也认可,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不过无论如何,这些现代唐风建筑总好过钢筋混凝土的火柴盒或者各种造型怪异的所谓后现代建筑,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把这种思维放到文物的修缮上,可能就要造成一些不可接受的结果了。

了复原依据上的不靠谱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建筑发展的一个认知问题。如果单纯从中国木构建筑的发展来说,并不适合以朝代划分。因为中国文化不像印度和西方文化,一个朝代一个文化,互相之间有融合但并没有明显的传承。可中国的文化两三千年来,从来都是传承融合并举,并且以传承为主,所以你要研究中国建筑的演变,就不能以朝代而论之。

梁思成在民国年间写过一部《中国图像建筑史》他就把中国的所有现存木构建筑分成三个时期,豪进期,醇和期,羁直期。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他把中唐以后的建筑和宋初建筑都算作是豪进时期的建筑。也就是说在梁思成早年的理论体系里,中晚唐,五代和宋初是一回事。而初唐,盛唐,南北朝世代的木构建筑,因为没有实物,所以他没分期。那么我个人,根据中国历史的划分办法,姑且称中晚唐之前的建筑为古典建筑,实际上梁思成那个划分办法就是对于中国历史上,中古时代和近代木构建筑的一个划分。

说到全国范围内唐代遗留下来的木构建筑其实只有三座。都在山西,一座是五台县的佛光寺正殿,一座是五台县的南禅寺正殿,一座是芮城县的广仁王庙。全国就这么三座。余下的那些所谓的唐代木构其实都是五代建筑,并不是真正的唐代建筑。这三座木构殿宇的建筑年代都在公元8世纪以后,全部都是中晚唐时代的建筑。也就说全国范围内,或者说全世界范围内,目前已经不存在盛唐或者初唐时代的木构建筑了,有的就是中晚唐时代的一些小型的木构建筑。

在三座建筑中,南禅寺大殿的年代最早,因为南禅寺始建于公元782年,所以推断南禅寺大殿的建造年代应该在这个时间点,当然也许更晚。所以这个时代的建筑,虽然还是唐代,但是跟初唐和盛唐时代那种带有北朝甚至魏晋遗风的建筑,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建筑技术上都有了极大的差异,相反,与后来五代和辽宋初年的一些建筑有很强的传承关系。盛唐是中国古典时代的尾声,而中唐则是中国中古时代的开端。

综合以上两点,为什么我要说,上世纪70年代对于南禅寺的修复是一种失败的修复呢?第一个理由就是壁画、古代文人画、“日本唐构”都不是很可靠的依据;另外南禅寺大殿所处的时代,实际上已经和初唐和盛唐不同了。那么你用初唐和盛唐的文物来修复南禅寺,来恢复所谓的原貌,这个一定是不准确的。至于用《营造法式》来指导南禅寺大殿的复原工程更是天大的玩笑,用北宋末年的技术指导唐代晚期的建筑复原,还有比这更离谱的事儿吗?


面我要讲几点支撑我这种观点的证据。从建造年代、鸱吻、彩画、出挑、山墙这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为何上世纪50年代那个外观类似生产队仓库的南禅寺大殿才是其真正的原貌,而70年代修复出来的那个看起来更像敦煌壁画的南禅寺大殿是现代人一厢情愿的产物。

年代

文章图片7

南禅寺造像

文章图片8

敦煌石窟盛唐造像

通过今天南禅寺大殿内的佛教造像来判断,南禅寺大殿应该建于中晚唐时代。南禅寺大殿的构件上没有类似佛光寺大殿的那种唐代的题记,所以很难准确的判断出来其建造年代。但是殿内佛像已经显得有些呆板和臃肿,这种风格和初唐或者盛唐时代那种灵动飘逸健美的风格就有很大差异了,更接近五代或者宋初的造像风格。故此从这一点说,南禅寺大殿里应该就是中晚唐时代的建筑,应该建造于公元八世纪末到九世纪初这个阶段。和佛光寺大殿和广仁王庙处于同一个时期。所以,这三座建筑是可以互相考订的。比较万幸的是佛光寺大殿和广仁王庙没有惨遭“恢复原貌”的毒手,所以保留了很多原始的信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鸱吻

关于建筑的鸱吻。这个词有很多叫法,有的叫鸱尾,有的叫鸱吻,有的叫吻兽。为啥有这么多名字呢?先跟大家普及一下知识。鸱吻这个东西,早期是没有的,早期建筑这个部分会用鬼瓦代替。直到今天日本的很多建筑还是用鬼瓦替代鸱吻。到了隋唐以后逐渐出现了一种类似鸟尾巴形状的构件,就是因为这个构件的造型是像鸟尾巴,所以叫鸱尾。到了后来又逐渐从鸟尾巴演变成为一条吞吐东西的龙,鸟尾巴逐渐向鱼尾过度,类似佛教传说中的摩羯鱼,所以到了这个时期又叫鸱吻。发展到元代以后,鱼的造型都不是很明显了,索性就是一条龙了,故此到了今天索性称为吻兽。

文章图片9

日本现代鬼瓦

文章图片10

大明宫遗址出土的唐代早期鸱尾

那么摩羯鱼造型的鸱吻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从现存的文物看,就是中晚唐以后。山西地区的几乎所有早期建筑,什么佛光寺,广仁王庙,天台庵,大云院,青莲寺的鸱吻全部都是摩羯鱼的造型,在改造之前的南禅寺大殿鸱吻也是这种造型。

文章图片11

佛光寺鸱吻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五代大云院鸱吻

那么类似鸟尾巴的那种鸱尾在哪出现过呢?我告诉大家,现存的古代建筑里,没有!只在两个地方出现过:唐代早期的宫殿遗址里有过出土;还有日本战后修复的一些所谓古建筑里有过应用。所以南禅寺大殿修复之后换上这种鸱尾依据是什么呢?还是我上面说的那几条:敦煌的壁画,日本二战后修复的那些唐构,还有就是一些出土的唐代早期的文物。这个看起来啊,依据很充足。但是,请大家注意我上面的那番话,就是与南禅寺同时代的建筑在山西河北河南有很多,所谓豪进时代的建筑。而这些建筑实物里,没有一座鸱吻的样式是南禅寺修复的这种,反而都是龙头的造型!

彩画

在上文中那个所谓的复原依据中,几乎就没涉及到彩画的部分,也就是说他们都没解释为什么修复完之后,南禅寺大殿上的彩画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不知道现在谁说的,很多人认为,唐代建筑外部是没有彩画的。好像就是简单的几种颜色,什么红色,白色,绿色。这个主要是受日本和敦煌壁画的一些影响,但日本人这么做是为了节省成本。实际上看江户时代,日本幕府的一些重要建筑,那个彩画还是很繁复很艳俗的。所以日本人不是不喜欢彩画,而是很多寺庙他没钱装饰彩画。敦煌的花匠这么做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和工本。所以很肯定的说,无论是南禅寺大殿还是佛光寺大殿,最初都是有彩画的,这一点从今天木构件上的痕迹都能得到证明。

文章图片14

佛光寺东大殿内槽彩画复原图

文章图片15

注意门券上的彩画遗迹,完美的与上面的建筑构件相吻合,唐代原作无疑!

南禅寺大殿的彩画,因为我手上的黑白照片相当模糊,所以我不能看清细节,但是,一个很明显的一斗三升的彩画,我还是能看得见得。对于这个主题的彩画,我初看得时候很吃惊,因为一斗三升是唐代建筑和宋初建筑才有的一种构件,后来逐渐被淘汰了。所以到了宋代以后特别是元代以后,一斗三升这种主题是不可能出现在彩画题材中的!而这种画上去的一斗三升,通常只出现在宋初以前,所以我断定,南禅寺大殿的垫板上的彩画,很有可能就是唐代原物,不过很可惜,现在的南禅寺大殿上已经看不到彩画的痕迹了,至于这些绘制有彩画的构件换下来之后存于何处,不得而知。

出檐

文章图片16

陕西省博物馆 唐代建筑模型 请注意最后一座大殿的彩画和出檐

而且我看老照片,发现原来南禅寺大殿的屋檐出挑也不是像今天这么夸张,这个正好和我在陕西省博物馆看到的一组出土的唐代建筑模型相吻合,这组用来殉葬用的唐代住宅模型的屋檐出挑就很短,而且斗拱上还有类似明清的彩画,当时觉得很不协调,与自己之前印象里的唐代建筑大相径庭,然而结合南禅寺的老照片来看,这反而是唐代建筑的原貌了。其实无论是佛光寺大殿还是广仁王庙的屋檐出挑都很短。现实中做出挑那么大的屋檐既没必要也很危险,因为类似晋北这种地方,如冬天积雪太厚很容易把屋檐压塌。最典型的一个反面案例就是被修复之后的天台庵,必须用柱子支撑过分探出来的大翼角,不然就有塌掉的可能性。

文章图片17

唐代建筑出檐短的原因是在唐代,屋檐只有一层椽子,而不像后来的建筑那样有飞檐,更不会像后来明清南派那样有那么夸张的上翘的飞檐。之所以人们印象里唐代建筑屋檐出挑很多,是因为唐代建筑的斗拱尺寸很大,斗拱的出挑很大。可如果将出檐的尺寸和斗拱的尺寸相比,则唐代建筑的椽子出挑的长度并不是很大,这一点在佛光寺大殿的做法上展现的很清楚。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大家看,佛光寺角粱的出挑的尺寸,仅仅相当于两道华拱探出的长度。结果大家再看修复后的南禅寺大殿,他这个角粱的探出的比例是相当夸张的,与他斗拱是不成比例的!这种做法,在气候相对干燥,冬天雨雪很大的晋北山区,是根本没有任何实用性的!反而是50年代那个比例才是最合理的。因为这是中国北方的建筑,不是日本那种暖湿多雨的岛国气候,屋檐没必要做那么长。

檐墙

最后说说大殿的檐墙。现在很多人刻板的以为建筑外面有砖石檐墙是元代以后的事儿,宋代之前的檐墙和隔墙一般以木板糊泥为主,然后外面刷上一层白粉。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因为古人喜欢这么做,实际上这种做法既不耐久,更不保温,所以后来逐渐就用砖石代替。古人这么干,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会烧砖或者没法大量的烧制优质的青砖。这个应该跟砖坯质量问题和炉温有关。但是这并不代表,古人不喜欢用砖瓦做建筑格挡,今天很多秦汉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大型空心砖,这些东西基本上就是用作建筑隔断。秦汉尚且如此,何况是中晚唐呢?

唐代砖塔很多,说明当时的人不但掌握了烧砖的技术,而且能大批量的生产,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拱圈技术。那为什么唐人不会把砖石的墙壁用在木构建筑当中呢?尤其是在冬天比较寒冷的晋北山区?唐人为什么一定要用那种糊上泥巴的木板墙呢?这种墙有什么优势呢?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在我看到很多唐代砖塔中,经常看到一种上圆而下方的塔门造型,对于这种造型我最初仅仅以为是一种装饰的需要,但是看到了南禅寺的老照片之后我这才意识到,这其实是对于当时木构建筑的一种真实反映,是对于木构建筑的一种还原。这个做法反映的就是在木构建筑外面包裹了一道带有拱券的山墙,模仿的就是这种效果。

而且后来人们在山西,河北,河南地区发现的晚唐到宋初的这些建筑,甚至是北宋末年的一些建筑,最原始的状态,几乎全部都是砖石山墙,几乎没有一座建筑是跟敦煌壁画里画的那样是用木板墙的。所以你有什么理由认为南禅寺大殿之前一定没有包裹着一层砖石山墙呢?这种可笑的偏见,到底源自哪呢?唐朝人修了那么多的砖塔,他给木构建筑包裹一层山墙,这个有啥不可接受不可理解的呢?

文章图片22

少林寺初祖庵早期照片,注意民国时代大修之前的初祖庵没有任何木板墙的遗迹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木板墙都是后人加的,之前全是砖墙,而且出檐也被莫名其妙的加长了!


造学社从成立到今天,还不足百年,中国人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探寻,也不过百年而已。而且对于中唐之前的建筑,几乎没有什么实物遗留下来,只有一些石阙,石窟和砖塔,再有就是各种遗址和出土文物了。所以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在将近办个世纪以前,对于唐代建筑的认知上有一些偏差,有一些偏见,有一些误解和模糊的地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其实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维修人员这么多年也再不断的进行改进,比如今天修缮的一些古代建筑就是尽可能的保留其原始的面貌,而不再像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那样,进行那种大换血式的所谓“历史还原”了。

文章图片25

广仁王庙依旧保留着刚被发现时候的原貌

只不过在今天,社会大众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只怕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那个水平,甚至是营造学社时代的水平,这个显然就太落后了。当然中国古代建筑史本身也是很冷门的学科,今天的大众能对于这一块产生一些兴趣,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儿了。如果要求大众能够意识到上世纪70年代对于五台县南禅寺唐代大殿的修复是一次比较失败的尝试和探索,中唐以后的唐代建筑并不是今天大家以为的那个样子,简直就是一种苛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