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塞不通方剂(收集整理)

 火帝养生_WSH 2022-05-23 发布于云南

1、扬肺利湿汤

  【处方】桔梗9克 天花粉6克.白术15克 茯苓15克 桑白皮9克 茵陈9克 猪苓6克 黄芩1.5克

  【功能主治】治肺疸,鼻塞不通,头面俱黄,口淡咽干,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2、化风丸

  【处方】藁本(去土)川芎 荆芥穗 细辛(去叶、土)甘草(炙)草乌头(炮,去皮、尖)香白芷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每30克作10丸,朱砂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治风气上攻,头目眩晕,项背拘急,鼻塞不通,神志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后用清茶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3、鼻窦炎口服液

  【处方】辛夷、荆芥、薄荷、桔梗、柴胡、苍耳子、白芷、川芎、黄芩、栀子、茯苓、川木通、黄芪、龙胆草

  【性状】为深棕黄色至深棕褐色的液体;气芳香,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辛夷、荆芥、薄荷、柴胡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水,蒸馏后的药渣与其余桔梗等十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加入上述芳香水与适量防腐剂,混匀,加水至规定量,搅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通利鼻窍。用于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20日为一疗程。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遮光,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4、宣肺散

  【处方】柴胡 黄芩 紫菀各6克 白芍30克 当归 麦冬各15克 茯苓 白芥子各9克 甘草 款冬花各3克 紫苏3克 辛夷1.5克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治肺经郁火不宜,致成鼻渊,鼻塞不通,浊涕稠粘,病已经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柴胡散郁火;黄芩、麦冬清肺热;当归、白芍和营血;紫菀、款冬、紫苏、白芥子宣肺气,化痰浊;更用辛夷擅通鼻气;甘草以和诸药。肺经郁火得散,气血调和,肺气宜畅,则鼻渊自愈。

  【摘录】《辨证录》卷三

5、栝楼丸

  【处方】栝楼1枚(大者,去瓤),天南星(炮)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细辛(去叶土)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当归(洗,焙)半两,寒水石半两,白矾半两。

  【制法】上件除栝楼外,余为末,入在栝楼内,用纸数幅紧裹,于饭上蒸2次后,却于新瓦上焙干,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风热咳嗽,痰涎壅盛,头目不利,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生姜蜜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6、荜澄茄丸

  【别名】澄茄丸

  【处方】荜澄茄半两,薄荷叶3钱,荆芥穗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糖霜蜜和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澄茄丸(《医学入门》卷七)。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六引《御药院方》

7、银翘辛夷汤

  【处方】银花9克 连翘12克 辛夷3克 山栀3克 黄芩3克 桑叶9克 荆芥6克 薄荷3克 桔梗6克 生甘草3克 丝瓜藤10克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解毒。治鼻渊。风热上乘,肺失宣利,热毒壅盛,熏蒸鼻窍,鼻流浊涕或黄脓涕,腥臭气秽,粘稠不易擤出,鼻塞不通,嗅觉不灵,头疼昏胀,眉棱骨痛,或发热微恶寒,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与荆芥、桑叶、薄荷同用,疏散肺热,透达表邪;黄芩、山栀,清泻肺火,解毒凉血;辛夷入肺经而善通鼻窍;丝瓜藤性凉可化痰湿,又通鼻络;桔梗引诸药入肺经,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共为轻清上行,解毒通窍之剂。

  【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8、立止头痛散

  【处方】大黄2两,全虫10个,朱砂3钱,麝香4分,冰片5分。

  【制法】上为细末,装3分,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清热,通窍,止痛。主由风热上攻引起的头晕头痛,鼻塞不通,时发时愈。

  【用法用量】《中药制剂手册》本方用法:每服三分,温开水冲下。外用可搐鼻少许。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9、丹砂膏

  【处方】蜀椒3升(去目,汗),丹砂2两,细辛2两,桂心2两,附子30枚,前胡(切)1升,白芷(切)1升,芎(切)1升,白术1升,吴茱萸1升,当归1两。

  【制法】上(口父)咀,诸药唯椒、茱萸不捣,以苦酒渍1夜,令淹,以猪脂不中水者10斤,切细,令诸药于铜器内,煎三上下,白芷黄成膏,以绵布绞去滓。

  【功能主治】瘑疥癣,诸恶疮,风温肿不消,鼻塞不通,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齿痛,耳聋,金疮,牛领、马鞍疮,腹中有痈,瘘疾。

  【用法用量】如患风温肿不消,服如弹丸大1枚;若鼻塞不通,以膏着鼻中;若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以绵絮裹箸头,注膏中,以敷两眦,至卧时再敷之;齿痛亦如耳聋,亦准之;金疮、牛领、马鞍疮,亦可敷之。治下赤,腹中有痈,并瘘疾在外,即摩之,在内即服之,如弹丸大1枚,1日3次。

  【摘录】《鬼遗》卷五

10、通宣理肺丸

  【处方】紫苏叶144g 前胡96g 桔梗?96g 苦杏仁72g 麻黄96g 甘草72g 陈皮96g 半夏(制)72g 茯苓96g 枳壳(炒)96g 黄芩96g

  【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

  【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3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11、都梁丸

  【处方】白芷160两(用黄酒32两浸蒸晒干),川芎40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

  【功能主治】散风止痛。主感冒风寒,头痛眩晕,鼻塞不通,身热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2、白芷膏

  【处方】白芷半两,细辛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

  【制法】上锉细,以羊髓4两,与药同入铫子内,慢火上熬,候白芷赤黄色,膏成,绞去滓,贮于瓷器内。

  【功能主治】小儿囟气虚肿,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敷儿囟上及鼻中,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13、通鼻散

  【处方】壶卢壳(烧灰)石钟乳 胆矾 冰片各等分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吹入鼻内,出黄水。一日吹二三次,二三日即通。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三

14、丹参膏

  【处方】丹参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芎1两,当归(锉,焙)1两,桂(去粗皮)1两,防风(去叉)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猪脂5两,羊髓5两,与药相和,入铫子内,慢火熬,候药黄色,取下绞去滓,贮瓷器中。

  【功能主治】小儿鼻塞不通利。

  【用法用量】每以大豆许纳鼻中,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15、通宣理肺丸

  【处方】人参15克 苏叶30克 葛根20克 半夏15克 陈皮22克 前胡22克 茯苓15克 枳壳22克(炒)桔梗30克 甘草7.5克 木香5.6克 麻黄19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扶正解表,化痰止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