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一心脏介入中心迎来2位特别的病人,4岁的婷婷(化名)和5岁的宇宇(化名)。他们出生后分别被诊断为“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均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诊观察,随着年龄增大,心脏情况不断加重,同时出现了生长发育迟缓。处理心脏问题刻不容缓,但传统的心脏手术需要开胸、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两个孩子的家属得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团队能行微创治疗,转诊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经我院先天心性心脏病介入专家蒋威主任及胡晖主任、儿科及儿童重症监护团队蒋苏华主任、心脏超声莫展主任、麻醉科陈华艳主任等多科会诊后,认为两个小孩均有微创治疗条件,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决定为婷婷行静脉全麻下右心导管检查+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为宇宇行静脉全麻下右心导管检查+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4月28日,2台小儿先天心介入手术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首先为婷婷行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术中右心室造影显示肺动脉瓣明显狭窄,结合术前超声提示跨瓣压差69mmHg,经过球囊扩张,肺动脉瓣被打开了,术中跨瓣压差马上降至15mmHg;随后为宇宇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中使用封堵器关闭房间隔缺损,术中即时超声监测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两个孩子手术顺利完成,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两台心脏手术由麻醉到手术完成,总用时仅2个多小时。术后患儿送到儿童监护室进一步复苏、监护治疗,监护室的医生、护士以最专业的水平,密切检测两个患儿的心跳、呼吸,时刻巡视查看伤口、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当晚患儿清醒后即开始进食。 术后第一天,蒋威主任和蒋苏华主任进行了联合查房,为婷婷和宇宇进行详细的查体,并指导完善相关术后复查,再三确认患儿稳定情况后便转回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术后第二天,所有检查结果回报未见异常,婷婷和宇宇可以出院了,总共住院5天,家属们的心头大石终于安心放下了。在出院前,医生为两个小朋友的穿刺口换药,家属看到后不禁惊叹“太神奇了,通过一个小针口竟可治好心脏病”。 小儿得了先天性心脏病何时手术,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据我院先天性心脏病专家蒋威主任介绍,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先心病的手术时间不以年龄、体重的大小而定,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而定。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治疗治疗时间十分宝贵,出生后就必须手术,否则孩子会发生夭折,或丧失矫治手术的机会。如患有大的室间隔缺损、粗大动脉导管未闭,如果不及时做手术,会因为反复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影响孩子的发育,还会发生严重肺动脉高压,应在婴儿期内进行手术治疗。此外,如一些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可以定期观察,根据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疾病情况择期介入手术治疗。总之,得了先心病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并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最佳手术时间,得了先心病不用怕,及时诊治是关键!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团队,是由心内科、儿科为主联合组建而成,在国内较早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004年起),联合心外科、心功能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提供个体化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目前成熟开展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等微创封堵术以及肺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导管检查等微创介入技术,其中儿童患者更是形成术前检查-介入或外科手术-PICU术后监护-儿科出院的模式,利于患儿恢复及家属照顾。 供稿:温健恒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