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炉边读诗】江晨:热爱惊醒诗歌——张晓东诗集《因为热爱》读记

 陶冶小筑 2022-05-23 发布于浙江

热爱惊醒诗歌

                       ——张晓东诗集《因为热爱》读记

间隔一段时间,我记不住具体日期。一天,我在丽水北大方公司干活间隙,随手拿起一本诗集,是诗人张晓东新近出版的《因为热爱》。试着一读,很快就读了进去,从“精品区”始,经过“生活区”,到“亲情区”,停留“瓯江两岸”,102首诗歌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将4“一诗一评”也一并消灭。期间,我还有意识的留意所化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由此,得出张晓东诗歌的第一个特点:好读。

我与张晓东相识已久,说实在,之前并没有集中读过他的诗歌。年轻时,一起热爱,甚至迷狂诗歌,也只是交流时读读;他重新写作后,偶尔进入他的博客,仅仅随意浏览。我说他的诗歌好读,在于它的直抒胸臆,随性而为,“来到人世/这座命运安排的小城/我不是过客/我永远是个归人/很多这样的夜晚/我流连在/灯光映照下的小河旁边/让微风洗去白日的尘/我不看远处的月/我只沉湎眼前的其中/一次次举起手中的酒杯/我已经不会说出热爱/因为我是一个热爱之人/请原谅  因为我的热爱/在这夜深时分/一次次用热爱/将所爱惊醒《请原谅  因为我的热爱》”,没有故作深沉,装腔作势;在于它的删繁就简,直趋本质,“爱情如流水淡去/信仰或许只留下了背影/日子依然一天一天//……现在人们满足在已经生病的世界里/得过且过/过着小康的病生活《病生活》”,没有绕过来绕过去的诘问,似是而非的纠缠;在于它的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在中国,有一个小镇/它的名字叫做沙兰/它的面积很小啊/在偌大的中国地图上/一滴眼泪/可以将它完全覆盖//……2005年6月的沙兰/全中国哭泣的泪水无法将它覆盖/全中国哭泣的泪水/无法填满沙兰镇/那低了的/浅浅的一米《沙兰,沙兰,一米沙兰》”,小视角抒写大事件,没有过多的修辞,让人击掌。可以说,这种好读的诗篇,遍及诗集《因为热爱》的各辑之中,俯拾即是。由此,得出张晓东诗歌的第二个特点:口语。

口语是相对书面语而言的,口语诗也是对抗书面语诗而出现的。现代汉诗中的口语诗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轫以来,在探索与争议中发展、成熟。进入新世纪,随着网络诗歌的兴起,口语诗呈泛滥之势。万物以适度为美,过之则反,口语诗” 如果沉溺无深度、平面化、自虐性,则易沦为“口水诗”、“废话诗”。我崇尚,好的口语诗,应该指向人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存在,并使之敞开;用词平朴、自然,不做作,少卖异;造语简洁、明括、干净、爽利,直抵事物本质;其语势语态,大多从容淡定,冷静沉着,行止欲知,不露声色……。张晓东,这个丽水诗人群中始终如一坚持“口语诗”创作的诗人,在他近三十年的诗歌之路上,渐行渐远,提供了一些具有自己“气味”的文本。请读:“很多时候他们叫我张老师/很少时候他们叫我张诗人/有时候他们叫我张晓东/有时候他们叫我晓东兄弟/有时候他们叫我东/有时候他们叫我张老板//很久  没有人叫我东东了/很久  没有人叫我的小名了/母亲  想到这/我的心真的很痛《清明:怀念母亲》”。再读:“……我在小城里  安静生活/陪老爸种门前的菜地/和一帮梦想成为大师的文学爱好者喝酒/和几个小城里的所谓寂寞高手下棋……对这样虚度光阴/我乐在其中/……我已习惯这样深陷/在温柔乡里不能自拔《就这样虚度光阴》”。又读:“柯平大哥个不高/胡子有点多/带顶浅黄的帽子/不带帽子了大哥就会感冒……到最后举起酒瓶子的时候/柯平大哥还是有点小结巴/我也变成了小结巴《与柯平大哥喝酒》”。我这样反复引读张晓东的这几首诗,并不是说,它完全达到了我崇尚好的“口语诗”标准,至少它在靠近,至少我喜欢。

通读诗集《因为热爱》,我认为,张晓东诗歌还有第三个特点:现场。我指的现场,应该是肉身在场,灵魂在场,感觉在场。这一点,在各辑诗中均有体现,尤以“生活区”中的作品为最,“你可以说我胸无大志/因为我一直过着小生活/虽然我一直没有关注过柴米油盐/但我确实没有想过轰轰烈烈/我就这样随波逐流/娶妻生女/生火做饭……我想人生短暂/尽量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在人世间走上这么一遭/除了小生活/你还能留下些什么《小生活》”。其他如《端午粽子 诗歌及其他》、《我看那小河》、《人们和连绵不断的雨》、《中年》等篇什也契合我说的三个在场。

曾经有人说,诗歌是青春的事情。可我说,诗歌是一辈子的追求,年轻时凭灵气写诗,但越到深处,年龄越长,则可凭经验与功底写作。不是吗,我们称之为“诗人中的诗人”的昌耀,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就是在中年以后完成的;在我们身边,闻欣老师一生中最好的作品也是在中年以后写作的。晓东兄,我们已经一起进入中年时光,让我们各自努力,争取写出更加成熟的诗歌,不负此生。因为,诗歌是我们“内心的黄金城堡”,“这辈子我们不离不弃/这辈子我们相偎相依/下辈子我们继续把酒言欢/下辈子我们还做兄弟《我和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