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发展的结果,当病情进展至失代偿期,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其中,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期的重要信号。此时机体出现腹胀、腹痛、肝脾肿大、黄疸、面色黝黑等症状,若未得到及时诊治,有较高的病死率,总体预后差。西医对本病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多对症进行保肝、抗炎、利尿等治疗,常用呋塞米利尿治疗,短期疗效尚可,但病情易复发,对腹腔积液的控制力有限。中医认为,本病属“臌胀”“积聚”等范畴,病位在肝,与脾肾密切相关,常由肝脾失调,累及肾脏,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体内水停、血瘀、气滞等互结,水液输布异常,水湿难去,病情缠绵难愈,日久损伤正气,致病情更为顽固难治。本研究分析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卧床休息,给予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限水限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酌情补钾,进行抗炎、保肝等治疗;口服呋塞米片(广东九连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210,规格:200 mg×100 s),40 mg/次,1次/d,螺内酯片(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070,规格:20 mg×100 s)100 mg/次,1次/d;使用注射用谷胱甘肽(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34,规格:0.3g)1.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药用生地黄40 g、鳖甲30 g、生牡蛎30 g、茯苓30 g、麻仁30 g、党参20 g、猪苓24 g、泽泻20 g、滑石20 g、大枣20 g、生姜15 g、麦冬15 g、炙甘草15 g、阿胶 10 g、桂枝10 g;随证加减:血瘀阻滞者加桃仁15 g、赤芍15 g、泽兰15 g;湿热者加茵陈 15 g、栀子10 g;气虚甚者加黄芪30 g;阳虚者加菟丝子30 g、肉桂10 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温服150 ml。两组均治疗 2 个月后评价疗效。 结果显示,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临床疗效显著,能加快症状缓解速度,明显改善体征,抑制肝纤维化,保护肝功能。 文章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吴必建 |
|
来自: 崔m95b7p4dpv0m > 《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