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空母”的执念!日本海自CVH航母计划的无疾而终

 我是孤独的星星 2022-05-23 发布于江西

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舰载航空兵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海自的发展史同样也是其所装备的大型载机舰艇的发展史,海自大型载机舰的发展历程不仅仅反映了对“空母”这一舰种的执念,更体现了日本海上自卫队乃至于日本国家本身防卫政策的变迁。早在上世纪60年代,海自就曾有明确的航母计划,这便是“二次防”CVH的构想萌动。

文章图片1

1959年10月,随着“一次防”接近尾声,防卫厅内部开始探讨下一阶段的建军计划,当时的防卫厅长官赤城宗德在大量借鉴自卫队制服组成员的想法后,抛出了“赤城构想”。赤城构想十分大胆,其改变了陆自优先的资源分配策略,重视空自与海自的实力提升。对于海自而言,“赤城构想”的主要观点是建立吨位达16.4万吨,并以直升机航母为核心的反潜作战群,这也是日本载机舰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尝试。

通过后期流出的设计草图和相关介绍,海自直升机航母(CVH)全长约166.5米,水线长160米,舷宽22米,吃水6.5米,推测其标准排水量约8000吨,满载排水量达14000吨。全通式飞行甲板构造,无球鼻艏,开放式的舰首,飞行甲板下方为一层机库,机库在舰尾的低一层小艇搭载甲板前结束。舰岛位于右舷,排烟管道设置于舰体肿部右舷,烟囱与舰岛连为一体。

全通式飞行甲板长155米,最大有效宽度达26.5米,甲板升降机之后的飞行甲板共设有三个起降点,能同时让三架直升机进行起降操作。舰上共有两部升降机,甲板升降机位于舰体前段偏左处,舰桥后方设有一部舷外升降机。机库长112.5米,最大宽度22米,可容纳最多18架三菱公司根据许可证生产的“海王”反潜直升机(即SH-3)。

文章图片2

该舰动力系统为两台蒸汽轮机,双轴推进,极有可能使用同“天津风”号防空导弹驱逐舰相同的动力系统,两台蒸汽轮机共能输出60000马力,最大航速约29节。两舷各有两个补给接口。防护方面,主机舱、辅机舱、弹药舱、储存航空燃料的轻质油库、声呐室及导航陀螺仪室等关键要害区域被设置在水线下的防御装甲带内,主机舱和弹药库两侧都被四纵列隔舱板所保护,防护水平相当于二战中的舰队航母。机库内部位于右舷升降机的前方和机库的末端都设有防火门,机库末端的滑门也可以打开。

电子系统方面,CVH准备安装OPS-1型对空搜索雷达与OPS-3A型对海搜索雷达,主桅顶上设塔康天线,舰底安装SQS-4型声呐。自卫武器方面,预定安装四座MK-33双联76毫米50倍径高平两用炮(开放式炮塔),安装在左右两舷外漂的舷台上,左舷的后炮台前设置MK-63火控系统,用来指挥对空射击。

总的来说,该型CVH在设计方面依旧属于二战水平,特别是开放式的舰首更带有浓厚旧海军航母影子,但是相比二战中的日本航母,新的CVH更加重视防护设计,比如特别针对油气泄露而设计双层舱壁、通过四纵列隔舱板保护主要舱室等,这也是1953年以来日本造舰计划的特征,即充分吸收从美军引入的损害管制思路,显示了战后海自吸取旧海军教训与美军先进经验的特点。

文章图片3

CVH的设计理念是符合当时以反潜为主的海自任务实际的,如果搭配防空驱逐舰、反潜驱逐舰与通用驱逐舰,并配合合适吨位的海上补给舰,这样的反潜作战群完全可以担负起配合美军航母编队,在远洋对苏联潜艇开展搜索,从而封锁红海军出入大洋通道的任务。不过,因为当时技术问题、其国内 “路线之争”和财政问题等多种因素,最终CVH航母仅仅是停留在了纸面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