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宗画家 —— 石涛

 叶子图书馆 2022-05-23 发布于四川

图片

石涛是明清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有独特贡献,成为清朝一代画师。摹古派的领袖人物王原祁评曰:“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石涛是个和尚画家,自称苦瓜和尚,他生于1630年,卒于1742年。他原名朱若极,后更名元济,原济,又名超济,小字阿长,号大涤子,又号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晚号瞎尊者,别号还有很多。

图片

名号虽多,石涛却是身处佛门却心度红尘的苦瓜和尚。

“五十年来大梦春,野心一片白云烟。今生老秃原非我,前世衰阳却是身。”这首诗是石涛一生坎坷经历的自我写照。


图片

图片石涛 春江垂钓图

石涛山水画面貌丰富多彩,其中用笔简练的一路,禅意浓厚,应是表现石涛禅学思想的代表作品。如《柳岸清秋》图,近处稀疏几根柳枝,远处淡淡几笔芦苇,画面清空,静寂,清冷逼人。另一幅题给八大山人的《春江垂钓图》,近处一柳一石,一高士坐石垂钓,远处又是一石,画面空旷简练,荒僻幽寒。

他师从造化,但同时又以禅人画,追求意境上的空灵。他把禅学融入到山水画中,对于后人的影响深远。石涛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其复杂的人生阅历和禅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645年,广西靖江王朱亨嘉僭称“监国”招致杀身之祸,时年5岁的石涛由内官带出,入空门而保命。可以说做僧人并非石涛本意,在后来成长过程中,渐渐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之后,石涛心中郁结的是愤愤不平之气,一方面是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另一方面还有对过去显赫王室身份的向往。这种生活经历造就了他蔑视传统和桀骜不驯的性格。这种心理成为石涛青少年时期思想活动的主线,并在他的绘画艺术中得到表现。

从此,宗室贵胄朱若极消失了,而多了一个不问世事的僧人石涛。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被命运逼到墙角的朱明子弟,凭借高超的画艺,最终反而被历史所铭记。

图片

离开广西全州之后,石涛浪迹江湖,漫游江浙等地。但内心并没有寻求到心灵解脱的条件。康熙初年,云游至松江,拜佛教禅宗大师旅庵本月为师,开始利用释教的清静寂灭来解脱心灵的重负,这是石涛学习禅宗的开始。
 

石涛学禅证道,外出远游的第一站便是宣城,在宣城,石涛结识的最重要的画家便是梅清。梅清的思想和艺术,对石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石涛把禅学融于山水画中的最初的艺术实践中,毫无疑问,梅清的作品起了示范作用。梅清出生在安徽宣城,为当地的望族,年长于石涛l8岁,与石涛在南京奉圣寺相识,两人交往深厚。在康熙九年(1670年)久居宣城,两人经常探讨绘画和诗词,便成了忘年交。

图片

58岁时,石涛遇到了74岁的八大山人。这位老前辈仿佛是另一个石涛。他同样是明朝宗室子弟,同样在明末之后不得已遁入空门,同样擅长丹青。

明亡时,八大山人已经十八九岁。他所经历过的忧愤、折磨比懵懂无知时失去一切的石涛还要多。见过八大山人后,石涛深深地为他的气质、作品所折服,他开始在画上署一个新的名号:大涤子,以表示对自己彻底洗涤、清理。

他不再讳谈身世,还蓄发还俗,以道人面貌存世;他公开承认了明朝皇族后裔的身份,还在画上第一次使用自己的真名:若极。



图片

图片

图片
石涛 陶潜诗意图

石涛山水画在笔墨上继承董其昌的较多,在画面内涵上与董其昌的禅学思想是一脉相承。董其昌在书画理论上有很深的研究,尤其是以禅学的“悟道”融入于其绘画中,石涛的山水画正是追求俊逸、空灵、旷野与安逸的意境。在笔墨上玄宰追求的是以少胜多,以虚求实,笔少意远,石涛的笔墨则在玄宰的笔墨上又有所创新,他的山水画多有野逸知趣,如册页《陶潜诗意图》。石涛画的笔墨中,既要承袭传统,又要以“造化为师”、“我用我法”,这是石涛明智的一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石涛在山水画审美的思想和理念发展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美学思想,禅学对其影响比较大。禅学强调“天人合一”思想,儒家重人伦,道家重自然,佛家重心灵。石涛多数时间寄身于禅林,晚年弃佛人道,在艺术上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及心灵上对佛学的不断领悟使其提出了最重要的山水画美学思想“一画”论,这是石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达到最好的美学思想。

图片


石涛还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理论著作,书中内容涉及到艺术的方方面面,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对后世影响较大。主要内容是强调创新,强调自我,反对泥古不化。在书中,石涛提出著名的“一画论”,将绘画理论上升到哲学概念。此外,石涛在书中还提及到了“变换论”,强调绘画要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能以古人为中心。

图片

石涛山水画影响着后人,很多的知名画家或大画家都从他的画中或理论中寻求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这是因为石涛的绘画承载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比较多,学者应学其思想,多数人学后被其画的风格所限,往往难以突破,就如李可染先生所说,在学习传统时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既要有传统的笔墨,又要有个人的风格。

图片

出生于四川内江的张大千其早期的山水画就是学石涛,他对石涛的研习尤为用功,对石涛技法的掌握精深,张大千不仅在用笔、用墨和设色上做到与石涛极似,而且他还准确地把握了石涛画中的神韵。石涛山水画的痕迹贯穿于大干的整个山水画历程,早年的仿作、中年的写生创作及晚年的泼墨泼彩作品中的构图、造型、笔墨、意境等均有石涛禅学“意味”,但是,张大干不甘拘泥于石涛笔法中,后来形成了自己的泼墨、泼彩画风。

在笔墨上张大千受石涛的影响较大,虽然大千也做过百日僧,但画中的禅意远不及石涛。傅抱石对石涛研究至深,借鉴也很多,但傅抱石对石涛的反叛如同石涛反叛前人一样彻底。傅抱石得益于他对前人既师承又创新,这对于我们学习传统迷于传统的画者是一个启示。

图片

吴冠中先生认为,“石涛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近代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干、潘天寿等画坛巨子,无一不是从石涛画作中吸取营养。石涛富于创新的思想理论和创作实践,对于今天的画坛,仍具有承前启后的无穷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