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上但凡有王朝分裂、群雄逐鹿、诸侯对立、外族入侵之时,便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施展所长之际。楚汉争霸、三国鼎立、南北朝对峙、隋末起义等等时期莫不如此。 然而有一个时期却是例外——南宋!南宋可以说是一个盛产悲剧英雄的朝代,半壁江山沦陷敌手,徽钦二帝被俘受辱,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苟且偷生。岳飞北伐本有机会回复山河,却又被昏君奸臣构陷,自此南宋就定下了主和称臣的国策,使得无数心怀报国壮志恢复大计的豪杰英雄都无力施展,空自蹉跎一生。 ![]() 譬如辛弃疾,本应是纵横沙场的名将,却在南归之后一直被闲置,一生都只能在诗词之中激昂悲歌。还有陆游,青年时期就在抗金前线“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却被主和派调离前线,一再贬谪,空自“铁马冰河入梦来”,就连临死都遗憾于“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曾有一首词《诉衷情》可谓很真实地反映了南宋英雄悲剧的写照: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而下面这首《谢池春》同样如此,开头第一句就有“气吞往里如虎”之势,结尾却悲歌叹息,沉重无比: 谢池春 南宋·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 这首《谢池春》与《诉衷情》极为相似,同样都是对青年时期在抗金前线的军旅生涯的回忆,同样表达壮怀激烈的爱国之情,也同样悲慨一生蹉跎、壮志难酬。 《诉衷情》开头一句便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豪言壮语,而这首词开头同样气势惊人:“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大有辛弃疾词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后数句描写当年戎装持戈,收复河山的凌云壮志,可谓意气风发,豪气满怀! ![]() 上阕结尾一句“笑儒冠、自来多误”却是蓦然一转,哀叹“从戎吞虏”的军旅生活不再。下阕紧接此意,叙述如今“儒冠自误”的生活:功名梦断、泛舟江南、悲歌怀古、望断秦关!虽是赋闲周游,却是时刻心怀国家,仍旧不忘收复失地,不甘断送凌云壮志!才有最后一句深婉之叹:叹流年、又成虚度! 陆游空有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老年鬓白,更是对无力回天、无可奈何!一句“叹流年、又成虚度”与“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同样悲歌彻怀,英雄迟暮,徒奈之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