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复连山

 简单了幸福 2022-05-24 发布于北京
回复连山X

看了我写的博文,说:“运气时辰,不明白,25周阴阳位,不清楚 很难套入经脉穴位的”。
你说的这个问题,凡是学习《内经》专家,我认为都是在那里装大把,装里手,都在哪了彰显自己文化渊博。由于不符合实际的瞎解释《黄帝内经》中的道理,才导致了今人们,在看到我讲的这些问题时,弄不懂。因为他们在看到书中的天干时,总是用《易经》的方法来理解。看到星辰,看到冬夏,看到白天黑夜总是用天文直观的方法来理解。不是把九星,七星具体的落实到五运和六气中,不是把荧惑星落实到五行的戊癸寅申上,丙辛辰戌丑未落实到辰星镇星上等等。不能把司天在泉的气位,星辰发出来的光,看成是炁带,看成的气血,落实到是寸脉和尺脉上。所以越看越糊涂。中医只会断章取义的把书中用五运六气解释病理病情的几句话拿来己用。即不知来源又不知终果。所以总认为我讲的新影。
《黄帝内经》中说的五运六气,是怎样与年气,月气,日气,的时辰合到一起的。五运六气又是怎样与人合到一起。都是怎样把五运六气运转的道理套入到人身经脉穴位上成了治病的医理。连山,我已经写了360 多篇文章,都是一个问题一篇文章的讲。你问的问题早已展示数遍。我知道你《易经》的基础知识很深,其实你全都会。只是换了个方式把你挡住了。在说五行生克时,不要把《易经》中用的干支代表的阴阳五行的叫法,都搬到五运六气的运转中来。不是甲乙寅卯东方木,把《易经》中说的“五运相合”用上就行了。甲己合成土,甲是阳,是湿土,己是阴,是湿土。说成是阴、阳的湿土就行了。乙庚合成的金,说成是阴、阳的燥气金。等等。当你在手上点查地支的时候,把寅卯辰,巳午未------。念成,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六气就行了。如果在手中点不熟,《易经》中论五行的概念老发生干扰,影响看气运行的思路,也影响诊脉看病。只要熟了,在到五运六气运转盘中直接念就可以了。比如,在先立起2019年盘中,你要把2019年的年气盘看成是一个天体,也是一个人体。
里圈的太阴湿气是甲己的运气。是中华大地的西南坤方,昆明贵州的方向。是秋天。是人的脾脏。少阳,是戊癸的运气,是中华大地的南方离方,是广州南京的方向。是夏天,是人的心脏,心包经。总之,是以古代逐鹿之战的黄帝炎帝之地为中心,往东,往南,往西,往北,把中华大地分成了六大部分。《在五常政》中都是按照华里向外扩展讲出来的。同时也是把这个分法套在了人的五脏中。站在北京北边的阴山上,面朝广州方向。这是在南政年,又是以在泉一方为准,看着图,就是在看大地,论左右上下。左是东,右是西。套在人身上,面对面看着人说,左是肝,右是肺,上是心,下是肾。人体的前面,上下都是阳。所以在《阴阳离合》中说,前曰是广明,是火位,是正南方,向明之物,相见离方。在人身,是心脏。在足面上,前是大敦,太冲在后,后是北方,后太冲。肾脉与冲脉合成盛大的广明。腿部是阳中之阳。腹部胸部是阴,阳中之阴。在北政年,人体的背面,是阴。腿部是阴中之阴。腹部胸部的反面是阳,阴中之阳。书中说的不都是小孩儿的道理吗?说南政,是说人的前面。说北政,是说人的后面。说北政,上为阳,以上边为准,论左右。说南政,下为阳,以下边为准论左右。
再看外圈用地支代表的六气时。还是站在北京一方,在南政年,以南方,离方为准看图,天往右转,按照天地间五运六气的运转的方向排。巳亥厥阴为司天,叫甲寅厥阴的气位,下临到了戊癸运的夏天。在人是手厥阴经脉下临到了心脏上;子午少阴在左,叫甲子少阴的气位,下临到了甲己运的长夏。在人是手少阴经脉下临到了脾脏上;丑未手太阴在右下,叫甲戌太阴的气位,下临到了乙庚运的秋天。在人是手太阴经脉下临到了肺脏上。寅申少阳在下,为在泉,叫甲申少阳的气位,下临到了丙辛运的冬天,在人是手少阳经脉,下临到了太阳肾脏上;卯酉阳明为左下,叫甲午阳明的气位,下临到了丁壬运的春天。在人是手阳明经脉下临到了肝脏上;辰戌在左,是厥阴司天的右间。叫甲辰太阳的气位,下临到了戊癸运的初夏。在人是手太阳经脉下临到了心脏上。初夏是君,是间气,五运同夏运。
看了我给你介绍的古人画的这个图。还用我再解释吗?在南政年,是以下方论左右,天体下边往左转,上边往右转。上边的右正是看图看大地的右边,所以书中说:厥阴之右是少阴;少阴之右是太阴;太阴之右是少阳;少阳之右是阳明;阳明之右是太阳;太阳之右是厥阴,这是告知天周的排列顺序,也是人生中三阴三阳经脉的顺序。阴一方阳一方的排法。不要以为与人身中十二条经脉的排法有出入,实际上是相同的。人身中的气血的流动完全是依着五运六气的方式同步流动的。
要明白这个图上下左右和内外之间关系。这叫六甲的气位,六甲的气位下是五脏六腑的气位。六气是经脉,五运是五脏。书中说,以物说理,就是看着图中代表的气位,为“气物”再说五运六气的运转,再说人身中的经脉和脏腑。以上说的这个图。是五运六气上升的图,在人看的是手的六经脉,一个气位是一条经脉。当五运六气运转下降多篇文章,都是一个问题一篇文章的讲。你问的问题早已展示数遍。我知道你《易经》的基础知识很深,其实你全都会。只是换了个方式把你挡住了。在说五行生克时,不要把《易经》中用的干支代表的阴阳五行的叫法,都搬到五运六气的运转中来。不是甲乙寅卯东方木,把《易经》中说的“五运相合”用上就行了。甲己合成土,甲是阳,是湿土,己是阴,是湿土。说成是阴、阳的湿土就行了。乙庚合成的金,说成是阴、阳的燥气金。等等。当你在手上点查地支的时候,把寅卯辰,巳午未------。念成,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六气就行了。如果在手中点不熟,《易经》中论五行的概念老发生干扰,影响看气运行的思路,也影响诊脉看病。只要熟了,在到五运六气运转盘中直接念就可以了。比如,在先立起2019年盘中,你要把2019年的年气盘看成是一个天体,也是一个人体。
里圈的太阴湿气是甲己的运气。是中华大地的西南坤方,昆明贵州的方向。是秋天。是人的脾脏。少阳,是戊癸的运气,是中华大地的南方离方,是广州南京的方向。是夏天,是人的心脏,心包经。总之,是以古代逐鹿之战的黄帝炎帝之地为中心,往东,往南,往西,往北,把中华大地分成了六大部分。《在五常政》中都是按照华里向外扩展讲出来的。同时也是把这个分法套在了人的五脏中。站在北京北边的阴山上,面朝广州方向。这是在南政年,又是以在泉一方为准,看着图,就是在看大地,论左右上下。左是东,右是西。套在人身上,面对面看着人说,左是肝,右是肺,上是心,下是肾。人体的前面,上下都是阳。所以在《阴阳离合》中说,前曰是广明,是火位,是正南方,向明之物,相见离方。在人身,是心脏。在足面上,前是大敦,太冲在后,后是北方,后太冲。肾脉与冲脉合成盛大的广明。腿部是阳中之阳。腹部胸部是阴,阳中之阴。在北政年,人体的背面,是阴。腿部是阴中之阴。腹部胸部的反面是阳,阴中之阳。书中说的不都是小孩儿的道理吗?说南政,是说人的前面。说北政,是说人的后面。说北政,上为阳,以上边为准,论左右。说南政,下为阳,以下边为准论左右。
再看外圈用地支代表的六气时。还是站在北京一方,在南政年,以南方,离方为准看图,天往右转,按照天地间五运六气的运转的方向排。巳亥厥阴为司天,叫甲寅厥阴的气位,下临到了戊癸运的夏天。在人是手厥阴经脉下临到了心脏上;子午少阴在左,叫甲子少阴的气位,下临到了甲己运的长夏。在人是手少阴经脉下临到了脾脏上;丑未手太阴在右下,叫甲戌太阴的气位,下临到了乙庚运的秋天。在人是手太阴经脉下临到了肺脏上。寅申少阳在下,为在泉,叫甲申少阳的气位,下临到了丙辛运的冬天,在人是手少阳经脉,下临到了太阳肾脏上;卯酉阳明为左下,叫甲午阳明的气位,下临到了丁壬运的春天。在人是手阳明经脉下临到了肝脏上;辰戌在左,是厥阴司天的右间。叫甲辰太阳的气位,下临到了戊癸运的初夏。在人是手太阳经脉下临到了心脏上。初夏是君,是间气,五运同夏运。
看了我给你介绍的古人画的这个图。还用我再解释吗?在南政年,是以下方论左右,天体下边往左转,上边往右转。上边的右正是看图看大地的右边,所以书中说:厥阴之右是少阴;少阴之右是太阴;太阴之右是少阳;少阳之右是阳明;阳明之右是太阳;太阳之右是厥阴,这是告知天周的排列顺序,也是人生中三阴三阳经脉的顺序。阴一方阳一方的排法。不要以为与人身中十二条经脉的排法有出入,实际上是相同的。人身中的气血的流动完全是依着五运六气的方式同步流动的。
要明白这个图上下左右和内外之间关系。这叫六甲的气位,六甲的气位下是五脏六腑的气位。六气是经脉,五运是五脏。书中说,以物说理,就是看着图中代表的气位,为“气物”再说五运六气的运转,再说人身中的经脉和脏腑。以上说的这个图。是五运六气上升的图,在人看的是手的六经脉,一个气位是一条经脉。当五运六气运转下降的时候,也是这个图,在人看的是足的六经脉。这就是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全都套在了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在天地间有五运六气的运转,在人有气血的流动。人身中气血的流动都是上应五运六气运转方式。人的气血是什么,人身中的血是人食了食物的气味组成的五行之气,酸甜苦辣和咸淡组成了人的血,都应在里圈的五运的气中,也就是五味的气都进入到了五脏六腑中。书中叫营气。人身中的气,是人通过呼吸,食了天地间六元六气,寒暑燥湿风火组成了人的气,都应在外圈的六气的气中。书中叫卫气。天上的气,都是率先已有的气,即外圈的气和地上的气,都是率先已有的气,即里圈的气,合到一起叫五运六气。这里说的地气是里圈五运的气。别和司天的气中,在下还有在泉的气混在一起。司天地的气,是司天周上下的气,下气在泉的气书中也叫地气。司岁气的气,是指里圈五运的气。壬寅年,“壬”是年的岁气,在里圈。“寅”是年气的气,在外圈。书中混叫的现象很多。
外气的气和里圈运的气是互相平衡的。也就是说人身中五脏的气和十二条经脉的气表里是互相平衡的。五运六气在运转中,是从北到东,从东到南,从南到西,从西到北的运动,书中叫 乾坤大挪移。这个叫法很高大。每一个气位的气都高入云霄。也就是说气是动的。气动才有了春夏秋冬,动才有了白天和夜间。不是静止的,动才有世界,不动就没有世界了。人身中的气血,顺着经脉是流动的,不流动了,人就死了。书中这些气的说法,没有办法让中西医结合。西医也不承认经脉中会有气在流动。
怎样能看到五运六气是流动的呢。怎样能看到人身中的气血的流动是上应司天下应在泉的气呢。这当然看的是气头,气头在那,五运六气就移动到了哪里。这个移动都是按照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依次移动的。移动的单位,从一个时辰的一分豪,到满一个时辰,还有没有余气;至一日满100刻为一天,还有没有余气;至五日满一侯气,还有没有余气;至十五日满一节气,至十五日满一中气,还有没有余气;到一个月满30天,还有没有余气;走了360日,在这时间中余气又加了5天,还余气25刻归到下一年的气。古人都给算好了。这就是时间的移动。古人用图中的六气位,就是为了看气动的,气走到了哪里了。
看气动首先看日气。是看日气合到六气盘的什么气位,就是五运六气走到了什么气位。在人就是气血流到了什么经脉中,流到经脉的哪一端。当日气合到外圈的时候,外圈的气位是一条长长的光带。光带分初端,中端,末端。
日气合到光带表面的时间,叫合到了上工,合到外圈上边的时刻。上工为表,为气位本气的时间。下工为入了里。为气位标气的时间。合到外圈下边的时刻,下工为里。在人是合到了经脉的四肢上,或是到来经脉的另一端。如合到太阳经,是合到了至阴,还是合到了命门;合到少阳经,是合到了巧阴,还是合到了窗笼;合到阳明经,是合到了厉兑,还是合到了顙大。这些把五运六气的运转套在经脉中的天道。都无人知晓,只谈病情,就成了空口无凭,以自己的经验瞎说瞎有理。
不要忘了,你用的日气是带着年气,月气,月气又是带着节气的时令的,日气是从当其时节气时令的侯气中来的。万年历中的日气干支,是哪五天的时令而来的。是有时令侯气限制的,你不要非常单纯地只知道日气的五行之气。要知道日气是有节气的时间限制的。气盘中分成六甲的气位,每一气位中都有两个60甲子的日气,也就是说每个气位中有两个相同的干支代表的日气。六六之节中有十二个相同的干支代表的相同的日气。所以二十四节气对日气的限制范围,是没有相同的时间的。你不用怀疑可能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日气都是带着元、会、运、世、年、月、日和时辰以及刻时而来,直到天老地荒,都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时间。
当把日气与盘中的气合到一起的时候,就是时间的气头走到了什么地方。把日气合到盘中。书中说:你不是都知道,是用“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方法吗?。其实就是《易经学》里告知的,用年气求正月的干支。用日气求时辰干支方法。在这里我不用多重复,你都会。只说为什么用年气求月气,用日气求时辰,就是日气合到六气盘中的方法。
比如,在2019年在南政年中,在三之气,在节气芒种初候的第一天是己卯日。是把己卯日的气先下积到了丙寅时辰,甲子少阴的气位,交在了厥阴司天的左间,这叫超过司天一天的气。因为己卯日是六阴日的气,要把卯的燥气合到太阴长夏的湿气上,论燥湿的盛衰,得气不得气。这里说的把日气己卯合到早晨丙寅时太阳,(丙字念成太阳)正是同用年气求正月的方法,实际上是告知了把日气己卯合到了盘中甲子少阴的气位。而后,当日气在走到以后的任何一个时辰,都可以查出来,日气又生化成了什么气。
往后的查法,如己卯日走到亥时的气,你还是要用己卯日来求时辰的干支,如求己卯日走到亥时,为乙亥时,是己卯日的气合到了甲戌太阴的气位上,再把日气己卯的卯的燥气,合到太阴气位下的阳明秋天,成了岁会的气是两气相并。
又如:在三之气,在节气芒种初候的第五天是癸未日。是把癸未日的气先下积到了甲寅气位甲寅时辰,甲寅厥阴的气位,是日气正好交在了厥阴司天的气位。还是要把癸未的湿气“未”土合到里圈少阳夏天的气位,未的湿气与火相交,为不得气。当日气癸未行到癸亥时的时候,注意,癸未并没有离开厥阴司天的气位。也就是说日气始于厥阴,还是在厥阴的气位看气。不用到终气少阴的气位看气。
总之日气交在司天的气位,叫当其位,当其时。日气就随着在当其时司天的时间开始运转。叫当其时。如本侯气中,厥阴司天。甲己日交在少阴气位的气;日气庚辰交在太阴气位的气;日气辛巳交在少阳气位的气;日气壬午交在阳明气位的气。都叫当其时,非其位的气。书中说的“随其所在,期于左右”就是正当厥阴司天的时间,日气交在天周非司天各气位的时间,叫当其时,非其位的气,但是都是气开始动的时间。
五天为一侯气,非常重要。有的交在了司天前,又分上下,都叫太过的气。有的交在司天后,又分上下,都叫不及的气。只有交在司天位的气,才叫时令到,而日气也到,又叫日气与司天的气走到平齐了的气。
这就是在一侯气中日气从早晨寅时走到丑时为一天周看气的方法。日气走到每一个时辰,都生化成新的客气。
客气的运转,每行50周为一天。在人身中一昼夜行100刻,人的脉跳动13500息,顺着十二条经脉中走了810丈。气在运行中每通过五步一右迁都会交在一个气位,书中叫留居。每通过六步一相会都会交在一个气位。在《刺法论》中又告诉了通过脉象知道气郁在何气位,塞在了何气位。所以知道日气,知道时辰,就可推出五运六气转到了何气位了。
这就是气运转的 运气,时辰,50周天,阴阳位,很难套入到经脉穴位的粗略过程。谈论天地间五运六气的运转,不懂这些过程。中医不会用《黄帝内经》中告知的诊脉方式,不管它是谁,谁都没有办法审察病机,都会错过得病的时机。这与西医看病,诊病,疗病的对错无关。
拄其间
2022.5.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