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小看任何物件,因为他随时有可能决定你的人生。一双筷子是每天吃饭的必备品,可不要小看他,很多时候他就是致命武器。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历史上已经有真实案例,该起案例主人公周亚夫,因一双筷子得罪了一批人,从而让自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我认为周亚夫在私底下绝对后悔过那天选择,毕竟一顿饭让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从而让自己彻底凉凉。 那么,一代名将周亚夫到底得罪了谁,才会让他彻底走向绝路。 ![]()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周亚夫是如何崛起,如何没落的,最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向死亡? 周亚夫崛起: 周亚夫之所以能被快速升迁,主要是自己是开国元勋“绛侯”周勃的儿子,这让其在官场之路一帆风顺。 周勃能当上开国元勋,在于他不仅是刘邦的好伙伴,同时也是他的创业伙伴,这种身份加冕,让其成为一名拼命三郎,最终给自己儿孙换来福报。 ![]() 周勃一生努力,换来“绛侯”的爵位,不是只能传一代,而是可以世袭。 不过这个位置只能老大享有,至于其他儿子压根没这个福报,想要当侯爷不可能,但你可以依靠父辈光荣到军中混点功勋,然后再找个机会立个功,不就可以获得爵位。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只不过实行起来有些难处,毕竟朝廷可不会随意给予侯爷爵位。 作为开国元勋后代周亚夫,不是个百般无事元勋后代,而是一个实打实一步步走出来能人,所以他的能力确实强,只不过他的运气不好,毕竟他可不是大儿子,因而他只能眼睁睁开着大哥周胜之在周勃死后继承爵位。 ![]() 周亚夫没办法,谁叫他不是老大,因而他只能暂时认命。 可问题来了,周亚夫不是个平凡人,所以他拒绝臣服于命运,找来了一个知名相面大师许负让他给自己看看面相。 许负看了周亚夫面前,觉得这个家伙有当宰相之命,只不过他命数有些差,只能当八年宰相,第九年的时候会饿死。 周亚夫一听,不可能,所以他直接大笑起来。 毕竟父亲爵位自己一辈子没可能继承,因为就算自己哥哥死了,爵位也是侄子的,怎么可能让我来当这个侯爷。 ![]() 或许,老天觉得周亚夫是个侯爷料,所以他让自己大哥周胜之犯错杀人,大哥周胜之犯如此大罪,这让其爵位彻底没了,他的儿子也没机会继承。 这件事情本该就这样结束,哪知汉文帝有其他想法,他觉得周勃有功于大汉,所以他不忍周家命数这样结束,因而他就问大臣周家还有谁能担此大任,大臣们一听直接推进周亚夫,就这样,周亚夫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伯乐汉文帝 周亚夫之所以被汉文帝重视,在于他管理军队有一手,这让汉武帝十分满意,最终提拔其“车骑将军”。 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二十二年),北方匈奴入侵,汉武帝急忙调兵遣将让大将驻守边疆,同时为了京城安全,也调动了精兵悍将来到京城,周亚夫、刘礼、徐厉三人驻守京城附近。 ![]() 汉文帝为了鼓舞人心,便打算下到基层慰劳三军,先后去了霸上、棘门,这两处守军一见到皇帝车马来,直接主动放行,而且主将又是慌忙之下迎接,皇帝走的时候还亲自送到军营门口。 汉文帝对于刘礼、徐厉两人有些失望,他觉得这样的军队能抵御强大的匈奴骑兵。 后来,他的车驾准备去周亚夫负责细柳营,可他的先头人马到达细柳营后,没能马上进入营中,而是被守营士兵拦住,士兵们理由是“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 ![]() 这个意思很好理解,就是皇帝想进我的军营可以,但是,必须要有将军的命令,否则管你是谁,都进不去。汉武帝听到底下人汇报后,对周亚夫十分感兴趣,他觉得居然有人敢不给他面子。 于是,他便让使者拿着自己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得知情况后,命令手下开门迎接皇帝。 进入军营后,守营士兵严肃告诉汉文帝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 周亚夫见到皇帝后,立即给皇帝鞠了躬,然后解释道,说自己身穿盔甲,不方便行大礼。 ![]() 汉文帝身边的人一听到周亚夫没办法行礼,十分生气觉得这家伙实在太无礼。 但是,汉武帝对于无礼的周亚夫并不生气,反而内心还是有些高兴,可他没有马上表扬周亚夫,而是等自己走出营寨后,才和身边人说周亚夫,这才是将军,他有自己管理风格,而且管理严格,这样的军队才有希望击败匈奴。 汉武帝是出色君主,他没有追究周亚夫无礼行为,反而给他升官,让他负责京城的安全。 ![]() 后来,汉文帝在生命最后时刻,告诉太子,关键时刻,周亚夫绝对可用。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将周亚夫册封为“车骑将军”,从这点可以看出,汉景帝和他父亲一样,均对周亚夫十分认可。 汉景帝的举动让西汉王逃过了大麻烦,那到底是什么麻烦呢?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汉景帝登基后,意识到藩王威胁,所以他听信晁错的建议,打算削减藩王势力。 削减藩王计划对外公布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当中最重要反对者便是各位藩王。这当中最激烈的当属吴王刘濞、楚王刘戊。 ![]() 这当中领头者是吴王刘濞,他在得知该项计划后,立即联系了七个诸侯国,同时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 就这样,历史著名的“七国之乱”爆发了,汉景帝立即派出军队平叛,可是朝廷军队干不过藩王。 汉景帝对此很是忧虑,于是和大臣们商量,希望能找到一个对策,大臣们给皇帝出了个主意,就是处理掉这件事情始作俑者晁错,汉景帝觉得可行,于是他杀了晁错。 ![]() 本以为这件事情这样结束,哪知以吴王为首藩王为退兵,可他想法有些天真,毕竟吴王是个野心勃勃家伙,所以他对皇帝很有兴趣,因而他一定要夺取皇位。 汉景帝见藩王们没有退兵,这让他很忧虑,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想起父亲临终所说的要求他在关键时刻用周亚夫。 就这样,周亚夫被紧急启用,带领朝廷军队参与平定叛乱。 这时候,叛军正在进攻梁王的地盘。 按理说,应该马上出兵救梁王,然而,周亚夫提出了不一样的建议,他觉得吴楚联军战斗力强悍,硬碰硬肯定干不过,所以我们要想些不一样方法,放弃救援梁国,攻击对方粮道,接着再进攻他们部队,这样我们才可以获得胜利,汉景帝没办法,只能听从其建议,就这样,周亚夫成为了前敌指挥。 于是,周亚夫按照计划动员军队,然而他的举动,梁王无法忍受,于是他给母亲窦太后来信,说自己马上熬不住了,希望朝廷军队马上救援。 窦太后本就疼爱梁王,所以他立即催促汉景帝出兵,汉景帝在窦太后轮番催促下,没办法只能要求周亚夫出兵。 ![]() 周亚夫没理会皇帝命令,继续按照计划执行,以便于寻找对手漏洞。 叛军因为粮草被断,军心出现不稳,便主动进攻周亚夫。 然而,周亚夫已经做好相关准备,很快便击溃叛军,接着又趁着士气正盛,立即对叛军进行追击。叛军军心本就动荡,再加上叛乱本就是九死一生,所以他们在缺少军粮后,士气更是糟糕,周亚夫所带领汉军乘胜反击,就这样将叛军杀得一路溃败。 就这样,吴王死了,其他诸侯王见领头死了,要不投降,或者自杀。就这样,七国之乱彻底被平叛。 ![]() 这场胜利后,西汉逃过一劫,汉景帝很是高兴,便让周亚夫担任宰相,同时还给予大量封赏。 按理说,周亚夫应该有好结果,可为何最终落得一个悲惨下场。 周亚夫得罪了三个不该得罪的人 周亚夫是人才没错,可他并不懂得进退,很多时候,自顾自己说话舒坦,完全没有顾及他人感受,最终让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1、梁王:周亚夫为什么会得罪,主要在于七国之乱时,其没有立即率军解围梁王,人家为此被叛军围攻了好多天,命差点都保不住,你说周亚夫会不恨梁王。 除了这个原因外,梁王是窦太后最喜欢的孩子,你说周亚夫的日子会好过。 ![]() 梁王也不愿放过周亚夫,每次回京看望母亲窦太后,总会在他身边打周亚夫的小报告,所以窦太后对梁王印象极差。 2、窦太后看周亚夫是不爽,可他还是有一定大局观,毕竟人家救了大汉王朝,所以窦太后内心原谅了周亚夫。 然而,他最疼爱的儿子梁王每次回到京城都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坏话,窦太后对其的印象越来越糟糕。 除了这件事情外,窦太后和周亚夫矛盾加深还有个原因。 ![]() 窦太后希望汉景帝可以册封王皇后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不愿意,他觉得外戚一旦做大,有可能影响政权,所以他一百个不愿意给外戚高官厚禄,不愿意归不愿意,可他还是要重视太后面子,所以他找到大臣商讨,周亚夫直接说高祖没有功劳不能封王,如若封王,肯定会违背高祖的意愿,就这样汉景帝拒绝给王信封侯。 3、汉景帝觉得周亚夫是位人才,可他对其有些不爽,那就是这家伙不太会说话,所以这让周亚夫在朝中混得不太顺。 其实很好理解,你说你一直跟领导唱反调,领导能一直忍耐你,完全不可能。 ![]() 周亚夫时常在汉景帝宣讲一些政策时候,一直跟汉景帝唱反调,这让汉景帝对其十分不满。 可这些汉景帝还能理解,毕竟没有触发其底线,所以他忍住了,然而一件事情发生,让汉景帝对周亚夫不满达到巅峰。 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匈奴人也归顺汉朝。 周亚夫知道这个消息后,极力反对汉景帝要封匈奴将领会侯爵决定,他认为这样举措,会严重打击汉将领积极性。 仔细想想,周亚夫举措没什么问题,为何这样说,毕竟他有自己立场,所以他才提出了自己建议,希望汉景帝能采纳。汉景帝想法其实也没啥问题,你说给予投降匈奴将领爵位,肯定能拉拢不少匈奴将领的心。 ![]() 汉景帝拒绝了周亚夫直接将归顺汉朝的五人册封为侯爷,周亚夫很生气,直接说自己要辞职,汉景帝直接批准了其辞职报告。 就这样,周亚夫将汉王朝最有实力三人,你说他会有好下场。 一双筷子将一代名将周亚夫彻底逼上绝路 一段时间后,汉景帝想看周亚夫是否服软。 所以,汉景帝特意办了场宴会,邀请周亚夫前来赴宴,宴会召开后,周亚夫特意要求不要给他一双筷子。 ![]() 周亚夫到现场后看自己桌子前居然没有筷子,很生气要求内侍给自己拿来一双筷子。 内侍们不敢乱动,毕竟这是皇帝的命令。 汉景帝看到这里动静,直接提出是不是没有筷子,让你不高兴,周亚夫瞬间明白是皇帝不给筷子,所以,他极为不情愿下跪谢罪。 ![]() 这件事情,让一代名将周亚夫丢了大面子,他觉得再怎么说自己是一位名将,不该获得如此待遇,所以他内心委屈得要死。汉景帝说了个“起”,周亚夫站了起来,可他并没有等到汉景帝说完,直接走了,汉景帝看着远走周亚夫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就这样,汉景帝和周亚夫的矛盾已经无法扭转。 后来,周亚夫儿子周阳见父亲老了,就偷偷给他买了五百甲盾,打算趁着周亚夫发丧时候用,然而他所购买甲盾属于国家禁止买卖行为,所以官方不允许这种行为出现。 操办这件事情周阳有些鲁莽,没有给足相关费用,同时又催促他们尽快完工,所以这些人就将周阳告了。 ![]() 这件事情,很快便传到汉景帝耳中,这样一来,他便让廷尉负责这件事情。 很快,廷尉便审讯周亚夫,周亚夫直接说这些甲盾是用于丧事所用,并没有打算造反。 廷尉没有理会周亚夫,直接说道你不敢地上造反,然道要到地下造反。 周亚夫认为自己受到侮辱,开始绝食抗议,五天后,周亚夫吐血而亡。 周亚夫之所以会死,在于他的性格过于豪爽,得罪了西汉王朝最有实力的三人,最终一双筷子,让一代名将彻底走向了末路。 ![]()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能力再强,也要懂得为人做事,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