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种聪明的方式,司马福在苏州城的河网水道之中七转八拐,终于在三天之内安全顺利地进入了苏州城,见到了曹圭、孙琰等守将,并商定了里应外合共同破敌之计策。 潜入苏州城中已经是九死一生,但司马福为了确保里应外合作战的胜利,居然再次利用原来的方式潜出了苏州城,真可谓义高人胆大,比起《水浒传》中那位在涌金门水下被方腊射死的梁山好汉张顺似乎更为高明和艺精。 司马福的成功联系确保了城内外信息的沟通和顺畅,在双方共同约定出兵的那天,钱镖和杜建徽率兵对淮南军发起了猛烈进攻,而城内的曹圭和孙琰也顺势出城发起攻击。 在吴越军的双面夹击之下,原本已经士气低落的淮南军完全无法组织抵抗,几乎溃不成军、大败而遁。 在这种已经完全失控的局面下,名将周本也无可奈何,苏州这个二度伤心之地已经彻底令他再也伤不起,唯有和搭档吕师造选择撤退,但刚撤到黄天荡附近(苏州的那个黄天荡),又被吴越军拦截,败得一塌糊涂,差点儿成了吴越军的俘虏。 苏州城解围之战以吴越的完胜而告终,此战吴越军生擒淮南军将领何朗、闾邱直等三千余人,获兵甲生口二十余万,战船二百余艘,可谓战果十分辉煌。 昔日默默无闻的司马福居然成了苏州城解围战的最大功臣,司马福后因战功升任都指挥使,并在吴江任职。 作为文人扎堆、状元倍出的极富文化底蕴的一代历史文化古城苏州,历史名人不可谓不多,但大多是状元、宰相、诗词文学的达人,很少有征战沙场的武将,司马福虽然在中国武将的行列之中知名甚少,甚至还没有排名,但却没有被家乡苏州人忘却,司马福当年在苏州居住的那条小巷(现苏州市姑苏区公园路北段东侧)后来被冠名为司马巷、司长巷,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司马福。 苏州城下的惨败使得淮南集团的实权人物徐温不得不重新审视吴越钱镠的真正实力,也许偏安两浙吴越的钱镠并不是传说中的鱼腩绵羊部队,也许不该主动招惹看似比较老实的钱镠。 比起钱镠,中原梁朝的朱温以及湖南的楚王马殷其实对淮南集团的威胁更大,他们都不太肯放弃淮南、江南这块超级肥美鲜肉,淮南集团正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悲摧局面。 但凡这种情况下,总会有人喜欢搞落井下石,比如说长期占据抚、信两州的危全讽、危仔倡兄弟决定抓住这一良好时机,配合一下盟友钱镠的军事行动,给淮南集团送上一份超级大礼。 开运三年(公元909年)六月,危全讽发动吉州刺史彭玕、袁州刺史彭彦章、外加楚王马殷为后援团,聚集抚、信、袁、吉四州共十万余人马,自称镇南节度使,打着为女婿钟匡时报仇的旗号,发动了对洪州的进攻。 很不幸,此时淮南集团在洪州的守军只有区区数千人,但又很幸运,此时洪州城的守将是名将刘威。 刘威曾是杨行密生命垂危之际,周隐极力推荐的接班人选,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面对危氏兄弟来势汹汹的数十万人马,只有数千守军的洪州城内的将领官吏们个个吓得浑身发抖、魂不附体,但唯有老大刘威临危不惧、面不改色。 刘威一方面秘密派遣使者急速向扬州广陵告急,另一方面则显得镇定自若、平静如常,每天像往常那般继续宴请下属官僚饮酒作乐,神态自然、旁若无人,似乎已经心有破敌之策,完全没把危氏兄弟的那十万大军放在眼中! 洪州城的这种反常举动终于引起了危全讽的极大疑惑,疑惑之后自然要谨慎行事,不能轻举妄动,所以刘威的疑兵之计获得了成功,危全讽率领大军驻扎于象牙潭,隔溪扎营、连数十里、观望不前,彻底丧失了攻取洪州的绝佳良机。 良机一旦丧失,就不会再来,淮南方面徐温很快得知了洪州城的危局,自然要安排火速营救,但救火队员的人选问题却令徐温困惑不已。 刘威本身人在洪州,自然无法让他自救,陶雅驻守歙州重地,不能分身,李遇、李简都是对徐温心怀满的元老,哪敢启用,头号幕僚严可求关键时刻再度向徐温推荐败军之将周本。 但问题是周本刚刚在苏州城下被吴越军揍了个鼻青眼肿、半身不遂,身体上的伤痛还是其次的,但心理上的伤痛却是难以治愈的,两度惨败于苏州城下的周本已经被各种羞愧和耻辱所折磨和困扰,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就差要向徐温告老还乡、彻底退休了。 严可求最终动用自己出色的口才成功说服周本再度出山领兵,不过周本也有自己的要求,只要神一样的对手、不要猪一样的队友,不要再安排副将之类的废物当帮手,自己作为主将必须有绝对的指挥权。 徐温和严可求答应了周本的要求,于是刚刚打过败仗的周本又一次重新抖擞精神,挂着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的头衔,率领七千精兵踏上了援救洪州的征程。 尽管周本在面对吴越军时,胜少败多,连续被吴越军数度击败,但既然挂着淮南名将的称号,自然还是有些军事才能的,只不过名将除了打胜仗之外,也是可以打败仗的。 面对驻扎象牙潭的危全讽大军,周本决定采用诱敌深入之策略,毕竟危全讽的军队大多是以抚州一带的土豪乡勇为主体,士兵缺乏训练、将领缺乏经验,和吴越的那帮将领士兵无法类比,所以很好对付。 周本派先遣老弱之先锋队出战迎敌,然后佯装大败、丢盔弃甲般逃窜。 周本使出了军事战场上的老套阴谋,但危全讽似乎太想获取一场胜利了,所以不假思索地率领大军全力追击。 但不好意思,当危全讽的军队正忙于抢渡溪水时,周本的伏兵四起,对半渡之中的危全讽军展开攻击。 一场熟悉的诱敌深入伏击战再次上演,危全讽的军队如周本所预料那般缺乏训练,战斗力孱弱,受到突袭后阵脚大乱、自相践踏、溺毙死亡者不计其数,就连主帅危全讽也被周本擒获。 危全讽作为高级俘虏被押往扬州广陵,但由于二十多年前危全讽曾经援助过困难之中的杨行密,淮南杨氏集团最终赦免了危全讽,危全讽在当年因病去世。 危全讽在象牙潭的惨败带来的连锁反应是相当严重的,四州联军十万大军瞬间分崩离析、土崩瓦解,而周本乘胜追击,连克抚、袁、吉三州,擒获袁州刺史彭彦章,吉州刺史彭玕则逃往湖南投奔马殷。 作为危全讽的堂弟,危仔倡的日子显然也不好过,象牙潭大败后,危仔倡退守信州,当然他也知道淮南集团绝对不会放过他,也许他在信州数十年的统治就将终结了! 歙州刺史陶雅是危仔倡的邻居,这种时刻,自然要特殊照顾危仔倡,陶雅命令其子陶敬昭及都指挥使徐章率兵攻击信州,危仔倡被迫要做出最后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