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回顾丨复发性卵巢癌的个体化规范治疗

 与癌共舞论坛 2022-05-24 发布于天津

作者:张潇潇

很多患友一谈到卵巢癌的复发,就感到恐惧,可能害怕卵巢癌治疗的原因之一就是怕复发、怕治疗失败。确实,当卵巢癌出现复发以后,它的治疗的难度明显增加,在以前,我们认为复发性卵巢癌基本上是不可治愈的。而现在,通过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很多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的生存,甚至能够达到治愈。

但是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出现卵巢癌复发后,治疗的质量参差不齐,治疗方案也千奇百怪。卵巢癌复发以后治疗确实是需要个体化,但是个体化是建立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即在规范化治疗的框架内谈个体化才是有意义的,而规范化就是所有的治疗必须做到有理有据。

卵巢癌的现状和特点

 卵巢癌虽然发病率不是非常高——全球每年大概有30万例,在中国据2018年统计有5万多例——但是死亡人数非常多,相应的中国一年因卵巢癌死亡人数达到3万。卵巢癌是一个致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全球范围内的五年生存率大概是30~40%。

为什么卵巢癌的致死率这么高?

首先,很多病人在初次诊断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其次卵巢癌容易复发,大概有超过70%的卵巢癌病人会在三年内复发。

卵巢癌缺乏特异性症状,就是没有一个典型症状可以让人发现。比如说宫颈癌的阴道出血,就是有比较有特异性的症状,但是卵巢癌没有。卵巢癌最常见的症状,像腹胀、胃胀、乏力、消化不良,好像跟平常吃饭吃多了的症状差不多,不是非常典型。而摸到盆腔包块(高度怀疑是盆腔肿瘤)的概率也仅仅只有14%,而这代表已经到了比较危险的情况。总而言之,卵巢癌的早期发现很困难。

那么,有没有什么诊断的方法,能够早期诊断卵巢癌?

在美国和英国都做过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在几万例的健康人中采用阴道超声加CA125检测做对照。研究发现,阴道超声加CA125的检测,确实可以提高一点早期病人的诊断率,但是并没有降低整个人群的死亡率。因为检查的特异性不是非常强,有些病人会出现误诊,或是不必要的手术造成并发症等,所以阴道超声加CA125并不适合用来在大规模的人群中做筛查的。

首先来看晚期卵巢癌典型的病程。大多数病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治疗过程:一线治疗,采用手术/化疗达到缓解,但可能在治疗一两年后复发;复发后治疗,再度稳定/缓解一段时间,又出现复发。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就是铂敏感和铂耐药,相信很多患者朋友应该已经对此非常熟悉。确定一个患者对化疗是否敏感,其实主要是指患者对铂是否敏感。以六个月作为分界线,在六个月之内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被认为是铂耐药;如果复发间隔在六个月以上,那么我们判断是一个铂敏感的患者。

哪怕是晚期卵巢癌,经过标准的初始治疗(手术+化疗),无论是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还是直接手术,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获得缓解甚至完全缓解。这说明卵巢癌对化疗很敏感。

但是可能有些患者甚至医生会走入误区,比如卵巢癌患者一直使用化疗而不进行手术,好像病人也能获得完全缓解。但手术+化疗与仅化疗的患者预后天差地别,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概念。

卵巢癌的病程就是反复复发。从CA125的变化可以看出,初次治疗后间隔差不多十几个月后,出现第一次复发;这个指标经过治疗以后下降,但是慢慢地升高又下降,又慢慢升高,反复地升高下降。这说明对化疗比较敏感,每次治疗后它就下降一点。

但是随着复发次数越来越多,治疗越来越频繁,缓解期变得越来越短。最后到第5次复发的时候,平均只能缓解4.4个月,也就是过了4.4个月后又会复发。这个时候的复发通常都已经出现铂耐药,很多人会出现肠梗阻等症状,也就是进入了治疗失败的状态。

大多数病人会遭遇到这种困境。但是有的病人,虽然也是遵循反复复发的规律,但是每一次治疗后的缓解期很长,有些甚至后面的缓解期比前面的还要长。

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我们将选择治疗方案比作打扑克牌,需要讲策略,用同样的扑克牌,出牌顺序不同,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当你用牌去压对手的时候,不能一下子拿着大小王去打对方很小的4或5,这就是治疗策略上考虑的问题,我们每次出手的这张牌刚好压死肿瘤就够了,不要把手上的牌全部打完,也不要把你手上最厉害的王牌提前用掉。这就是我们针对卵巢癌的策略。

随着生存期的延长和治疗方式的成熟,卵巢癌越来越接近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呢?提高治愈率,提高带瘤生存的时间,还有改善生存质量。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原则:

手术、化疗、靶向治疗

患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万一卵巢癌复发了,该怎么治疗?治疗的原则是什么?目前主要有三种治疗方式: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我们来一一介绍。

手术

肿瘤复发后再次手术,有个专门的称谓就叫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在2003年的NCCN指南已经将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卵巢癌治疗部分。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用,病人复发后,我们都会先去评估一下是否具有手术机会,但不代表所有的病人最后都能手术。

 什么样的病人适合手术呢?首先至少是一个铂敏感的病人,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是个铂耐药的病人,做完手术也很快就会复发,而且一旦复发后没有很好的药物能够控制它。

其次这个病灶,一定要能够切除,而且最好是能够完整的切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肉眼残留或R0切除,跟我们的初次减瘤术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R0切除的要求甚至会更高,为什么呢?因为根据三项随机对照研究最近刚出的结果,证明了如果二次肿瘤减灭术做不到R0切除,效果还不如不做直接去化疗。

但并不是只有绝对孤立的病灶才能手术,有的两三个病灶甚至远处转移的病人,比如说部分肝脏或脾脏转移,只要评估后能够切除的也是可以手术的。

另外,最好没有腹水。因为有腹水的病人,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现腹膜的种植转移,很难做到无肉眼残留。

化疗

首选含铂化疗,或者以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一定要注意不是单药治疗,而且一定以铂为基础的,不能使用其他乱七八糟的药。

在2003年的一项研究报道,复发的患者(主要是铂敏感,也包括铂耐药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和铂类单药治疗做对比,发现联合化疗明显优于单药。NCCN从2003年后沿用这个实验的结果,一直将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作为铂敏感复发的化疗的首选,当然你可以用紫杉醇加铂,也可以用脂质体紫杉醇加铂都可以。

靶向治疗

有的患者对化疗不敏感,不到六个月很快复发,甚至在初次治疗的时候化疗还没结束,就一边治疗一边肿瘤进展,这种患者被称作铂耐药、铂抵抗或者持续性的复发。这些病人往往预后比较差,而且对再次含铂的化疗基本上是没有效果的。

那么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首选什么呢?就是非铂类单药化疗,比如说白蛋白紫杉醇或者脂质体阿霉素,一般不会选择含铂的药物。贝伐单抗对于这类病人是可能有效的,大多数病人特别是不耐药的病人,可能能从临床研究当中获益。

PRAP抑制剂最初是在BRCA突变中应用,逐渐发现BRCA野生型患者也能从中获益,将HRD和PSR突变也纳入适应症。

那么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就是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是一整套基因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BRCA突变。具有同源重组修复缺陷就像天生一条腿残疾的人,而PRAP抑制剂能够打断他的另一条腿,他就不能走路了。因为这类肿瘤天生具有缺陷,所以PRAP抑制剂特别有效。而铂类的作用机制也有相似之处,也是打断DNA的修复,甚至不管“两条腿“还是”一条腿”,都会被铂打断,因此与BRCA抑制剂具有协同作用,研究也表明BRCA突变铂敏感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铂耐药的患者。

因此,PSR(铂敏感复发)似乎更适合预测PRAP抑制剂的疗效。多项指南与共识也指出,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不需要检测BRCA突变。

用药除了考虑疗效,也要考虑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大多数PAPR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在1-2级,而且使用两个月左右会耐受,大家扛过两个月会发现副作用在慢慢减轻。

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展现出了非常好的疗效,使很多病人能够获得长期的生存。

过去治疗是手术-化疗-等待-复发……患者在中间的阶段被动地等待复发,等复发后能手术就手术,不能手术就化疗。在等待的过程当中,我们缺乏一个有效的治疗干预它,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维持治疗,就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在我们常规治疗中间,通过一种方法杀死那些残余的肿瘤细胞或者能够延缓他的复发,就达到了维持治疗预期的效果。维持治疗并不是一定要把肿瘤治好,而是让复发的时间后延,让患者的生命延长,同时为我们的治疗做准备。因为当有些患者复发时间很短,铂耐药了,后续治疗非常麻烦;但是如果通过一个有效的治疗让复发时间推迟以后,可能又回到铂敏感,患者可以继续以前的含铂方案化疗。

维持治疗在卵巢癌病程中可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作为维持治疗。那么首先它不能副反应太大,其次使用要比较方便,不然就违背了“维持”的理念。因此现在PARP抑制剂应用较多,口服的很方便。不过大家要注意,含铂化疗后缓解的病人才适合使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如果化疗后进展是不推荐使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