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肺气肿(全文)

 昵称37972403 2022-05-24 发布于陕西

肺气肿临床表现为活动后气喘、桶状胸、呼吸音减弱、肺底运动受限等。对人类危害极大,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中医学“虚喘”,“肺胀”等范畴,为久咳、久喘、肺痨等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所致。

西医药治疗,须消除病因,积极治疗肺内原发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呼吸道炎症的控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等,并可配合雾化吸入抗生素,以增加局部药液浓度和作用,使黏痰液化,易于排出。常用祛痰加氯化铵、羧甲司坦、盐酸氨溴索,以及喘乐宁雾化吸入。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常选用氨茶碱、喘定、博利康尼等。根据病情静滴黄芪、生脉,及吸氧,以改善低氧血症。病情稳定期,做膈肌呼吸锻炼,并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适当饮水,对肺气肿的治疗和恢复有良好影响。

在应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疗效。中医治疗抓住肺脾肾多脏功能失调,气虚、痰阻、血瘀的病机实质辨证而治之。①肺脾气虚:自汗,面色萎黄,倦怠,气短声怯,极易感冒,咳嗽痰多,食少脘痞,便溏舌淡,苔薄腻,脉细弱。治以健脾补肺,养阴平喘,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减:药用太子参15g,黄芪30g,五味子10g,麦冬12g,炙甘草8g,白术12g,茯苓15g,川贝母10g,瓜蒌15g,苏子12g,莱菔子15g。日1剂,水煎服。②肺肾阳虚:喘促日久,呼长吸短,咳声低微,气不得续,动则喘促更甚,痰多清稀,腰酸耳鸣,精神疲惫,汗出肢冷,夜尿多,重者面青唇暗,面浮胫重,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以温肾纳气,养肺平喘,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味:药用人参10g,五味子10g,麦冬12g,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0g,泽泻12g,茯苓15g,丹皮12g,肉桂8g,制附子12g(先熬),杏仁10g,百部12g,蛤蚧10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③肺肾阴虚:喘促气短,动则喘甚,咳嗽。少痰或痰黏难出,口干思饮,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填精,纳气平喘,方用七味都气丸加味:药用熟地15g,山萸肉10g,山药15g,丹皮12g,茯苓15g,泽泻15g,五味子10g,沙参15g,蛤蚧10g,紫河车粉15g(冲),半夏10g,紫菀15g,瓜蒌15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举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