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习录》:仁的本质是什么?王阳明一语道破

 思明居士 2022-05-24 发布于河北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

子曰:“仁者爱人。”

到了宋代和明代,理学家对“仁”的概念作了更进一步的阐释,使我们对仁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下面就详细地解读明代大儒王阳明对“仁”的看法。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未有尽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将天地万物视作为一个整体,只要有一物不得其所,便是仁德还不完备。”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宋代儒者程颢(明道先生)在《识仁篇》中提出的。他开篇便提到:“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

仁,就是一种将别人,甚至世间万物都看作和自己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一种最高道德。义、礼、智、信都只是仁的一部分展现。

这正是儒者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根本原因。

宋代儒者张载(横渠先生)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是我的亲兄弟,其他生命是我的同类。”

难怪张载会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此崇高的觉悟。哪怕有一个人过得不好,都不能放弃去使他的生活变好,这就是仁者的使命。

文章图片1

仁者不会践踏生命

爱护人民

王阳明说:“只谈'明明德’而不谈'亲民’,就和佛、道两家的思想接近了。”

儒家和佛、道两家的根本差别,就在于社会伦理观念。

佛家使人断绝尘世的伦理关系,道家专注于自我的修道。

佛、道也有很深的智慧,所以王阳明说这两家也谈“明明德”。“明明德”就是理解明白内在的德性是什么,明德就是内在的德行,明德就是“仁”。

然而,明白仁的道理并不是最关键的,但在知道仁是什么的情况下,还愿意入世去帮助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民众,是很难得的。不把自我的修炼放在首位,而将民众的福祉摆在前面。这正是儒家思想有别于佛、道二家的地方。

文章图片2

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人爱起

王阳明的学生陆澄问:“程颢先生说:'有仁德的人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为何墨子的兼爱(无差别地爱一切人)之说,反而不能认为是仁德呢?”

王阳明认为,这一点很难说清楚,必须自己切身体会才能明白。

在郭店竹简中发掘出了一篇《性自命出》的文章。

《性自命出》篇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道是由于人们相互之间存在着情感才开始有的,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由人性中发生出来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社会是家庭的延伸。

亲情是维系家庭的基础,亲情也是维系整个社会的基础。

这些思想说明了儒家对于情感的高度重视,而与父母,与手足间的情感(孝悌)就像一棵树的树根,是一个人的德性的发端之处。

文章图片3

我们对父母有爱,所以对别的长辈敬重;我们对兄弟姐妹有爱,所以在外也尊重年长的朋友,关爱年幼的朋友。

墨子将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作一样的,要求人用同样的情感去爱每个人。这种爱类似于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博爱”(或者说“人类之爱”)。

王阳明认为这种爱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看到了枝叶,却没有看到根本,虽然具有迷惑性,但是稍微辨别就可以知道,这种爱是没有根基的爱。提倡这种没有差别的爱的人,本质是不切实际的,毕竟,大多数人不可能做到爱一个陌生人和爱自己的父母一样。

而对外人和善,受众人赞许,却在其他人不知道的地方对家人态度恶劣的人,更是本末倒置,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所以仁爱的本质是有差别的爱,先爱父母,家人,再爱周围的师长,朋友,最后有余力的,可以帮助邻里,乡党,乃至为国家,为世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