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救必备 | 抢救的基本原则及解析

 倏迅的图书馆 2022-05-24 发布于山西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抢救基本原则解析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都是与时间争夺生命,分秒必争。不论何种疾病,最初的救治原则和 措施基本是一致的,即抢救生命是第一位的。

1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急的状态,即临床死亡状态,必须立刻诊断和抢救,建议在 5~20s 内诊断,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在院外、院内或手术室内凡遇到突然倒地者只需凭两条即可诊断 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①呼之不应——无意识;②大动脉搏动消失——无心搏。

在手术室内,若患者突然意识消失,心电图呈现心室颤动、直线或心率<30 次/分,应立即 行心肺复苏。

2
紧急评估四要点

门诊、急诊、病房或手术室的急危重症患者,初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紧急评估,判断患者 当时是否存在生命危险,以及是否需要立即抢救。

(一)意识

意识反映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完整性,是人类特有的功能,也是接触患者的第一印 象;一个正常人或轻症患者应该是神志清楚,有思维和记忆能力,讲话清晰,能交流,活动自 如的人。

1. 意识障碍 目前有关判断意识障碍(大脑功能抑制或受损)程度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 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法(表 1-1),8 分是病情严重与否的分界线。

文章图片3

2. 昏迷 反映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功能严重异常,是一种病理状态,任何疾病伴有意 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都说明病情危急,需结合其他症状尽快做出诊断和处理。
(二)心搏与血压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人体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即终止,故对任何一个需抢救的生命而言,紧急评估除第一印象以外,以心率和血压评估最重要。

1. 紧急判断 触诊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可最快地判断。

2.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使用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能迅速反映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操作简单、快捷,是最快、最直接的监测。但在患者存在指端皮肤或颜色异常(如涂指甲油、指 端有污垢、甲床厚、灰指甲等)、指尖皮肤冰冷、末梢循环差、被测部位剧烈运动时影响其准确性。

3. ECG 判断心率和心律

(1)正常心律:窦性心律。

(2)异常心律(严重)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用药、同步直流电复律。

2)心房颤动:用药、同步直流电复律。

3)室性心动过速:用药、非同步除颤。

4)心室颤动:非同步除颤、用药。

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用药、安装起搏器。

(3)心率

1)正常:60~100 次/分。

2)心动过速:HR>100 次/分;HR>160 次/分需紧急处理。

3)心动过缓:HR<60 次/分;HR<30 次/分需心脏按压,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 1mg 静脉 注射。

4. 血压 主要是评估血压是否需要紧急处理。目前血压的监测有间接测量和直接测量,具 体如下所述。

(1)间接测量:袖带、电子血压计(1 次/分或连续测量 5 分钟)。

(2)直接测量:尽快尽早建立动脉通路(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穿刺置管),可连续、 动态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

基本正常血压范围:(140~120)/(90~60)mmHg,MAP 90~100mmHg,脉压 30~40mmHg。下述血压需要紧急处理:①血压≥180/120mmHg 或血压≤70/50mmHg;②MAP≥140mmHg 或 MAP≤55mmHg;③脉压>60mmHg 或脉压<20mmHg

5. 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 SI=HR/SBP,判定有无休克或反映休克的轻重程度。

(1)正常:SI 0.4~0.6。

(2)应考虑存在休克:0.8<SI≤1.0。

(3)存在休克:1.0<SI≤1.5。

(4)应紧急处理:SI>1.5~2.0。

(三)气道与呼吸

气道和呼吸是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供氧和排除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 CO2)的通道和 动力,一旦严重气道受阻或呼吸停止,生命在很短时间内即可终止。在诸多的急救技术中,气 道管理最为关键;急救中通过任何方法、任何手段确保气道通畅,保证呼吸的有效性,以维持 有效的气体交换是急救最为重要的手段。

1. 气道阻塞 严重的气道阻塞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置人于死地的,需要紧急处理。

1)病史:①儿童由家长讲述;②成人自述或由家人讲述。

2)症状:①呼吸困难,即呼吸费力、急促,“三凹征”、鼻翼扇动、发绀;②咳嗽无声、不第一章 抢救的基本原则及解析 5 能言语,极度烦躁、恐惧;③严重者呼吸停止或有胸廓运动却无气流出入,发绀。

3)病因:①儿童,气管异物常见;②成人,过敏性喉头水肿、会厌炎、喉痉挛、支气管痉 挛、严重的哮喘发作、误吸或颈部严重创伤等。

2. 呼吸 正常呼吸频率 9~24 次/分;异常的呼吸频率:①呼吸增快,RR 24~28 次/分;②呼吸急促,RR 28~32 次/分;③呼吸窘迫,RR≥32 次/分;④呼吸抑制,RR<9 次/分;⑤严 重呼吸抑制,RR<7 次/分。

3. 缺氧程度

(1)低氧血症:SpO2<90%,PaO2<60mmHg。

(2)明显缺氧:SpO2<80%,PaO2<50mmHg。

(3)严重缺氧:SpO2<75%,PaO2<40mmHg。

(4)生命极限:SpO2<60%,PaO2<36mmHg。

(5)死亡线:SpO2<36%,PaO2<20mmHg。

(四)四肢活动度

四肢活动度是机体有无意识、心搏和呼吸的外部表现,同时也是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 损的重要指标。

1. 正常 按指令可自如、正确活动。

2. 心搏骤停 四肢不能活动、无反应、无心搏。

3. 截瘫(胸腰段脊髓损伤) 双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

4. 高位截瘫(颈椎损伤,C4 或 C4 以上) 双上肢、双下肢均不能活动、呼吸困难、大小 便失禁。

5. 脑卒中(颅内疾病) 一侧上下肢不能活动、嘴角偏斜或伸舌偏向。

6. 骨折 单独一侧肢体不能活动且疼痛、肿胀出血,皮肤破损及假关节。

3
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包括六通道、三制止。

(一)六通道

凡是需要抢救的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的紧急处理中必须立即建立如下通道,尤其是前两 条通道。

1. 呼吸通道 是生命第一通道,应该尽快开放气道、纠正缺氧。下述情况应该尽快、尽早 置入喉罩或气管内插管并行机械通气:①有意识障碍尤其是昏迷者;②呼吸困难,且 SpO2≤75% 的患者;③颅脑、颌面、颈胸腹部严重创伤的患者。

2. 静脉通道 危重患者均应第一时间开放静脉通道。输液、给药、采血、配血,首选肘静 脉(粗套管针);心搏骤停时,可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不易塌陷)。

3. 动脉通道 危重患者在动脉尚可触及时,应尽早建立动脉通道以方便直接测压及监测血 气分析、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可选择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穿刺置管。

4. 尿管 通过观察尿量、尿比重以反映脏器灌注状态及肾功能状态,是监测循环功能直观 而简便的方法,还可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来排除泌尿系统损伤和溶血状态。

5. 胃管 其作用:①排空胃内容物,预防反流、误吸;②用于补充营养和给药;③确诊是 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

6. 救命的引流管 如心包引流管可以解决心脏压塞,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解除张力性气 胸;脑室钻孔引流管可以解除脑疝危象。当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脑疝危象危及生命时,上 述三种引流措施可暂时挽救生命。

(二)三制止

1. 止血 体表可见的大出血必须尽快止血,如常见的有四肢粉碎性开放性骨折;一条长 10cm 左右的头皮全层损伤伤口的出血足以引起休克;颈部大血管损伤不仅可引起休克,而且若 引起颈部血肿则可压迫气道、危及生命。应用止血带、止血钳、包扎、压迫和填塞等方法可以 止血。

2. 制动 是指在受到外伤或者接受手术后,为了恢复需要,使人体全身或者局部保持固定 姿势,为临床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例如,脊椎损伤患者,尤其是颈椎损伤,不适宜的体位或剧 烈搬动,不仅可造成二次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致死;四肢骨折也需固定防止二次损伤。

3. 镇痛 危重患者若伴有剧烈疼痛,可引起机体不良应激反应,可出现焦虑、躁动甚至休 克,应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给予镇痛;对于昏迷患者如存在严重的膀胱积尿则可引起明显的躁动, 应注意观察并及时解除。

4
术中紧急情况与处理

1. 患者突然出现神志消失(呼之不应),血压下降和(或)HR<30 次/分和(或)SpO2< 75%,则应考虑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2. 血压<70/50mmHg、MAP<55mmHg 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0.5~1.0mg。

3. 严重缺氧 SpO2≤75%,应考虑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

4.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突然降低甚至消失,应立即查明原因,警惕发生肺栓塞。

5. 术中意外大出血或手术部位出血不止,血压下降(血压<70/50mmHg),HR>160 次/分, 在止血、快速补液输血和强心升压药物应用的同时应补充凝血因子,预防心搏骤停。

6. 需要紧急处理的 ECG

(1)HR<30 次/分:心脏按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0.5~1.0mg。

(2)室上性心动过速,HR 160~200 次/分(规律):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0.5~1.0mg/kg,或 美托洛尔 3~5mg。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静脉注射阿托品 1mg;必要时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2~10μg, 继之以 0.05~0.20μg/(kg·min)的速率静脉泵注。

(4)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按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1mg,必要时电除颤。

(5)心电分离:心脏按压,同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1mg。

5
生命支持
(一)心血管功能

1. 维持心血管功能四要素

(1)心肌收缩力(动力):强心药。

(2)血容量(心血管的物质基础),即前负荷:补充容量。

(3)血管张力(外周阻力),即后负荷:应用升压药或降压药。

(4)血流通道:解除阻塞。

2. 血压

(1)理想血压:120/80mmHg。

(2)正常血压:(90~130)/(60~85)mmHg。

(3)正常高值:SBP 130~139mmHg,DBP 85~89mmHg。

(4)SBP:主要反映心肌收缩力、血容量和大血管的弹性,保证大脑、肾、肝等重要脏器 的供血供氧,不宜低于 90mmHg。

(5)DBP:主要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同时保证心脏自身的供血供氧,不宜低于 60mmHg,老年 患者宜 DBP≥70mmHg。

(6)脉压:主要反映每搏量的变化,与血容量相关,正常值 30~40mmHg。

(7)MAP:MAP=(SBP 2×DBP)/3 或 MAP=DBP 1/3 脉压,正常值 80~100mmHg,不宜 MAP<70mmHg 或 MAP>120mmHg。

3. 心率和心律

(1)心率:①正常值 60~100 次/分;②HR<45 次/分或 HR>160 次/分时,可影响心排血 量;③力争维持在 55~110 次/分。

(2)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对维持心血管稳定极为重要,异常心律处理方法同前述。

4. 尿量 是反映脏器灌注状态的直观指标,应不小于 0.5ml/(kg·h),重视尿比重和颜色。

(二)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包括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两个基本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呼吸频率 应维持正常呼吸频率 9~24 次/分;RR>32 次/分为呼吸窘迫;RR<7 次/分 为呼吸严重抑制;RR<7 次/分或 RR>32 次/分时应考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 SpO2 正常情况下,吸空气 SpO2≥95%。

(1)低氧血症:SpO2<90%,PaO2<60mmHg。

(2)明显缺氧:SpO2<80%,PaO2<50mmHg。

(3)严重缺氧:SpO2<75%,PaO2<40mmHg。

(4)生命极限:SpO2<60%,PaO2<36mmHg。

(5)死亡线:SpO2<36%,PaO2<20mmHg。

3. 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 是反映肺弥散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OI=PaO2/FiO2, 正常值 OI=(80~100)/0.21=381~476mmHg。OI<300mmHg 时提示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可先试行氧疗;OI<200mmHg 时提示中-重度 ARDS,考虑机械通气治疗。

(三)体温

正常值:口温 37℃(36.2~37℃),腋温 36.7℃(36~36.7℃),肛温 37.5℃(36.5~37.7℃), 是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体温小于 35℃或大于 40℃为重症,力争维持体温 36~38℃。

(四)疼痛

疼痛是疾病的信号,是生命体征之一。

1. 部位 头颈胸肩、心前区、四肢关节、脊椎等。

2. 性质 刺痛、钝痛、锐痛等。

3. 程度 轻微、明显、剧烈等。

6
严密监测

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必须加强监测,及时严密的监测才能为病情的变化和判断提供依 据、调整抢救措施,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一)常规监测 常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SpO2、ECG、PETCO2、温度、尿量、出入量、血型、血常 规、血气、电解质、血糖、MAP、CVP、凝血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肝肾功能检测。

二)特殊监测 特殊监测包括脑电图、脑电双频谱指数、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栓弹力图等。

(三)强调

1. 即时监测 如血气、血糖、凝血功能、血钾水平等随病情变化应及时监测。

2. 连续、动态监测 如 ECG、CVP、MAP、SpO2等。

7
绿色通道

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快诊断、快抢救,必须有绿色通道,从患者到急诊 室、门诊、病房、手术室须一路畅通,而且在人员和设备上也应该优先,因此需有一套合理制 度保证第一时间得到最及时的治疗。

(1)病情允许时,选择最有效、快捷的辅助检查以帮助初诊,如 B 超、CT 检查等。

(2)凡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或严重创伤,应直接送手术室紧急抢救。

(3)对于心脏创伤,应避免搬动,组织相关科室就地抢救。

(4)对于子宫破裂,于紧急情况下在产房组织就地抢救。

(5)对于心肌梗死、脑卒中,直接送专科进行抢救。

(6)对于诊断不明而病情危重者,送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生命支持,待病情有所改 善或诊断明确,送专科进一步救治。

8
团队协作

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是临床医疗中复杂多变、涉及知识面广、技术含量高的医疗实践, 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包括内科、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医技科室等学科, 医生、护士、后勤保障人员及行政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患者的 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9
完善记录和资料

抢救中虽然极为忙碌和紧张,但仍需认真记录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真实反映抢救治疗的 全过程,这不仅是日常工作规范的要求,而且对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对急危重症抢救的临床研 究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其还是重要的档案和法律文件。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