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4 桂枝平冲降逆吗?

 珍惜现在9i2jx7 2022-05-24 发布于安徽

——伤寒论求真讲座·第四讲提纲

邢斌

第三讲还没有讲完的内容,继续……

五、桂枝汤“先其时”“啜热稀粥”“温覆”发汗治疗睡眠相关性汗证的探索

1

戚某,男,8岁。

平素容易出汗,刚睡着时出汗尤明显,两度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无效,用五倍子粉敷神阙穴亦无效。2009426日改方:柴胡12g,黄芩9g,党参8g,制半夏9g,生姜3片,红枣6个,甘草3g,桂枝9g,白芍9g,生龙牡各30g,服14剂仍无效。乃对上方稍作调整:柴胡9g,党参9g,制半夏9g,生姜3片,红枣6个,甘草3g,桂枝12g,白芍12g,生龙牡各30g,浮小麦30g,五味子9g,并嘱晚上睡前服本方,片刻后再吃热稀粥一碗,温覆令微微出汗,然后再准备入睡。服药期间要关闭门窗避风。

几天后患者家长电话来告:因复诊当天,还剩426日方1剂,故当天仍用原方,所不同者是按新医嘱服药将息,没想到当晚刚睡着时的出汗竟然消失了。次日方服新方,观察了几天,同样如此。故特电话告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乃改用常规服药法,其汗亦再未发生。服用本方加减方两周后,患者白天的自汗也明显减轻了。

       这则医案令人瞩目的是,方药完全一样,但改变服药时间和将息法后,效果截然不同。

2

陈某某,女,64岁。

2010722日初诊。

患者以眩晕为主诉来就诊。

病史:患者10年前曾患眩晕,一度平复,今年又发作2次,最近1次是6月初,发作时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经治疗后好转。但现在平时仍有头晕,主要为起床时一段时间感到头晕恶心,有时午睡后也如此。另外,晚上睡醒及午睡后出汗(注:不是盗汗,是醒后出汗)。口腻,眠差,早醒,早上有痰。脾气可,纳可,便调。舌苔薄白腻,脉涩。

处方: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9g,苍术30g,川朴9g,白蒺藜30g,天麻30g,钩藤(后下)30g,泽泻30g,葛根90g,桂枝9g,白芍9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6个,7剂。

2010729日二诊:服药3剂头晕即除,口腻,睡眠好转。舌苔薄腻,脉细涩。但醒来仍出汗。

处方一: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9g,苍术30g,川朴9g,白蒺藜30g,天麻30g,钩藤(后下)30g,泽泻30g,葛根90g7剂。

处方二:桂枝9g,白芍9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6个,7剂。嘱晚上睡前服药,啜热稀粥,温覆取汗。

201085日患者来告:药后诸症均除。桂枝汤依法晚上服用2剂,醒来出汗即除,又服1剂,尚余4剂。

六、桂枝汤新用——治疗痹证的通用方(《方剂学新思维》)

桂枝祛风通络而利血脉,《长沙药解》称其“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本草汇言》说它是“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芍药柔肝舒筋、缓急止痛,《神农本草经》称其能“除血痹”,《名医别录》说它能“通顺血脉”,《本草崇原》则谓有“疏通经脉”之功。这样看来,桂枝、芍药两药一刚一柔,外能祛风,内则舒筋脉、利关节而止痛,是治疗各种痹证的良药。此外,柯韵伯说桂枝汤能“滋阴和阳”,因此它不仅能治痹证之属于实证者,虚证更为适宜,所以桂枝汤治痹证的适用面非常广泛。

仲景有桂枝加葛根汤,系桂枝汤原方加葛根,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后世医家将本方广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落枕。这是因为桂枝加葛根汤不仅能治疗太阳病的某一类型,而且其中所含的桂枝汤本就有治疗各种痹证的潜在作用,加葛根则更适合用于治疗肩颈部的痹证。我常用桂枝加葛根汤(其中白芍用15~30克,葛根用30~90)加威灵仙、鸡血藤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

仲景有桂枝芍药知母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等9味药物组成,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后世医家将本方广泛用于各种痹证,笔者将此方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方。之所以能这么用,我想与其中有桂枝汤(缺少大枣)也是分不开的。

我还将桂枝汤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用桂枝汤加菝葜、皂角刺、全蝎、蜈蚣为基本方。治骨关节炎,用桂枝汤加补骨脂、骨碎补为基本方。均有良好效果。

第四讲的内容……

一、从《伤寒论》宋本15条谈起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四。(宋本第15条)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认为“气上冲”是“气逆上与邪争也,则邪仍在表,故当复与桂枝汤解外”。“其气不上冲者,里虚不能与邪争,邪气已传里也,故不可更与桂枝汤攻表”。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之观点与之近似。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则明确提出“正气者,即西医所谓自然疗能也”,“良医察其病证,知正气之欲恶,从而助之以药力。……太阳病之症,头痛项强,鼻鸣干呕,可知正气欲上冲;发热脉浮,汗出恶风,可知正气欲外向。……欲上冲,则不可抑之使下;欲外向,则不可遏之使内。若用攻下之药,是为逆正气之欲恶,此太阳之所以禁下也。下之而其气上冲,知正气驱病之势不因下药而改变,故可仍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刘渡舟教授《伤寒论诠解》、李心机教授《伤寒论通释》之观点近似。李氏进而指出:“若误下之后,病人无'气上冲逆’的感觉,则说明正气受挫比较严重,无力求伸,故其病机已无向上向外之势……表邪已有内陷之势……当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唯不宜再投桂枝汤。”

纵观上述注家观点,大率认为气上冲是正气抗争之象,仍属表证,应用桂枝汤解表;而气不上冲是正气受损较重,表邪内陷,故不再适合桂枝汤解表。所以,气是否上冲成为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当初读这些注家的文字,心里总觉得有些牵强,但注家的文字一时间又找不到破绽。故反复思索,最后发现至少可以以桂枝汤为突破,证实他们的谬误。因为,很显然在他们看来桂枝汤在此是一首解表剂,却不知桂枝汤还是一首补益剂,完全可以治疗里虚证。故其论实际是自相矛盾的!

另外,再议一议桂枝的“平冲降逆”功效。这是习常的说法,在本条也有注家是这么看待桂枝的。李心机教授《伤寒论通释》在本条的注解中说:“仲景用桂枝,除解肌之外,还善用于平冲降逆,这是仲景的创新。”并例举《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证之条文方后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证之条文、葛根汤证之条文、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之条文、《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之条文、桂枝加桂汤证之条文以为证明。

李氏也持本条气上冲是正气抗争之象,既然如此,应该扶持这一趋势才对,怎么还能平冲降逆呢?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后读到康平本,则真相大白!

大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傍注:方用前法)(嵌注: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康平本第18条·原文)

而读康平本第18条则可知,“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一语只是一个嵌注。就是这一嵌注,在宋本混入正文,真是画蛇添足,贻误后人。康平本完全证实了我的推测。

太阳病下之后,可有多种见症,“气上冲”,是其中一种可能。盖太阳病误下,正气受损,下元不固,故气上冲,桂枝旧说能平冲降逆,这是从对症的角度而言的,实际是纳气的作用,而如前所述,整张桂枝汤也具有补益的作用。故这一变证,可用桂枝汤治疗。

若太阳病下之后,并无其气上冲的见症,而有其他症状,自然就不一定选用桂枝汤,应视实际情况,辨证论治可也。《伤寒论》有相关的条文,以后我们还会读到。

可问题是,宋本第15条还有“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的提法。这一提法,使气是否上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鉴别意义的问题。这就引起了后世医家的误解。

二、再看《伤寒论》宋本43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方十三。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宋本第43条)

大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厚朴炙,去皮  二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康平本第43条·原文)

李心机《伤寒论通释》云:

“本证太阳病误下,症见微喘,此喘与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虽症状表现不同,但在病机上却有相似之处,都属于太阳病表证未解,误用下法,正气受挫,然气血仍有向上向外之机。因此,本证之'喘’是气上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故仲景指出'表未解故也’。表未解,故仍当解表,方用桂枝汤,因其气上冲是以喘的形式表现,故仲景又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厚朴、杏子以降气平喘。”

既云“气血仍有向上向外之机”,自当因势利导而助益之,《伤寒论》却以“厚朴、杏子以降气平喘”,岂不自相矛盾?李氏此条注解之失与宋本第15条注解之误,如出一辙。

我认为,本条说的是太阳病误下后,正气虽有损伤,但病症的性质尚未改变,表证不解,同时又出现微喘,此喘属表证或兼有之症,并不是什么“气血仍有向上向外之机”。因为正气有伤而表证不解,故用桂枝汤扶正解表,用厚朴、杏子不过是随症加减而已。请注意,本方证有误下之前提,故厚朴只用二两,剂量较小。

三、《伤寒论》宋本64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方二十七。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宋本第64条)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康平本第61条·追文)

宋本第64条,其康平本相应条文为第61条,系追文。虽非原文,但有证,有方,故不能视为无中生有,应看作后人实践对“原始文本”的补充。

此证缘于发汗过多,心阳大伤,患者心下悸,以手护之。其方桂枝甘草汤是在桂枝去芍药汤基础上,又去生姜、大枣,且其桂枝剂量增加,故方简而力专,温补、温通之力雄壮。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云:“表证为气血上冲,发表剂则借其冲势以取效,故发表过度,则冲势亦剧”。此其一贯之论,然似是而非。既然“发表过度”(即条文之“发汗过多”),那应该表解而冲势不再有,如何反而更剧呢?陆氏又说:“桂枝虽是表药,用大量则反不见汗出,特见平冲降逆之效,故独任之。”亦误矣!桂枝用大量“反不见汗出”,其实用小量亦未必见汗出。桂枝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补益故也。“平冲降逆”不过是对症之说,究其实则温补纳气之功也。

小结:以上三条,由于下之后,或发汗过多,导致气上冲的虚证、既有虚又表未解的虚实夹杂证、心下悸的虚证,都有虚的成分,或兼表证,所以用桂枝补虚,也可以解表。

四、《伤寒论》里的桂枝

我们现代使用的桂枝,是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嫩枝。肉桂,则是肉桂的树皮。

据考证,明以前,桂枝为桂树的树皮(枝皮),也就是现代的肉桂。而现代的肉桂,古代如《本经》有牡桂、菌桂。《本草经集注》:又增加一种,桂。这三种东西,根据本草的描述,都是桂的枝皮,只是部位不同。桂枝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伤寒论》,本草著作则最早出现在《新修本草》。而据《新修本草》:“牡桂嫩枝皮,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所以,肉桂、桂枝、桂心,是一个东西。

佐证:同样的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在《伤寒论》、《千金翼方》,写作桂枝,在《千金要方》写作桂心,《局方》写作肉桂。

所以,《伤寒论》的桂枝,就是现在的肉桂。

而现在的桂枝,最早记载于北宋《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当时并不称桂枝,而称为柳桂,《本草纲目》也如此记载,直到明清之际,如《本草汇言》才改称桂枝。

五、桂枝“平冲降逆”说

李东垣:“阳中之阳,浮也……上行而发表”。

黄宫绣《本草求真》:“有升无降”。

周岩《本草思辨录》:“下冲专药”。

张锡纯:“鲜有言其能降逆气者,是用桂枝而弃其所长也。”

现代中药学著作,增入“平冲降逆”功效。

《中华临床中药学》:桂枝外散寒邪,内温心肾阳气……以其升浮及辛甘温热之特性,间接收到“降逆气”之效果。反对把“平冲降逆”作为一种功效。

六、桂枝“平冲降逆”所涉及的条文

《伤寒论》15条、117条桂枝加桂汤证、65条苓桂草枣汤证、67条苓桂术甘汤、326条乌梅丸证

《金匮》“欲作刚痉”的葛根汤证、胸痹“胁下逆抢心”的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桂枝生姜枳实汤

117条桂枝加桂汤证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方六十一。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65条苓桂草枣汤证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方二十八。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67条苓桂术甘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七、桂枝补肾纳气

《伤寒论》所用桂枝,即肉桂,肉桂温肾纳气。

今之桂枝,用之同样有效,实践说明桂枝也能温肾纳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