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松打虎时,用的哨棒是什么兵器?为什么会折断?

 未来决定现在 2022-05-24 发布于河南

在水浒传之前,中国历史上和杂剧、话本中,也有不少打虎英雄。比如卞庄打虎,子路打虎,孙权射虎,李存孝打虎等,商纣王、秦武王嬴荡也都是能手格熊虎等猛兽的帝王。即便水浒之后,也有典韦逐虎过涧,孙悟空打虎等。

然而,这些打虎英雄中,名气最大者,还是武松。自从水浒出现后,人们提到打虎好汉,多数只能想到武松了。

究其根本,在于施耐庵把武松打虎写得太精彩。同一本书中,李逵杀死四只老虎,都没有武松出名。

在水浒中,武松打虎之前,喝了十五大碗好酒,带着醉意的武松,提着哨棒,来到景阳冈。遇到老虎时,武松还打断了哨棒。

读过这段故事的朋友会发现,作者多次提到武松的哨棒。那么,武松用的哨棒,究竟是什么兵器呢?为什么后来会被武松打在树上折断?

先说哨棒为何物。

很多解释说,哨棒是一头空心的棒,空心的作用是可以吹,发出呜呜声,可以在夜间吓唬老虎,狼或者其他动物,也可以像哨子一样,发声求救。因为能像哨子一样吹声,所以叫哨棒。还有一种解释,说哨棒是细长的棒,这种棒挥舞起来,也能发出呼呼声,可以震慑动物。

其实,这两种解释都不太对。

从“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情节来看,书中没有任何地方证明这种棒子是空心的。武松对哨棒进行“提”“倚”“绰”“横拖”时,没有任何顾忌,完全不管一头是不是空心,可见这种棒没有空心的一头。

当老虎出现时,武松也没有赶紧吹空心的一头,发出声音求救,或者来震慑老虎,反而是希望用棒子打死老虎,可见这种棒子根本不会是空心的。

另外试想:当遇到狼老虎等猛兽时,空心的棒子易折断,实心的棒子才更结实。难道人们会选择易折断的棒子来防身吗?这不符合事实。

从武松把包裹拴在哨棒上,以及把哨棒绾在肋下来看,哨棒不会太短,也不会太长。

民间也有老话说,齐眉为棍,齐胸为棒。从脚到胸口,差不多一米三四左右,的确不长也不短。这样的棒子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长的话一般很细,这样易断,威力也不大;太短的话,或许够粗,但是有点危险,因为“一寸短,一寸险”。不长不短,不粗不细,重量长度都刚好。

武松的哨棒,应该就是这样。

再说哨棒为何会折断。

有人说“哨棒是细长的”,这个结论就是从后来武松打断了哨棒得出来的。实际上,武松之所以会打断哨棒,是因为武松跳在了半空中,打在了树枝上。

武松本就力气大,跳得也很高,为了打死老虎,他这下也用了很大力气,正因如此,所以哨棒会折断,这也是武松力气的表现。倘若是细长的棒,恐怕就表现不出武松的力气,以及当时急于打死老虎的心情了。

从作者角度来说,哨棒这段也是必须的。

首先,当时天快黑了,虽然还没彻底黑下来,但也是黄昏了。武松所在的景阳冈,又是树木草丛,光线不好;再加上武松当时心里也害怕,慌乱之中又看不清,打在树上是很正常的。哨棒之断,从侧面反应了武松打虎时的环境和心理。

其次,只有让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才能表现出武松的神力和勇气。

倘若让武松用哨棒打死老虎,结果或许一样,但是这就表现不出来武松的力气和勇气了。只有让哨棒断,让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才能表现武松之神威。

事实上,作者为了加强这种表现,还让武松左手按住虎头,右手抡拳打老虎。单手按住老虎,几十拳就把老虎打死了,这样才最能表现出武松的勇猛神威,力大无穷。

所以,哨棒之断是非常合理的,也能用来表现武松的力气和勇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