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夏-人纪-黄帝内经5

 自由自在中医 2022-05-25 发布于湖南

倪海夏-人纪-黄帝内经5

刘保长 2021-06-25 00:00

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

黄帝问,痎疟的疾病,都自风来,但有时亦有恶寒发热的现象,是为什么呢?

歧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歧伯回答道,疟病初发时,必先起汗毛战栗状,伸展哈欠连连,再次则成恶寒齿战不止状,牵引腰背疼痛,一旦寒去则身体内外均发热,头痛如破,口渴想喝冷的饮料。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

黄帝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此疾病,请详言之。

歧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胜,藏于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疎,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歧伯回答道,这是体内阴阳相交互争造成,其间虚实更易,阴阳互移变化造成的。阳入阴中,则成阴实而阳虚,若是阳明虚了,则呈现战栗齿抖不止,若是太阳虚了,则出现腰脊背部强硬头痛等症状,若三阳俱虚,则阴必遇实,一旦如此,病人必阴寒自骨内而生,皮肤、骨头皆痛,又由于寒系自内生,所以表里皆寒也。

阳若过盛则体外壮热,里阴虚则内必生热,一旦内外皆热,病人会喘息且口渴,所以会想喝冷饮也。这些都是肇因在夏日伤于暑热之气,此热气居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也就是血气的居所,如此就造成汗孔松弛,肌肉腠理疏松,到了秋天,容易汗出,毛孔开而受风,也有人是汗出后浴水,造成水气居于皮肤之内,而与阳气并居。人体卫阳之气,白日行于表于腑,夜间行于里于脏,这种病气如与阳同出则在外,如舆阴并行则入内,如此内外相行无阻,造成一日发作一次。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

黄帝问,那也有隔日发作的疟疾,这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歧伯答道,若邪时居于很深的位置,阴气受制,而阳气独发,阴阳本互为进退,今阴受邪迫无法与阳并行,就造成隔日发作了。

P151-160

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

黄帝说,答得好。那有时每日发作会提早或稍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歧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倶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歧伯回答道,邪气入侵人体首居风府位,沿督脉而下。人的表阳之气一日夜绕周身一次与病气交会于风府,人体抵抗力与邪争,如无法胜利,则病邪必日下一椎,于是产生了每日稍迟发作的现象,这是因为病邪先入督脉造成的。因为卫气每日循环至风府时,必令人之肌肉腠理打开,此邪气则日入,故邪气一入则病发作,然后每日就增强且稍迟发作。

病邪自风府开始,每日向督脉行下一椎,二十五日后,邪到尾椎骨后。自第二十六日始,就进入脊椎之内,贯注在笫九椎肋之间,此时病邪会上行,九日后进入缺盆内,由于其病气每日升高,就呈现每日提早发作的现象。其中又有隔日发作的,这是病邪入于深处,近迫于五脏,连系着募穴原穴的地方,因气从表入里距离已长,居处过深,犹部队之入侵他国过于深入,行动必会减慢,无法与表阳之气同行,无法同出同入,就有隔日才发作的现象。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皆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

黄帝问,老师说表阳之卫气每到了风府穴位,就会令肌肉的腠理开,于是邪气入侵,病就发作;又说病气每日向下一椎,与表阳之气会合,此病气之发作又不在风府穴,造成每日稍晚发作,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歧伯回答道,因为如单论邪气进入风府穴,每日下一椎,顺膂而下,就是如此。但人有虚实不同,病邪入侵人体并非在同一处,这就是风邪所易居之处名之风府,并非狭义的指督脉上的风府穴。凡邪入侵在头项部位,表阳卫气一循环至病处就相争而发病。邪入侵在背部,则表阳之气行至背部与其相争而发病。邪入侵腰椎,则表阳卫气至与之相争而发病。又病邪始入侵手足的,则表阳卫气至手足时与之相争而发病。故人体正气与病邪相合聚则病会发作,但病邪不一定自督脉风府穴入,吾人可说病邪入侵之处为风府。所以人言,“风无常府”其意即此。人体表阳卫气所到之处,必令其处腠理开,邪气入侵之位,即名之“风府”。

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

黄帝说,答得好。风与疟二者,相似而同类,但常见风病症状持续者,而疟病症状时发时止,这是为什么?

歧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沈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歧伯答道,因为风病常留居于所中之位不移,而疟病会延着经脉与络脉移动而进入体内,所以只在与表阳卫气相争时会显现病状。

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

黄帝问,疟病岀现先冷后发热的现象,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歧伯答道,夏热之季节,人受暑气所伤,造成大汗出且肌肉松弛,毛孔大开,此际若沭浴冷水,则水之寒气会藏潜于皮肤腠理之间,到了秋天,一旦受风邪所侵,则引而发之,疾病成矣。寒气者,属于阴气。风气者,属于阳气。故人一旦先伤于寒气后伤于风气,就呈现先寒后热的症状,病情就按时发作,这种病名叫“寒疟”。

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

黄帝问,那先发热而后恶寒者,又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塞,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歧伯回答,这是先伤于风气,后又伤于寒气所致,造成先热后寒的现象。此病发作亦有定时,病明“温疟”。

如果出现全热症无寒症的,道是阴津濒临绝灭的现象,此时阳气独盛,病人会呼吸无力,情志烦躁,手足发热而温温欲吐,病名曰“瘅疟”。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

黄帝问,经书上说凡有余者采泻法,凡不足者采补法。现在是热有余,寒呈不足状,但是疟病的寒气,即令用热汤泡及火烤,亦无法令温也。至其热至时,即令用冰水敷之,亦无法使之降温也。这是有余与不足之状况,居此之时,即令良医亦无法制止,必须俟病气衰弱时方施予刺法,这是为什么呢?请说明其道理。

歧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而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盛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眞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歧伯说,经书上云,大热之时不刺,脉状无序时不刺,大汗淋漓不止时不刺,这是病气在反攻正气之时,不是治病的时机。

疟病之初始时,阳气会集中在阴分,此际呈现表阳虚而里阴盛,体外无阳气,所以产生先发寒且战栗的现象。到了阴气盛大至极时,阴分之阳会复出,此时阳与阴集中在表,就造成阴虚而阳实的现象,呈现先发热且口渴之症状。凡疟病之气,入于阳则呈现阳症,入于阴则出现阴症,阴症会恶寒,阳症会发热。疟病是属于风寒二气变化无常所致,有时无症状,有时却发病,一俟病势发作,则如火炙之热,如大风大雨一样无法阻挡。所以经书上说:在病势盛时施治必为坏事,在病势衰退时施治,其效果必彰显,这就是为什么。

良医能在未发作时已察觉出,此时阴尚未因病而集中在阳分,阳气也未因病而集中阴分,此时立予施治调理之,正气必安定,病邪就已去除了。故此良医亦无法在病己发作时治疗,因病邪之气盛故也。此犹战争时,敌势盛大不可击,必攻敌之弱势时可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黄帝答道,说得好。那如何攻击病邪呢?治疗时机是什么呢?

歧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眞往而未得并者也。

歧伯回答道,疟病之发作有时,就是阴阳移转之时也,其开始必在阴阳交接的四肢末端处。一旦阳气受损,阴气必进,所以初时病邪必紧束该处,无法进入体内,阴气也无法尽出。医者审视此症,在微细血络之末稍处放血,凡病处皆放血,这时是在正气与邪气尚未交争时处置之法。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

黄帝问,那疟病没有发作时,又如何处理呢?

歧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倶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歧伯答道,疟病的症状,必有阳盛阴虚或阴盛阳虚的时候,完全视病邪之所在。病邪居阳分则呈现发热而脉急数状,病邪在阴分则呈现恶寒而脉缓象。病至极点则会阴阳皆衰弱。当病邪与免疫力相离时,病症就会休止,一旦与免疫力相争则病症回复。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黄帝问,疟的症状,有时隔二日发,有时数日一发,有时会口渴,有时又不渴,其故安在?

歧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歧伯回答,凡隔日发作者,这是病邪和阳气相聚在腑上,有时相遇,有时不遇,就产生了有隔日发病或数日发病的现象。疟病者,会有阴阳更替互胜之状况,有时增重,有时减轻,就会出现时渴时不渴的现象了。

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

黄帝问,经书云: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亦有时未必皆如此,为何呢?

歧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

歧伯回答,这是因四季发病之典型者。一旦有不同时,是反四时而病的。这是由于秋病时,外在气温却过于寒冷,冬病时,外在气温却不甚寒冷时造成的。春季发病时,必有恶风的症状。夏季生病时,必有多汗的症状。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

黄帝问,那温疟与寒疟之病,其各居何处?各在何脏?

歧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病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歧伯答道,温疟之病,得之于冬季伤于外感风寒,病气深入骨髓之中,到了阳气壮盛之时,邪无法与之尽出,再到夏日热盛时,脑及骨髓必因汗出而津不足,肌肉也因水不足而消瘦,毛孔肌理大开而汗出,加上有时出力工作,都造成邪气与汗同出,这是病邪在冬季入体深藏肾脏,因季节改变而出体外,像这样的,就是阴虚阳盛,阳过盛则生热矣。俟阳气衰竭,病气就反入阴分,表阳一虚,病人就有恶寒的症状了。所以先热而后寒者,名叫“温疟”。

帝曰,瘅疟何如?

黄帝问,瘅疟又是什么呢?

歧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

歧伯答道,瘅疟之人,本就为肺中有宿热未去者。由于热气旺盛体内,造成四肢逆气上冲体内,一旦热气充实体内,必无法自然外泄出体外。此时劳动出汗,造成肌理毛孔开,风寒邪气入侵皮肤之内,居肌理之间,一发病则与里之宿热合,造成阳气盛大状,阳气过盛而不衰退,病发矣。因阳热之气无法入里与阴合,所以会但热不寒。宿热内居心肺胸阳之所,病邪外又居肉理之间,使人发热而日益消痩,所以病名为“瘅疟”,也就是只发热而不恶寒的疟病。

帝曰,善。

黄帝说,答得好。

刺疟篇第三十六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疟病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时,会使人腰痛头重,寒感自背上起,出现先寒后热的症状,其热如日炙般的感觉,热止后则大汗出,很难自愈,须于该经之委中穴针刺放血即可。

疟病在足少阳胆经上时,会令人身体倦怠无力,恶寒与恶热不甚严重,不喜见人,一见人则立生恐惧状,此病必热较多且汗出不止,可针刺足少阳之经脉。

疟病在足阳明经上时,会令人先恶寒阵阵,日久方见热症,热象一过则病人汗出,喜见阳光、月光及火光,一见则感觉轻爽,吾人可针刺足阳明胃经在足背上的穴道。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疟病在足太阴脾经时,会有情志悒悒不乐,喜欢叹气,胃口不好,常见寒热往来且汗岀的症状。发病时则易生呕吐,吐后病势不缓,俟缓和时,可针刺脾经之经穴。

疟病在足少阴肾经时,会使人呕吐严重不止,寒热并见,且热症多寒症少。喜闭斗户独居,此病已难愈矣。

疟病在足厥阴肝经时,会令人腰痛,小腹胀满,小便不顺,好像聚不出状,但并非真为尿闭也,乃是尿意频频,时感有尿欲出状。时生恐惧,呼吸浅短,腹中郁闷不通畅感,可针刺足厥阴肝经之经穴来治疗。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寒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疟病在肺中,使人心部感觉寒冷,寒重时会觉得发热,热时易受惊吓,如见鬼魅者。可针刺手太阴与手阳明之经穴。

疟病在心脏者,令人心烦不已:想喝冷水,一旦饮入,反生恶寒,不会有大热症状,可刺手少阴心经之经穴。

疟病在肝藏者,令人面色发青,叹息不止,看起来死气沉沉,可针刺足厥阴肝经之穴并使出血。

疟病在脾脏者,会令人恶寒且腹痛。一旦发热则肠中鸣叫,声止则汗出。可刺足太阴脾经之经穴。

疟病在肾脏者,使人感到阵阵寒意,腰背椎处痛,无法转动腰部且大便不易排出。眼睛黑珠晃动,视物不明。手足冰寒。可针刺足太阳足少阴之经穴。

疟病在胃中时,会令人易饿但无法食入,强食就造成胁腹满而腹部胀大,可针剌足阳明与太阴之经穴,从络脉之位放血可愈。

疟发身方热,剌趺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伍肤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疟病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疟病发作时,正值身热,可刺足背冲阳脉位,开大针孔,使出血则热立退。疟病值恶寒时,可刺手阳明及手太阴之络脉。如果疟病而脉现急躁状,可刺背部之俞穴。用中等的粗针,在督脉外开三寸位与一寸半腑俞穴位,针刺放血,视病人肥痩来定放血多少。如果疟病而脉呈细小又坚实急速时,可灸足少阴、手少阴之穴,加刺指侧井穴放血。详细说当疟病而脉呈饱满充实状,针刺背俞可用重按有压痛点位置取穴来放血,此病之所适至处也。一旦疟病之人,脉现缓而无力且中空状,便须用药物,因已至气血两虚,故不宜用针了。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

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

先项背痛者,先刺之。

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

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

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䯒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馋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

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凡治疟病时,在病症发作之前后顿饭时间中施治,必可治愈,失此时机,则治必伤元气(中医是一门追寻去病又不伤正气的学问)。有见疟病的症状,按脉又是正常时,病必在始,可刺十指间感觉紧束的位置放血,血出病已。有时会见身上有许多细小的红点,可尽刺之使放血则已。

举凡人身之十二种疟病,其发作的时机不同,可细察病人症状,这就可以知道病在何经脉了。

在病发作之前,顿饭时间内下针,初刺必能使病势衰退,再刺则见好转,三刺病必痊愈。如仍未愈,可加刺舌下之青脉位出血,再不好可刺委中青筋处出血,加上项背强硬处针刺其位,病可立愈。舌下两脉即金津玉液穴也。

凡用针刺疟病时,必先问病人首发何症?何时发病?痛在何处?可先刺其未病之初。例如:先头痛且沉重者,可先刺头上百会穴,再刺攒竹二穴出血。若先有项背强硬症状者,可先刺其强硬之位。如果是先出现腰背椎部痛者,可刺委中处放血。如果是手臂先痛的,可先刺手少阴及手阳明的指尖部位使之出血。又先发足胫部位酸痛的,可先刺足阳明经足指间穴位出血。

风疟之人,一旦疟病发作,必然会汗出且恶风吹,医者可刺三阳经位在背部俞穴,使之出血。如果造成膝盖酸痛不已,按之更痛,不可碰触时,此名“胕髓病”,吾人可用像刀一样的馋针,在绝骨穴位放血,可以立愈。身体稍有小痛者,可针足太阳之至阴穴。凡须针各阴经之井穴时,不可出血,且须隔日一刺,以不伤元气。

P161-170

疟病之人,如不感口渴,又隔日发病者,可剌足太阳之经穴。如口渴又隔日发作者,可针刺足少阳之经穴。一旦遇到温疟病人又不得汗出者,可施五十九刺法。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

黄帝问,五臓六腑之间寒热之转换为何呢?

歧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里浆水之病也。

歧伯答道,肾之寒会移转入肝,肝阳受寒无法运行,必生痈肿及短气。脾也会将寒气傅给肝臓,会造成人体肿胀且筋挛不已。肝之寒会移入心脏,令人发狂神乱,饮食不入。心上寒如傅入肺,使肺阳消损,津液不存,必饮一杯水尿出二杯水,此必死不治。肺之寒会移入肾脏,造成病人涌水,所读“涌水”,就是重按腹部不坚实,水气客居大肠中,流动快时必肠呜不已,好像皮袋中包着水浆一样的病。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沈。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脾之热转入肝时,则有易惊且流鼻血的症状。肝若移其热至心臓,,病人必死。心臓若移热入肺,造成中膈过热,消渴而多饮。肺之热若移至肾,就会有筋柔且无力状。若肾之热移转至脾臓,脾臓失其运化之职,身体立虚,肠下痢而死不治。若子宫胞中移热至膀胱,会令人尿血且膀胱胀满。若是膀胱之热移转进入小肠,必使肠受阻而大便不通,使人口部糜烂。若是小肠之热移转入大肠,造成两热相激,血溢脉外,月事不至而瘀阻胞中为症瘕矣,病已深。若是大肠之热移转入胃中,令人饮食多而消瘦不已,名之“食亦”。一旦胃之热移转入胆中,亦名“食亦”。若是胆之热移入于脑中,会造成病人鼻骨酸痛,流浊涕不止矣,再渐久出现鼻血的现象,令人视物不明。以上所有的病症,都是因为经脉之气无法正常运行,发生气逆而造成的。

欬论篇第三十八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欬何也?

黄帝问道,肺病会使人咳嗽,是为什么呢?

歧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独肺也。

歧伯答道,五臓六腑有病,都会使人咳嗽,并非一定是肺造成的。

帝曰,愿闻其状。

黄帝说,希望能为我详言。

歧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欬。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欬,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歧伯回答,皮肤毛孔内连于肺,为肺所属也。若皮毛感受病邪,必顺而进入肺中。摄取过多的冷饮入胃中,寒气会自中焦上入肺,造成肺寒。肺内寒而表又受寒,邪因而能入肺中,则成肺咳。

体内五藏各有受病之季节,非当令时节而生病,必是自他臓傅来的。人生存在天地之间,所以五臓之气亦必须按照节气来调理之,感受外寒或寒饮则生病矣。凡轻微者为欬症,严重者为下痢,甚而体痛。秋季感受风寒必先伤肺,春季感受风寒必先伤肝,夏季感受风寒必先伤心,季节交替之土时感受风寒必先伤脾,冬季感受风案必先伤肾。

帝曰,何以异之。

黄帝问,如何区分呢?

歧伯曰,肺欬之状,欬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欬之状,欬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欬之状,欬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欬之状,欬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欬剧。肾欬之状,欬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欬涎。

歧伯回答,肺欬的症状是欬嗽中带有喘息不止,呼吸浊音很重,严重时会欬血出来。心欬的症状为,欬时心会痛,喉中如有物梗阻状,严重时会咽肿,喉痛,无法呑咽食物。肝欬之症状为,欬时两胁肋会痛,严重时无法转身,强转则胁下胀满不已。脾欬之症状,欬时会引右胁下痛,隐隐牵引到肩背痛,严重时无法活动,一动则欬嗽加剧。肾欬之症状,令人欬时牵引腰背疼痛,严重时欬中带涎。

帝曰,六府之欬奈何?安所受病?

黄帝问,那六腑之欬的症状如何?自何处受病呢?

歧伯曰,五藏之久欬,乃移于六府。脾欬不已,则胃受之。胃欬之状,欬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欬不已,则胆受之。胆欬之状,欬呕胆汁。肺欬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欬状,欬而遗失。心欬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欬状,欬而失气,气与欬俱失。肾欬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欬状,欬而遗溺。久欬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欬状,欬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歧伯答道,五臓久欬不愈,就会移转到腑中。如脾欬不已,久而影响胃。胃欬症状,必欬中兼呕吐,呕吐剧烈时,会有吐虫出的症状。肝欬不已,久而传胆。胆欬之症,必欬时兼吐胆汁之苦水出来。肺欬不已,久而传大肠,大肠欬状,欬时会遗漏大便出来。心欬不已,久必传入小肠,小肠欬症,欬时必兼有放屁症状。肾欬不已,久必传入膀胱,膀胱之欬,欬时兼有遗漏小便。诸欬久而不愈,必傅入三焦,三焦欬的症状,必欬而兼有腹满,没有食欲。

六腑皆受气于胃,五弒钛必因于肺,故其共同之症状为欬时鼻涕出,痰多且面部浮肿里气上逆状也。

帝曰,治之奈何?

黄帝问,其治法又如何呢?

歧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歧伯回答,凡治脏欬的,宜取背部该脏的俞穴及四肢上的俞穴;治腑欬者,直刺该病经之合穴;面部有浮肿者,宜剌该病变经之经穴。

帝曰,善。

黄帝说,答得好。

举痛论篇第十九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黄帝问,我听说知晓天地阴阳之理的人,必能在人间得到应验。善于谈论古圣先哲智慧之人,其精神亦必合于今世。能知人善用的,必有厌恶你的人。人能知此三者,则必不会生蒙于外道,不被任何形式所迷惑,这就是“明”意思。我问老师能否使我听人言而可知,眼视而可见,手触而可得,如此启我的蒙,使自己得到验证,试问能否听闻此一道理?

歧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

歧伯再鞠躬低头回答道,您愿听闻什么道理呢?

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

黄帝说,希望知晓人体内五臓突然疼痛,是什么原因?

歧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歧伯答道,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一旦寒气深入经脉中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如杲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少,居于脉中,则使气不通顺,这就会使内臓突然疼痛了。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黄帝说,此类疼痛有时突然自止,有时痛会持续不停,有时痛起来不能用手按压,有时却须按压方可止痛,有时即令按压亦无帮助,有时痛会令人生喘,痛动处手触可知的,有时会心痛彻背的牵引痛,有时痛会有胁肋位与小腹位互相牵引的痛,有时会腹痛牵引到鼠蹊部,有时痛久后而积聚成块者,有时会突生剧痛而致昏迷不酸的,也有部分会苏醒过来,有时边痛边呕者,有时腹痛之后产生下痢的,有时却腹痛而大便不通的,凡是以上的痛,各有不同的外形症候,如何去分别呢?

歧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腺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弥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多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敌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歧伯答道,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一旦如此则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此痛因中寒而生,必会久痛不止。

如果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

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成为按之痛止的现象。

若寒气深入华陀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即按之亦无益于事也。

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服不通畅,一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而手可触及的症状。

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一旦如此就会血不足,血一不足就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矣。

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之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臓,一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矣。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

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了。

若寒气居于五脏之中,会令人手足冰冷且下痢不止,造成津液丧失,而营养又无法吸收,以致会突然生痛而昏迷不知人,如果胃气回返,则复苏回来。

若寒气居于肠胃中,蠕动必缓,饮食不化生痛,浊物无法下行而自口中吐出。

若寒气客居小肠中,小肠就无法收集饮食营养,造成下痢而腹痛矣。

若是热气停留小肠中,必令肠中痛,口干燥渴,饮食秽物坚硬干燥无法排出,故成腹痛而大便不通了。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黄帝曰,所谓可从语言内容而知晓,可从目视病人而知晓的方法又如何呢?

歧伯曰,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歧伯答道,五脏六腑其在面部有一定的部位反应它,吾人可视其五色的变化,例如:黄又赤表示热盛,白色为寒症,青黑为痛,这就是视而可见的方法。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

黄帝问,如何从触摸而知病情呢?

歧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歧伯回答,察其主病之经脉是否坚硬?何处坚硬?何处有瘀血?何处呈下陷状这些都是触摸可得知的。

帝曰,善。

黄帝说,答得好。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我知道百病都发生在气上,如人怒则令气上冲,人喜则气机和缓,人悲则令气消弱,人恐则令气下行,遇寒则令心气收敛,遇热则气四散,受惊则使气乱行,过劳则损耗元气,过思则令气郁结不通。此九种气不同,主生何病呢?

歧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歧伯答道,人大怒则气反行,严重时会吐血及下痢。因此气会更上逆了。喜能令人气和舒畅,气血通利无阻,所以气会缓和。

人悲则令心脉拘急,肺叶伸张且抬高,以致上焦不通。气血无法散开,热气在中焦无法散出,就令人气消弱了。恐惧则令人胆怯,却意一生即使上焦闭塞。上焦闭则令下焦上而复返下焦,使人腹胀,气就无法正常运行了。

寒气能使肌理毛孔闭塞,阳气无法行之于外表,故令气收敛在内而不出矣。

热气能令人毛孔肌理大开,气血流畅,汗大出,所以气就外泄了。

人受惊则心意无倚靠,神志恍忽不知所处,谋虑不定,以致气机混乱了。

过劳会令人喘息大汗出,于是内外皆太过伤,造成气耗损不复矣。

思念能使心有所依靠,神志有所依归,正气因而停留无法正常运行,致令气郁结不通了。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黄帝问,有种病使人腹腔肿满,吃了早餐则晚上无法进食,这是什么病呢?

歧伯对曰,名为鼓胀。

歧伯答道,此病叫“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

黄帝间,如何治疗呢?

歧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P171-180

歧伯答道,用鸡矢白来治疗,干燥过的鶏矢白与甜酒合煮。一剂有反应,二剂即愈。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黄帝问,其间也有再复发的,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歧伯回答道,这是因为在病将愈时,饮食不知节制而引起的。因此病邪又复聚于腹部而造成的。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黄帝问,有人病胸胁胀满,无法入食的。其发病之初先可闻腥臊的臭味,口中清涎不断,咳吐中带血,手足冰冷,目眩,常常大小便中亦带血。此病为何?如何得到的?

歧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歧伯答道,此病名“血枯”。这是在少年时得到的,比如曾大量失血,或醉后行房事,以致中气不足,肝脏受伤。女子则必月经停滞不来。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

黄帝问,如何治疗呢?用何方法使其恢复呢?

歧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幷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歧伯答道,用四付乌贼骨及茜草一份,二物合幷,研为粉末,利用雀卵黄来做黏着,制成如小豆般大的丸,每次五粒饭前服用,并喝鲍鱼汁。如此可使肠中清利,恢复肝的功能。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

黄帝问,有病症是下腹部隆起,在其上下左右皆可摸到块状的根样,逭是什么病?可以治好吗?

歧伯曰,病名曰伏梁。

歧伯答道,病叫“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黄帝问,此伏梁之病,因何得之?

歧伯曰,囊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歧伯答道,这是许多脓血被囊状物包着,因位居肠胃之外,故无法治疗。想去治疗而每次切按此块会因之而死。

帝曰,何以然?

黄帝问,为何如此呢?

歧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鬲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

歧伯答道,此病脓血囊向下走,则必下脓血。若上行则压迫胃脘,造成胃中生痈脓。这病必久也,很难治。如果位在脐上是逆症,如在脐下是从症,还好治些。针刺时不可用强泻法,否则必伤病人,详论在刺法篇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黄帝问,有人身上及大腿部,足胫部都肿起来,腹部有绕脐痛的现象,这是什么病呢?

歧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濇之病。

歧伯答道,此病亦为伏梁,但是是由风来造成的。其病气溢出大肠而附着在肓部。肓之源头在脐下气海穴,所以会有环脐而痛的现象,此病不可乱动,摇动过剧会造成小便濇涩不易排出的病,很危险。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瘨,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黄帝问,老师常言热中、消中之病不可服用高厚美食或芳香草药或石药。石药令此种病人易发癫疾,芳香草药使人发狂。今见有热中或消中的病人,大都是富贵之人。如果禁止其饮食丰美的食物,是与其心意不合的。又禁止服用芳香的草药及石药,就无从去治疗疾病了。请说明之。

歧伯曰,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歧伯回答,芳香的草蘖其气必盛,石药之气亦悍烈。故此二者药气快速而强劲有力,因此不是心无欲望,无所怨之人是不可服此二种药物的。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黄帝问,为何不可以服此二种药呢?

歧伯曰,夫热气慓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歧伯回答,所有热中及消中之病,都因肠胃中过热引起,热气本性慓悍,药气亦同,一旦二者相遇,必内伤脾。脾为土气,受木制,因此于甲乙之木日必造成脾病矣。

帝曰,善。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黄帝说,好。那有病如胸肿大,颈痛又胸腹胀满,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得此病呢?

歧伯曰,名厥逆。

歧伯答道,此病名“厥逆”,中于寒,阴阳绝别而成的。

帝曰,治之奈何?

黄帝问,如何治疗呢?

歧伯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幷,乃可治也。

歧伯答道,此病若灸它则造成声哑,用针石开破,必成狂乱,只有待其阴阳和谐时再来慢慢施治了。

帝曰,何以然?

黄帝问,为何如此呢?

歧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上,入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歧伯答道,阳气本上行,今病令阳气更上,故头呈阳气有余状,一旦火灸之则阳气遏盛而入侵阴中,一入则音哑。针石刺破令阳气大泄,故阳气因虚而成狂。须令上头的阳气下降进入四肢,手足温暖后再调和可安全治愈。

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黄帝说,答得好。如何知晓妇人已怀孕且将会生呢?

歧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歧伯回答,身体有异常现象,但按脉却很正常无病脉之象,这就是怀孕了。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黄帝问,又发热又疼痛的是什么病呢?

歧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䐜胀而头痛也。

歧伯说,发热的病人,必出现阳脉,因受三阳经脉气所动而成的。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的是少阳病,大于寸口脉二倍的是太阳病,大于寸口脉三倍的是阳明病。若寸口比人迎脉大,表示阳明热气已入阴臓,故此病人会头腹均受邪,以致腹胀满而头痛了。

帝曰,善。

黄帝说,答得好。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俛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䯒骨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大阳膀胱经之脉病时,会令人产生腰痛牵引项背及尾骨,使背部感觉如负重物状。可针委中穴,及太阳正经上有郁血之络位来放血。但春季时不可见血,会伤元气。

足少阳胆经引起的腰痛,好像是用针刺皮肤的感觉,并且使人无法前后伸屈身体,无法做回顾的动作。吾人可以用针在阳陵泉穴外之骨端找青色血脉放血,可以立愈,但如正值夏季则不可见血,会损元气。

足阳明胃经引起的腰痛,会令人无法回顾其首,一旦回顾则必眼目昏花。此症且令人情志上易悲。吾人可针刺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及其上下一、二寸位有瘀血之血脉放血,但在秋季时,不可如此,否则伤及胃气。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解脉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䀮䀮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膝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

足少阴肾经引起的腰痛,会痛来牵引脊椎内部的感觉。吾人可针刺足少阴复溜穴附近压痛点。但于春季不可放血,一旦出血过多,病必难回复了。

足厥阴肝经引起之腰痛,令人腰中如张弓弦般的绷紧。吾人可针刺足厥阴脉在足大指骨与次指间找硬块的压痛点,找到即可刺,有几处刺几处,此病使人多言痛不止,按诊时又无定处,故可在痛处刺三针。

足太阳之别脉为解脉,此病腰痛令人痛引肩部,目视不明,常常遗尿。可针刺其脉在外膝部与委阳之间瘀阻的血脉上放血,直到郁血之色消除即可停止了。

同解脉之别络为带脉,其腰痛症状围绕腰部一圈如带状的疼痛,腰部好像要断成两半似的,使人易受惊吓。可针刺解脉在委中位到外膝部处血络结如黍米一样一粒粒相连处放血出,俟黑血流尽方可止血。血常会喷出,勿惧。

同阴之脉引起的腰痛,会感觉如有小秤锤在身中,胀闷而腰痛之感,可刺同阴之脉,在绝骨穴位附近找三处压痛点刺之即可。

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拂拂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奇经之阳维脉引起的腰痛,其感觉是肿胀而痛。可针刺阳维脉与太阳脉交接之飞扬穴,约离地一尺之高。

冲脉之络脉伤,所引发之腰痛,令人无法前后弯身,如仰身则会担心跌倒,此病是因举重物伤及腰部,使横络之血脉断,排不出之瘀血聚此造成的。刺法在委阳穴上方找青筋血郁处放血,立愈。

会阴之脉引起的腰痛,会在痛的部位上汗出淋漓,汗干后又口渴引饮,饮水之后又想走动。吾人可刺足部阳蹻之脉约在外膝关下五寸地方找血瘀之处放血。

飞扬脉引起之腰痛,使人痛而肿胀感,严重时令人时悲时恐。可针飞阳脉在内踝上五寸,为足少阳与阴维脉交会的位置,约漏谷穴下一寸处。

昌阳脉引起之腰痛,会痛引前胸,目视不明状,严重时会有痉孪且向后弯曲状,舌向上卷起且无法说话。可针刺内踝上二寸的复溜及交信二穴,以有压痛点为正穴位。

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痏。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䀮䀮,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

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俛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

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

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足太阳之别脉为散脉,其病引发之腰痛,令人发热而情緖烦躁,腰下如有横木的压重感。严重时会小便失禁。吾人可针刺膝外侧有血脉束缚状的部位放血。

肉里之脉引发的腰痛,令人无法咳嗽,一咳则筋呈弯急状。可针刺足太阳经的外侧,足少阳绝骨穴之后侧的压痛点上取二点针之。

如果腰痛延着督脉两侧上行而痛,造成头部常寒栗状,目视昏齓,想趴下使面向下躺着较舒服。吾人可针刺足太阳委中穴附近郁血络处放血即可。

如腰痛而且痛处寒冷者,可针刺足大阳与足阳明二经。如痛处发热,可刺足厥阴肝经。无法前后弯身,可刺足少阳胆经。如腰痛引起内热而喘,可刺足少阴肾经及刺委中出血。又如腰痛且痛处寒冷无法回首,就刺足阳明经。如腰痛且痛处发热,又无法回顾,则选用足太阴脾经。同证如病人再有内热而喘息不止,就刺足少阴经。一旦大便难也可取用此经。同前症,如再有少腹胀满者,可刺足厥阴经。腰如折断般无法前后弯曲,无法抬举重物,可刺足太阳经。腰痛牵引脊内痛并传至股内廉痛,则刺足少阴经。

腰痛而牵引少腹腔内痛,无法弯身仰腰,可刺腰臀部的八髎穴及两侧俞穴位。举凡治一切腰痛,都须依月的盈缺来增减刺数,取针后病立刻就好了。左病取右,右病取左,这是永不变的法则。

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黄帝问,风邪伤害人体,有时成为寒热病,有时却独成内热病,有时却造成里寒症,有时却成疠节病,有时会半身不遂,有时却为单纯之风气病。病都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有时又内伤五脏六腑,我不知其道理,请为我详说。

歧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不能食,名曰寒热。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痩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倶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䐜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痬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歧伯回答道,风气入体必先藏于皮与肌肉之间,使表里之输运失常,内受阻不通,外受阻汗液不出。

风之性,善于游走且多变化,当肌肉松弛时,会令人感觉阵阵寒意,若封闭时则令人发热而烦闷。若转成寒气,则令人胃口不开,若转化为热,则使人肌肉萎缩,因此会造成看到食物就害怕,此名“寒热”。

若风气进入阳明经而深入胃中,会顺沿经脉上行到目内角处,若此人素为肥胖,必使风气无法外泄体外,就造成中热病而眼目发黄。若此人素瘦弱,则外泄必过多而成里寒,于是呈现中寒症及眼泪多的病。

若风气进入太阳经,经过背部诸俞穴,再分散到肌肉之间,会与固表之阳气(免疫系统)相争,一旦受阻停滞不去,会使肌肉鼓胀内生脓疡,固表之阳气受阻无法运行,造成肌肉麻痹感。

瘴疠之病乃因血气中有热邪居之而令血气混淆不清,于是造成鼻柱塌坏,面上色暗,皮肤生疽化脓溃烂,此血因热生败之病,犹今之大痳疯、鸟脚病是也。若是风寒客居在经脉上不去,就名为时疠之病,或名寒热。

以四季来分,春季或甲乙日时人伤于风,名之“肝风”。夏季或丙丁日伤于风者,名之“心风”。长夏或戊己日伤于风者,名之“脾风”。秋季或庚辛日伤于风者,名之“肺风”。冬季或壬癸日伤于风者,名之“肾风”又若风伤背部之诸俞穴,如五脏六腑之俞穴,此为脏腑之风,各有风入之门户,此中者名之“偏风”。

P181-190

风气若沿风府穴而上行,则名之“脑风”。风若入头面,则名“目风”或“眼寒”。酒后当风而伤,此名“漏风”。房事后汗出伤于风,则名“内风”。沐浴后当风者,名之“首风”。久居风中而令风气入中焦,名之“肠风”,或“飧泄”。风居外部腠理之间,名之“泄风”。

故风者,为百病之首,为病之始生也。至于以后病情的演变,而成为其它的病了。风性善变,故并非有一定的法则可以依循。

帝曰,五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黄帝问,五臓风之病情症状各不同,希望能说明如何诊断及主要症状。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欬短气。画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先衣则腹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歧伯回答道,肺风主要症状乃多汗惧风吹,面色晃白,时常欬嗽气短。白天则转轻,入夜则严重。诊断在眉上,眉棱骨呈白色状。

心风主要症状亦是多汗且惧风吹,唇口焦干,易惊善怒,面赤色。病严重时讲话无法很快。诊断在舌,其色赤。

肝风主要症状,也是多汗惧风吹,其人善悲,面带微青。咽干人易怒,常恶见女子。其诊断在眼下,其色青。

脾风主要症状,也是多汗惧风吹,全身倦怠,四肢不想活动。面色无华微带黄色,不思食物。诊断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主要症状,也是多汗惧风吹,脸面呈浮肿状,背脊疼痛无法久站。其色如煤烟一样的黑,无法行房,女人经水不顺。诊断在肌肤上,其色黑。

胃风主要症状,颈部多汗,惧风吹,食物呑咽不下,下膈阻塞不通,腹部常胀满。若穿薄衣受寒则腹胀不已,一吃寒冷的食物则下泄。诊断看体形,必呈人瘦而腹大。

首风之主要症状,头面必多汗,且惧风吹。当到了得首风之日,以十干推算其前一日时,病情会加重,必头痛而不想出门,到了受风之同干日时,病情会减缓。

漏风之主要症状,有时多汗,平常皆厚衣出入。一吃食物则头部大汗出,严重时身体都出大汗,呼吸会浅短且惧风吹,衣服常常是湿的。其人口干舌燥易渴,无法正常工作。

泄风之主要症状,必多汗到衣襟尽湿,甚而汗水溢出衣外。口中干燥,皮肤湿润,无法劳动。若全身都疼痛,则必兼有寒邪。

帝曰,善。

黄帝说,答得好。

痹论第四十三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黄帝问道,痹病是由何而生?

歧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歧伯回答道,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在一起,就是痹病也。若风气较多,则成游走性之“行痹”,寒气较多时,则成“痛痹”,若湿气较多,则酸痛不已且固定不移为“着痹”。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黄帝问,那痹分五种,又是什么呢?

歧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歧伯回答道,若是冬日得痹病名之“骨痹”,春季得痹病名之“筋痹”,夏季得痹病名之“服痹”,长夏季节得痹病名之“肌痹”,秋季得痹病名之“皮痹”。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

黄帝问,那五脏六腑得到痹病,又是什么原因呢?

歧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疼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惰,发欬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举。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歧伯回答道,因为五臓各有所主,痹病久居不去,因而延伸至内造成的。故骨痹不已,久之必不去,再感受外邪入侵,必会内延至肾脏。如筋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必使痹病深入于肝臌。如脉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痹病于是入侵心脏。如肌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于是痹病进入脾脏。如皮痹久不去,又受外感病邪侵入,致使痹病进入肺臓。故凡痹病之区分,是各以四季时节为准,在重伤于风寒湿三气之时节来定的。凡痹病之居于五脏而产生的病情,如肺伤于痹的,会造成胸满呼吸气短且呕吐。心伤于痹者,令血脉不通,胃中胀满心烦,气志强烈上冲,呼吸短促,咽干容易打嗝,气上冲时,令人心生恐惧。肝伤于痹者,令人夜眠易惊醒,喝水多,小便次数多、量少,腹部胀满如怀孕一样。肾伤于痹者,易生水肿,从屁服直下到足踝,从背部向上至顼部。脾伤于痹者,四肢倦怠乏力,易欬兼吐白液出,易阻塞咽喉。肠伤于痹者,频频喝水,小便不通,呼吸浅短,肠呜则腹泻。胞伤于痹者,用手按小腹膀胱位置会感到里面痛,好像热水烫炙一样,外症是小便困难,鼻流清涕。

阴之性为静,正常时精神内敛,阴津竭则生躁,节制饮食则胃气吉生,暴饮暴食,肠胃必伤于痹之气。病邪入侵造成喘息,乃因痹之气聚于肺所致的。病邪入侵而造成情绪忧郁者,乃因痹邪聚在心所致。病邪入侵造烕小便失禁,乃因痹之气聚于肾所致。病邪入侵造成四肢无力又精神不振,此因痹气聚于肝而致。病邪入侵造成肌肉消瘦,此因痹气聚于脾所致。所有痹之病,若久而不愈,必进转移入五臓也,凡风、寒、湿三者,风气最盛之行痹是最容易痊愈的。

帝曰,禅,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黄帝问,痹病之人,有些因之死亡,有些却久病不愈,有些却能痊录,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歧伯回答,痹气入臓则死,若只流连在筋骨之间会造成疼痛很久不愈;若停留在皮表上的,容易痊愈。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

黄帝问,病邪居在六腑消化系统中,又会知何呢?

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岐伯答道,这是饮食不知节制,居处不适所造成的,六腑也同五脏一样,各有各的背俞穴。当风、寒、湿三气中伤于俞穴时,适逢此人不知饮食节制,或居所不良使腑功能衰弱下来,病邪必顺俞而入侵内腑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黄帝问,如何用针法来治疗呢?

歧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歧伯答道,治痹在脏,取其俞穴;治痹在腑,取其合穴。痹病循着不同经脉,各有其症状,用针调适其过舆不及,则病易痊愈。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黄帝问,那人体的气与血,也会有痹病吗?

歧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歧伯答道,血者,是来自饮水与五榖的精华,能协调五臓之关系,分散在六腑之中,故能入全身之经脉,上下全身贯通五脏,连络六腑。术气者,是水榖产生之热气,其性慓悍散走迅速,无法入于血脉中。它顺延皮肤肌肉之间,使体内三焦油膜充满其肠热之气,分散在胸与腹腔之中。使血与气会病,乃因其逆行所致,只要使其顺行则必愈,此血与气皆不会与风、寒、湿三者结合,所以没有痹病。

帝曰,善。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黄帝说,答得好。痹病有的痛,有的不痛,有的会麻痹,有的会时冷时热,有的会很燥,有的会很湿,这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濇,经络时疎,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小,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时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歧伯答道,疼痛的症状乃因寒气盛也,此因寒则生痛。有的无痛感却麻木不仁的,此表示病已久且深入体内,使气血行走生阻涩,但经脉仍通,所以不痛。皮表没有气血的滋润,所以麻木不仁。感觉冷的,是因病人本身阳气就少,阴气过盛,而与病邪相抗产生的。感觉发热的,是其人素为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此时如病邪胜过阳气,阳热之气必遭受压制,此热因痹而生的。此人多汗且皮表湿濡者,表示湿气很强,因为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又感受湿邪造成的,所以会多汗且皮肤过于湿润状。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黄帝问,有的痹病不痛,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歧伯答道,痹附在骨,令人身重。痹在经脉,则令人血凝结而无法舒畅的流行。痹附在筋上,令人四肢伸展不顺。痹留于肌肉,就会麻木不仁。痹留至皮肤上,令人生寒意。凡以上五者,都没有痛症。素有痹病之人,遇寒气入侵,则必生拘急状,遇热邪入侵,则四肢会弛缓无力。

帝曰,善。

黄帝说,答的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