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门法律,血痹,痹证,痹在上,用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手麻,腱鞘炎,板机指;痹在手足、湿流关节,则用薏苡汤;痹在下,通痹散

 北京润雨 2022-05-25 发布于辽宁

痹在上,用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按∶此乃《金匮》治血痹之方也。血痹而用桂枝汤加黄芪,以其风邪独胜,风性上行,故其痹在上也。其脉微涩,寸口关上小紧,紧处乃邪着之验也。然又曰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此方主之。又可见风性善行,随其或上或下,一皆主以此方矣。

痹在臂,用十味锉散原治中风血弱臂痛,连及筋骨,举动难支。 附子(炮) 黄芪 当归 白芍药(各一钱) 川芎 防风 白术(各七分) 茯苓 肉桂(各五分) 熟地黄(酒洗焙干二钱)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食后临卧服。按∶臂痛乃筋脉不舒。体盛者,可去其筋脉中之风,然既已血痹,所受风燥之累不浅,故取此方。养血之中,加附子之力,通其阳气;而用防风,反佐黄芪  ,出其分肉腠理之风也。

痹在手足、风淫末疾,则用乌头粥原治风寒湿,麻木不仁。 乌头(生研为末) 每用香熟白晚米二合,入药末四钱,同米以砂罐煮作稀粥,不可太稠。下生姜汁一匙,白蜜三匙,搅匀,空心温啜之为佳。如中湿多,更加薏苡仁末三钱。服此粥,大治手足不随,及肿痛不能举者,服此预防之。 按∶四肢为诸阳之本。本根之地,阳气先已不用,况周身经络之末乎?故用乌头合谷味,先从荣卫所生之地注力,俾四末之阳,以渐而充也,用方者知之。

痹在手足、湿流关节,则用薏苡汤原治手足流注,疼痛麻木不仁,难以屈伸。 薏苡仁 当归 芍药 桂心 麻黄(各一钱) 甘草(五分) 苍术(米泔浸炒二钱) 上水二钟,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服。有汗去麻黄,有热去桂心。 按∶此方以薏苡仁为君,舒筋除湿,其力和缓,当三倍加之。至于麻黄,虽能通其阳气,然在湿胜方中,即无汗不可多用,减其大半可也。

痹在身半以下,用通痹散原治腰以下至足,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两足至脐冷如冰,不能自举,或因酒热立冷水中,久成此疾。 天麻 独活 当归 川芎 白术 本(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按∶此方因风寒湿三气,混合入于阴股人体部位名。大腿内侧。又称股阴。《素问.举痛论》:“或腹痛引阴股。其邪已过于荣卫,故变桂枝五物之制,而用此散,缓缓分出其邪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