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润三医案(七)

 一个大树 2022-05-25 发布于山东

十一、清肝除湿法治愈经行头痛一例

么某,女,36岁。

初诊∶1988912日。

主诉及病史经前头痛、头晕10年。近10年来患者每逢经前10天左右即感头痛、头晕,甚则伴有恶心呕吐。待月经来潮后头痛、头晕可自行逐渐缓解。曾间断服用中药,效果不显。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喜生气,常感胸胁胀满不适,睡眠多梦。食纳一般;大便不成形,每日一次。月经13,量中等,色红,痛经(),末次月经91日。24岁结婚,孕一,产一。

诊查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辨证肝火上扰,湿浊中阻。

治法清肝火,化湿浊。

处方夏枯草10g菊花10g钩藤10g赤芍10g川芎12g生牛膝10g生苡仁20g白蔻5g佩兰10g乌梢蛇30g金钱白花蛇1

14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药10剂后月经来潮。经前头痛、头晕明显减轻,稍感恶心但未吐,很快缓解。心烦、胸胁胀满亦减,惟睡眠多梦。舌偏红,脉细滑。继予上方药14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素有肝经郁火,经前阴血下注冲任,肝脏失柔,郁火上扰则经前头痛、头晕。肝木横克脾胃,则恶心呕吐,大便溏薄。故用夏枯草、菊花、钩藤清肝火,利清窍;生苡仁、白蔻、佩兰调和脾胃,化湿祛浊;赤芍、生牛膝凉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能止头痛;而乌梢蛇、金钱白花蛇为许老治疗经行头痛常用药,二药均入肝经,有良好的祛风通络止痛之功,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二蛇则疗效更佳。

十二、理气活血法治愈痛经一例

杨某,女,37岁。

初诊∶1990108日。

主诉及病史经行腹痛一年。患者19897月行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摘除术,术后三个月又出现经行腹痛,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痛甚时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出冷汗,其痛尤以经行头3天为甚。月经5/25天,量多,血块多,色暗,块下后痛稍缓。末次月经1990106日。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喜叹息,大便偏干,有时觉气短、乏力。

诊查面目稍有浮肿。舌质暗,脉弦细。妇科内诊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糜烂,子宫后位,活动欠佳,左侧附件稍增厚,宫骶韧带增粗,有触痛性小结节。

辨证气滞血瘀型痛经。

治法理气活血,散瘀止痛。

处方柴胡10g制香附10g川芎10g当归20g赤芍10g生五灵脂10g生蒲黄10g三七粉3g(分冲)黄芪30g益母草10g

5剂,水煎服。

二诊上方药服3剂后,血块下多,痛经缓解,月经7天净,量多。因感冒停药1周。今值月经中期,予原方去生五灵脂、生蒲黄,加枳实10g、党参20g14剂。

三诊月经1030日来潮,痛经较前明显减轻,经量多,血块多,色暗,6天净。经后面目轻度浮肿,神疲、乏力。予四物汤加减调治数日。后继守原法调治,原方稍作加减,月经1125日来潮,痛经完全消失。

【按语】痛经一般分虚实两大类,但以实证气滞血瘀型者为多见。该患者为巧克力囊肿术后宿有瘀血内结,加之平素情绪急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乃经血不畅,不通则痛,故以理气活血法治之,使气行血行,通则不痛。经治疗,该病人不仅痛经消失,而且内膜异位体征(宫骶韧带触痛性结节)亦好转。肝气横逆犯脾,致脾气虚弱,出现目浮、神疲、乏力等症,故在理气活血方中加用黄芪、党参等健脾之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